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前幾天在微信教育群中看到有人轉發某國學大師嫡傳弟子公然宣稱“孩子不能離開打罵,不打不成器”的文章。義憤填膺之下,表示了反駁。一般來說,無論朋友圈還是群裡,對意見不同的文章我都是自動飄過,可是事關孩子們的未來,對如此危害無窮的錯誤言論實在不能姑息縱容。

已經21世紀了,資訊發達、科技進步,對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的研究如火如荼,還有人找不到養育孩子的良法、要靠體罰嗎?

認知神經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對養育孩子的經驗值得借鑑,她總結的一句話是“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養孩子切忌粗暴打罵

打罵孩子,只能讓孩子產生恐懼、厭惡、憤怒、羞辱等等不良情緒。會影響到孩子自尊、自信心,孩子的自愛會減弱,對他人的愛也會減弱,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展——大腦的構造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與時俱進”——洪蘭教授多年的研究發現,腦神經的連接方式是天生的、基因決定的,而腦神經的密度則會受到後天發展影響

當父母、老師用打罵方式來養育孩子,孩子並不能領會到成年人的“深意”。成年人打孩子,常常是恨鐵不成鋼、想讓孩子學會規矩、希望孩子變得聰明。罵孩子或當眾否定孩子,除了打的那些原因,還有的是出於家長的習慣性過度謙虛、或是怕孩子驕傲。

可惜,此番深意孩子們根本無法在暴風雨式的襲擊中體會出來。孩子們更容易感受到的是父母或老師這些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大佬”對自己的厭惡、嫌棄、欺侮,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就是“不行”、“豬頭”、“一無是處”、“什麼都幹不好”、“磨磨蹭蹭”。長期打罵孩子,

孩子們的大腦便會受到這些負面信息的誘導而變化。

在曾經做過的實驗中,洪蘭教授發現,即使是出生四天的新生兒,當聽到父母爭吵的聲音的錄音,大腦都會產生反應。在千萬年的進化中,孩子們天生對父母有依戀感。尤其幼年時,更會將父母的言行視為圭臬。因此,當父母對自己打罵時,孩子感受到的信息是不愛、放棄,這是未成年人最害怕的事情。恐懼、悲哀、憤怒等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傷害大腦、抑制大腦的發育。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反之,當父母用鼓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大腦的興奮度會被激發,孩子們會努力成為父母“眼中”的那個樣子。大腦會充分調動資源,去彌補不足的部分。比如,洪蘭教授曾關注過一位天生沒有雙臂、用腳代替手完成一切的女士的大腦。腦部掃描顯示,這位女士腦部負責腳部活動的區域明顯較常人發達。另一位55歲的男士中風後癱瘓不能走路,他通過練習爬行重新學會走路,還去攀登安第斯山。去世後,他的大腦被解剖後發現結構發生了變化。這也就是常說的“勤能補拙”的道理。

但是切記,勤能補拙,是出於本人自願,而非被強迫。當人被強迫做事的時候,腦部的興奮也會被抑制。只有自動自發地做事,才能充分調動腦部的興奮性,使大腦主動“拆東補西”。

這也是洪蘭教授用“放風箏”來形容養育孩子的原因之一。放風箏的時候,我們會找風的風向,調整自己的動作,讓風箏借風力上升;同時要密切觀察,不要讓風箏和其他東西相撞,避免那些影響風箏飛翔的因素——是幫助風箏創造合適的條件,讓風箏自己飛。倘若我們一味地不辨東西地拽著風箏猛跑是很難放好風箏的。

家長正、負向的態度之外,“放風箏”還包括父母對孩子的管束的把握程度。孩子的小的時候,風箏線要握得緊一些,父母管得多一些。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線就要放鬆一些——拉得太緊,風箏飛不高。等孩子成年後,這根線就還給孩子了,父母就不要再多管了。

至於孩子的孩子,父母更不要包辦代替。

一個大家庭中,無論幾個成年人照顧一個孩子,要有一個統一的規矩。洪蘭教授主張,這個規矩應該由母親來定,因為母親要負責一個孩子的成長方向。既然要負責,就有定規矩的權利。

她還舉了一個非常普遍的錯誤的例子。媽媽不想讓孩子飯前吃零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認為是委屈了孩子,常常揹著媽媽給孩子塞零食,還教給孩子“別讓你媽媽看到”。這是大錯特錯的。不僅破壞了規矩,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認為可以不遵守規矩、無法無天,還教孩子說謊騙人。表面上讓孩子多吃一口想吃的零食、滿足孩子一次願望,是愛孩子,其實是害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主要管什麼呢?——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品格,讓孩子懂得自尊,獲得自信,學會自律,養成閱讀的愛好,並且,讓孩子從小的時候就“玩兒好”。

