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學校掀起“2+4”風,多校效仿!家長們注意了啦

最近思而銳小編聽聞18中最近也開始推行“2+4”模式,初二就簽約,初三分班,成立2+4!

現在八中、西附、育才、11中等學校都在陸續設立"2+4”班型。

這麼多的學校逐漸增設“2+4”班型到底是為了什麼?會有什麼利弊?我相信很多家長對於這個還是很懵。

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重慶各學校掀起“2+4”風,多校效仿!家長們注意了啦

什麼是“2+4”班型?

重慶目前是3年初中3年高中,但“2+4”不一樣。“2+4”=“2年初中”+“4年高中”。也就是說,學校根據初一初二的成績,綜合選拔一批學生進入所謂的“2+4”班;這些學生進入“2+4”班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會用來進行高中課程的學習;到最後,只留一個月(根據學校不同時間不同)的時間進行中考複習。

重慶各學校掀起“2+4”風,多校效仿!家長們注意了啦

為什麼要設立“2+4”?

各學校設立“2+4”,一部分原因是生源問題!“2+4”是一種變相的留優手段,生源直接關係學校的高考表現,每年尖子生的搶奪,是一場大戰。對於非原直屬來說,想要打敗高山之巔的那幾所中學,就必須出點成績出點特色,成績暫時出不來,那就抓改革。只是改革之路總是遙遠的,能不能得到意想的結果都是未知數。要參加區縣的“2+4”,那區縣生的路就越來越難走。因為翻牆之路越來越難,想要去到更好的學校或者自己心儀的學校的道路越來越不容易。不管是這次區縣學校設立“2+4”還是之前上面嚴格把控政策,不讓優生外流,都可以說明這一點。有家長小升初的時候考上了主城的名校,但出於各方面考慮選擇了自己區縣的初中,打算高中再考到主城。但是這一兩年來自己區縣政策越來越嚴苛,優生想出去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了。所以,如果一開始就想要到主城讀高中的家長們或許可以思考一下,最好還是在初中的時候就送孩子進主城。

重慶各學校掀起“2+4”風,多校效仿!家長們注意了啦

“2+4”的優勢

誠如名字所言,“2+4”給了高考更多的準備時間。

本來這種班選的就是牛娃,牛娃都是學有餘力的,可以說這樣的安排就是完完全全的合理利用時間,省去中考壓力。一般“2+4”的班級都會直升,相當於保送本校高中了,還免去了中考家長和學生的焦慮。投入到這種尖子班的師資都是學校最優的,“2+4”班裡的小孩享受著學校的最佳資源,也確實值得高興。學得好的話,別說中考不再具有壓力,連高考的壓力都減輕不少。

“2+4”的弊端

“2+4”意味著初中的第三年都在學習高中知識,這可能會讓孩子的初中知識不紮實,儘管是牛娃,仍有可能中考成績不理想。

因為人才選拔缺乏科學說明,僅從初一初二的成績就判斷可能有失誤。八中作為第一所開設“2+4”的學校,今年是第一屆高考出成績的,似乎就並不太理想。

“2+4”固然對於學習精力充沛的牛娃來說是一種好選擇,可以早為高考做打算。但是用這種方式把家長和學生“套牢”,加上老師學校的勸阻,讓翻牆之路變得困難重重。

造成教育生源不平衡不說,如果學生很優秀,還讓學生在之後的中考裡少了選擇,平添了阻礙(指有意翻牆的學生)。

重慶各學校掀起“2+4”風,多校效仿!家長們注意了啦


對於“2+4”的設立,有的家長支持,有的家長不支持,說感覺就像是在拔苗助長。每個新改革都是利弊參半,家長們要自己權衡,還有孩子適應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