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了美國最高科技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對地打擊宙斯盾艦。

本級艦從艦體設計、電機動力、指管通情、網絡通信、偵測導航、武器系統等,無一不是超越當代、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結晶,展現了美國海軍的科技實力、財力的雄厚以及設計思想上的前瞻,是美國海軍的新世代主力水面艦艇。

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對於美國大洋制海權的威脅急劇降低,但是地區性衝突卻與日劇增。美國的新威脅中國海軍仍處在建設期,仍然沒有與之全面抗衡的能力。因此,美國海軍的戰略方針從冷戰的大洋海戰,逐漸演變成對陸地上的武力投送,以應付紛紛擾擾的地區性衝突。


1992年9月,美國海軍司令、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共同頒佈“由海向陸”的戰略白皮書,內容明顯針對對沿岸目標投送武力、控制沿海以及內陸通往海洋戰略要道,對地面投送武力為考慮。

包括強化海軍艦隊與陸戰隊的協同作業、建立海上遠征部隊與陸軍和空軍聯合作戰等等,大幅修改了冷戰時代在大洋上反潛與爭奪制海權的政策。

隨後在1992年10月,美國海軍進一步提出“21世紀驅逐艦技術研究”,其概念隨後被納入到美國海軍新一代水面作戰艦艇框架之中,即“21世紀水面作戰”。

1994年9月,美國海軍提出“前沿—由海向陸”,首度將近岸作戰、支援對地攻擊納為海軍主要任務之一,具體要求艦隊能對深入陸地100海里的地面部隊實施支援,並提出“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戰”等新概念。

1995年左右,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傑里米·邁克爾·布爾達暫時擱置了SC-21/DD-21,全力展開“武庫艦”。

武庫艦源自於COEA發展SC-21時,另外著手進行的“大容量導彈艦”構想,是一種極為單純的導彈艦艇,唯一的武器就是超過500管裝填導彈的垂直髮射裝置,唯一的任務就是對地投送武力,主要武裝包括戰斧導彈在內的各式對地導彈。

武庫艦一度被部分媒體譽為將取代航空母艦的明日之星,但是這種設計十分極端的艦艇在美國海軍內部引發了頗大的爭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獨立偵測、運作與自衛的能力,需要其他友艦支援保護,在詭譎多變的戰場上可說是限制重重且風險極高。

1996年5月,最支持武庫艦的布爾達上將因為V字墜飾佩戴爭議憤而舉槍自盡,之後武庫艦頓失靠山,繼任的海軍作戰部長傑伊·L·約翰遜上將重新啟動SC-21/DD-21計劃,而武庫艦在1996年4月被降為SC-21附屬的子計劃,在1997年10月的追加預算遭到國會封殺,隨後一度風光的火力艦在1997年12月被國防部正式撤銷。

在1997年7月,在傑伊·L·約翰遜部長的示意下,聯合需求審查委員會於1997年7月完成了重新啟動的DD-21的費用與作戰有效性評估。這項評估報告分析了DD-21採用全新設計或從伯克級改良的效益,評選的方案有三種:第一種是先前全新設計的DD-21以及衍生的CG-21防空巡洋艦。

第二種是簡化版伯克級,第三種是伯克級的對地大改型。評估結果顯示伯克級的基本設計無法滿足隱身與縮減人力的需求,因此COEA最後建議採用全新設計、共通船體的DD-21/CG-21方案。

1997年11月,傑伊·L·約翰遜部長簽署了以先前SC-21 COEA研究為基礎的DD-21作戰需求書,並於11月7日在海上系統司令部成立專門負責DD-21的PMS-500管理單位。

緊接著在1997年12月,國防採購委員會批准DD-21進入里程碑階段,開始定義計劃與降低風險作業;在12月11日,DD-21計劃簽署了後續發展備忘錄。接著,美國海軍艦艇特性改良委員會也同意選用全新開發的DD-21而非改良型伯克級,並在1998年1月設定了DD-21的需求細節,至此,SC-21正式立項。

最初只有一個競爭團隊角逐DD-21的研發合約,由亨廷頓·英格爾斯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與通用旗下Bath Iron Works造船廠主導,其他參與廠商包括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馬丁、新港紐斯造船廠與美國鋼鐵公司。

美國海軍考慮到DD-21是一種從裡到外都深具革命性的嶄新艦艇,為了降低風險,在1998年6月18日宣佈參與廠商必須組成兩個造艦團隊來角逐,每個團隊各由一家造船廠與一家系統承包商主導,而兩個團隊分別是由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雷神、波音公司組成的金隊,以及通用BIW、洛馬組成的藍隊,金與藍是美國海軍制服的顏色之一。


2000年7月4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首艘DD-21採用曾任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在2000年1月20日去世的小埃爾莫·R·朱姆沃爾特上將來命名。

2008年10月29日,美國海軍宣佈將DDG-1000的二號艦命名為麥可·蒙蘇爾號,這是紀念一位在2006年9月29日在阿富汗陣亡的美國海豹突擊隊二等士官,該士官為了保護隊友、撲上一顆敵方扔擲的手榴彈而犧牲,事後被美國海軍追贈榮譽勳章。

在2012年4月16日,美國海軍宣佈DDG-1000三號艦以以美國第36任總統、1963至1969年任職的林登·貝恩斯·約翰遜為命名。

2002年4月29日,美國海軍宣佈金隊得標,其優勢很可能就在於前述側邊垂直髮射裝置、較大的直升機甲板等變更設計。美國海軍隨即授予金隊廠商一份價值2.65億美元的系統設計/建造/測試合約,為期三年。

2008年2月14日,美國海軍與BIW簽署首艦朱姆沃爾特號的建造合約,價值14億美元。在2009年2月11日,美國官方宣佈DDG-1000計劃進入全速生產,而首艦朱姆沃爾特號也正式展開建造。

2011年7月26日,美國海軍與BIW達成關於DDG-1000二、三號艦合約的協議,並在9月15號正式簽署兩艦的建造合約,價值18億美元,後續還有超過20億美元的合約等待簽署。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先進而全面的隱身設計,使其擁有潛艇般的隱身性──在海上作業時被發現的機率遠低於1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艦面上只會有一個單一的全封閉式船艛結構,即稱為整合式複合材料船艛與孔徑,整個結構與上面的天線設計都由雷神公司負責。

IDHA是一個一體成型的模塊化結構,採用重量輕、強度高、雷達反射性低且不會鏽蝕的複合材料製造,整體造型由下往上向內收縮以降低雷達反射截面。

滿載排水量14564噸;艦長182.8米,寬24.1米,吃水8.1米;2臺羅.羅 MT-30型燃氣輪機發電機組,2臺羅.羅4500型輔助燃氣輪機發電機組,2臺永磁電機;航速30節。

2座AGS 155毫米 62倍徑先進艦炮系統;20座四單元MK-57型先進垂直髮射裝置,總裝填量:80枚,可裝填標準區域防空導彈、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導彈、戰術型戰斧巡航導彈、ALAM先進對地導彈、垂直髮射反潛火箭等;2座MK46型30毫米艦炮;

DDG-1000擁有兩個直升機庫,可配備兩架MH-60R近海作戰直升機,或者由一架MH-60R直升機搭配3架諾格公司的RQ-8A/B型垂直起降戰術空中載具的組合。MH-60R可攜帶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空載水雷壓制系統,擔任水雷對抗任務。

除了航空器之外,DDG-1000位於直升機起降甲板下方的艦體還設有小艇收容船塢,收放艙門位於艦尾,其空間可容納2艘長度11米的硬殼膨脹快艇,暫時預定配置2艘長7米的RHI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