言傳身教勝過一切。

洪蘭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父母教育孩子,不是要告訴孩子說,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要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孩子。”所以她很反對把孩子送去那些無窮無盡的課外班。“讓孩子去學那些無用的知識”。孩子應該多跟父母在一起,跟著父母學習言行舉止、待人接物。不可能父母在看電視,讓孩子關起門去好好學習。也不能父母玩物喪志,讓孩子大展宏圖。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洪蘭教授非常強調品格的重要性。她甚至說,在未來AI時代,比拼的是品格。“品格、習慣決定命運、機會”。

無論孩子天生條件如何,父母都要用平常心對待孩子,讓孩子不自傲,也不自卑,能主動去化解遇到的困難,而非依賴家長照顧。家長照顧過多,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會很遲緩。從6個月到兩歲,是孩子開始養成習慣的時期。家長一定要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多陪伴孩子,注意孩子好習慣的培養。

犯錯不怕,要當時制止、並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避免孩子再次犯錯。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洪蘭教授講了一個當年在美國做老師時親歷的故事。一個五歲大的孩子跟著爸爸去參加系主任家的聚會。聚會時,孩子撒賴,把土豆泥故意推倒地上,弄髒了地毯。爸爸看到後,立即實行“出局”的處罰方式,把孩子帶回到車裡的安全座椅上,繫好安全帶後,父親關上車門,任由孩子發飆。

按照一歲一分鐘、五歲五分鐘的規則,父親讓孩子自己在車裡待了五分鐘。前兩分鐘,孩子還大哭不止,見沒有人搭理後,便停止了哭嚎。等父親開車門時,孩子主動“服軟”。父親帶孩子回去,讓孩子自己收拾殘局,自己在旁邊監督。孩子一直收拾到父親點頭認可,才結束了勞動。次日,父親請人去系主任家清洗地毯。

這件事讓她很受震動。在孩子犯錯時,父親很冷靜,沒有打罵斥責,旁邊的人也沒有跟著說清、維護,父親也沒有替孩子找藉口推託錯誤。五歲的孩子去收拾地上的一灘土豆泥,也不是件輕鬆的事。但是父親的堅持讓孩子明白了承擔錯誤的代價。作為監護人,對孩子過錯父親最終還是埋單——花錢請人去收拾清理。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只有從小讓孩子學會規矩,孩子才能成為有規矩的人,青春期才沒有那麼瘋狂叛逆,成人後才不擔心走歪路。洪蘭教授的主張可以被總結為:在教育知識方面,父母要寬鬆;在培養品德規矩方面,父母要嚴格。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管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直至成年後的徹底放手和完全平等。

這一點也是許多父母混淆的。一些父母認識到尊重、自由的重要性,從小就賦予孩子太多“權利”,結果耽誤了孩子,也搞砸了親子關係。洪蘭教授特別強調,孩子一定要學會尊重父母。因為只有孩子尊重父母,才可能聽從父母的指導。“我們是不會聽信一個我們不尊重的人的話的。”

閱讀的重要性許多人已經瞭解,但是做遊戲的重要性還是被許多父母忽略。洪蘭教授說,小時候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學會人際關係、培養想象力和創造性,養成領導力,並且,做遊戲時,大腦會大量分泌一滋養大腦更好發展的營養物質。所以說,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對於青春期特點,洪蘭教授也從大腦結構方面給出瞭解釋。促進睡眠的褪黑素,在進入青春期後,分泌的時間很晚,一般是晚上十一二點才分泌,孩子們才會感到睏意。但是青春期的孩子的課業壓力又重,往往起床比較早,這就容易造成睡眠不足。

負責邏輯思維的區域成熟時間越來越晚,已經從早年的20歲左右延遲到25歲左右;而負責感情思維的區域成熟時間越來越早,從以前的十四五歲提前到10歲前後。直接結果是導致青春期貌似越來越長,父母覺得孩子“不靠譜”的時間從上一代的幾年增加到現在的十來年。另外,兩個區域發育的不對等也是青春期孩子情緒容易失控的重要原因。

洪蘭:帶孩子如同放風箏

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理解、包容之外,還可以藉助音樂的手段。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平靜情緒、安撫心靈。

洪蘭教授一再告誡家長,不要拿孩子去比較,要在意孩子的長處而非短處,要看中的是孩子擁有什麼而非沒有什麼。父母不要焦慮。焦慮只能讓自己更煩惱,讓孩子急躁。放下焦慮,是放過自己,也是放過孩子。

人生是長跑,跑到終點才是勝利。

好文章怎能獨享?

轉發是最大的支持~~

辛上邪博士,加拿大華裔公民協會聯合創始人,騰訊教育特約作者,《北京晚報》專欄作家,棄商從文後定居加拿大專職寫作。關注教育、認知成長,主張視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積極的心態自娛自樂。舉辦多場線下、線上分享講座,在喜馬拉雅開設同名專輯,並在知識星球開辦辛上邪寫作小組、辛上邪講唐詩、辛上邪談教育及移民經驗分享課程。出版《最好的時光留給你:加拿大教育親歷記》,《過我想過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親歷記》等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