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最后的盛世,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三征新疆两平西藏,五大武功帝国兴邦。

穷兵黩武耀武扬威,刀剑岂知万民兴亡?

乾隆皇帝自诩十大武功威震天下,十全老人更是古今未有。若如乾隆一家所言,那么这十次战役堪称是史上少有,乾隆也自是功高盖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得存在。可是,历史上的乾隆在康熙、雍正两朝的积淀下创造出有清以来的盛世,在这之后便开始骄傲自满,自诩大国天朝,开启了危害中国百年之久的闭关锁国。那么让乾隆骄傲无比的十大武功又有多少含金量呢?

王朝最后的盛世,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所谓的十全武功是指公元1747至1792年乾隆一朝的十大军事行动:

十全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而为十,是为十全武功。

大清经过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的治理:灭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讨噶尔丹,完成了版图的初步定型。在雍正勤政下,国库日益充盈,为乾隆发动军事活动奠定了经济基础。

乾隆二十年和乾隆二十二年的两平准噶尔可以给十全武功记一功,经由此两番战役,清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清除了准噶尔汗国叛乱,加强了对西北附属国的实际控制,也为日后扩张疆域版图、吞并西北小国打下了基础,这两次战役不得不说有实际意义。

王朝最后的盛世,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被清军救下的小和卓恩将仇报,不仅参加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还在之后与回族的兄长大和卓串谋,企图脱离清朝控制。在南疆人民和巴达克山族的支持下,清将兆惠平定叛乱。自此一战,看出来西北少数民族对清王朝的支持和信赖,依附于实力强大的清王朝是西北各族人民的选择。乾隆皇帝也是趁着历史的趋势,在西北三战中,首次统一了西域,新疆这一地名首次出现在历史长河中,新疆也完整划入了清朝版图。乾隆二十七年,为了巩固王朝取得的大片疆土,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进一步促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融合,也完善了对新疆的军事化管理。

上述三场战役,体现了乾隆帝对西北边境的重视和管理,这三大武功,影响至深。新疆划入中国版图,乾隆皇帝功不可没。

西北战事已平,西南烽火又起。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进攻中国西藏。清特使巴忠私自允诺廓尔喀每年进贡1.5万两白银,以求平息战乱。纸里包不住火,允诺未能实现,事情败露,巴忠自杀。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挥师讨伐廓尔喀,清、廓各有损失。于是,于第二年正月双方议和并签订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地位平等;

金瓶掣签制度首次提出并得到汉、藏两族的统一认可。

王朝最后的盛世,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这是一降廓尔喀。

在1792年,廓尔喀再度入侵西藏,福康安再度领命入藏,并彻底击垮廓尔喀。此战得胜时,乾隆皇帝已是56岁高龄,这一战也是所谓十大武功的最后一战。此战后,自诩天下无敌的乾隆皇帝作《十全记》,并自号十全老人。

两平廓尔喀,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能力。金瓶掣签也为后世和平解决西藏民族问题提供了历史性思路。

在这五大武功,加强了对新疆、西藏的控制,也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中国能有当今版图,乾隆朝这五大武功是千古之功,万世福泽。

比起上述的五大武功,以下的另外五大武功完全是多此一举,劳民伤财之举。

譬如乾隆十二年和三十一年的两平金川,两次都是三次用兵,甚至在第一次耗时两年也为击败金川土司莎罗奔,最后还是金川方面主动议和才给了乾隆皇帝一个颜面下台。如此穷兵黩武,不惜六次用兵,耗费将近20年的光阴解决金川问题,实在是划不来啊。

平缅战役更是惨败,云贵总督刘藻谎报惨败军情,自杀谢罪。替任杨应琚贪功冒进走了前任的老路,被乾隆彻查,也以死谢罪。到了三代总督明瑞却因朝廷供应粮草不足,而被围象孔,兵部尚书明瑞战死,清军几乎全军覆没。直至傅恒这位经略征缅,未与缅甸主力相遇,反而在瘴气中损兵折将,三万大军回国时仅剩1.3万。最终还是因缅甸东征暹罗起义,顾及两面作战不利战局,主动与清朝议和,才成就了这所谓的平定缅甸一大武功。此役清军损失惨重,并无战国。完败被自夸为完胜,这便是乾隆皇帝及清朝臣子自负的真实写照。

王朝最后的盛世,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之后的平定林爽文,更是大材小用。杀鸡焉用宰牛刀,以清朝天国雄师征讨3000之众的农名起义,这难道不是耀武扬威吗?

安南之战,本是广南和安南王国的斗争。安南不敌,便请求供奉国清朝的援助,乾隆仅仅为了天朝大国的颜面,就开始劳民伤财,发兵广南。殊不知征战百姓苦。如果说九大武功都是有损清朝利益,那么安南之战便是多此一举。

这五大武功要不是得不偿失,又不就是多此一举,更甚惨败之战也算到乾隆军事上的建树,这是匪夷所思。

纵观乾隆这位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不能一味的说十全武功是乾隆自吹自擂,更不能跟乾隆一样自大狂妄,一叶遮目。实际上,乾隆已超的十全武功是功过参半的:征准噶尔、回族、廓尔喀叛乱,不仅巩固了王朝对边境地区的掌控,还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无疑是万世功业。可是,征缅失利本就不光彩,仅能颠倒是非,吹嘘战功,也是古今罕见啊;大材小用、多此一举这十全武功耗费了多少帑金,死伤了多少战士,搞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光是盐商就捐出了不下1310万两白银)

乾隆皇帝也算的上一代明君,特别是早年的一番文治武功,虽然说晚年可能有些好大喜功但晚节不保的有为之君也是比比皆是。乾隆皇帝就是一个运气特别好的人,他继任时,有两代人给他打下来的家底,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大清帝国,可也正是在他手里,大清国一步步的走向了衰落,等他将江山交给嘉庆时,大清国已经是落日余晖。一口通商政策固然是规避了一些风险,可也是将大清国完全的隔绝在了世界之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样的对于国家亦是如此,固步自封,一味的沉浸在天朝上国万国来朝的美梦之中沾沾自喜,那再等到国门被外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已是沧海桑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