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行業2019年十大動向:併購重組加速,求人不如求已

C114訊 1月7日消息(劉定洲)剛剛過去的2019年,5G是通信行業絕對的熱點,移動技術換代遇上國際風起雲湧,一時間吸睛無數。作為移動技術的隱形CP,光通信向來低調,但不可或缺。5G光環籠罩下,光通信行業出現了十大動向,值得業界關注。

C114《光通信觀察》對十大動向進行了解析。整體來看,光通信行業在2019年發生了深刻變化,既有自身在流量高速增長和政策驅動下不斷升級,也因為5G驅動技術迭代、攪動國際風雲,與之共舞於高臺。挑戰不小,機遇更大,2019年的光通信行業,迸發出了強大的活力。

光通信行業2019年十大動向:併購重組加速,求人不如求已

雙G雙提,千兆城市

今年4月,工信部強調,將重點圍繞著“雙G雙提、同網同速、精準降費”三大目標來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千兆固定寬帶、千兆移動寬帶,帶來的流量高速增長,將是光網絡升級的源動力。截止2019年11月底數據顯示,我國100兆速率及以上寬帶用戶達到3.8億戶,佔比高達84%,相比3月底提升了10個百分點,顯示出提速降費已經取得了卓越成果。

固定寬帶邁入千兆時代,千兆帶寬用戶達到72萬戶。這預示著固定寬帶升級的腳步不會放慢,工信部要求在超過300個城市部署千兆寬帶網絡,未來幾年,“千兆城市”可期。

光纜大集採,廠家兩行淚

2018年中國移動原定的二期光纜集採無疾而終,讓光纖光纜廠家忐忑不安。2019年春季,中國移動放出了1.05億芯公里光纜採購大單,讓廠家們留下了熱淚;中標價格出來後,從1年前的60多元每芯公里降至30多元每芯公里,廠家們再度留下了熱淚。

隨之而來的中國電信2019年光纜集採,廠家們已經熱淚盈眶了。2019年FTTx部署接近尾聲,需求驟然下滑,光纖光纜產能過剩,價格掉頭向下成為必然。包括“五巨頭”在內,都承受了巨大的業績壓力。如果5G帶來的光纜需求不及預期,光纖光纜行業有可能啟動併購重組。

G.654.E,幹線新選擇

在試點兩年後,中國聯通在2019年正式啟動了G.654.E光纜集採。萬萬沒想到,中國聯通“眼花”把G.654.E看成了普通光纜,以62元/芯公里的集採限價“勸退”了所有廠家。直到半年後,才哄得廠家們回心轉意。

中國電信也在今年集採了G.654.E光纜。我國最早一批“八橫八縱”幹線光纜建成於20世紀末,至今已有20餘年,無論是光纖容量還是使用壽命,均已開始進入更新替換的升級週期,未來幾年,從海洋登陸的G.654.E光纜,以有效面積大、衰減低和非線性係數低等特質,將成為幹線的新選擇。

華為加亨通,海纜有旗手

華為與亨通光電戰略合作,將持有的華為海洋網絡(香港)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給亨通光電,併成為亨通光電第二大股東。亨通光電在原有海纜研發製造、海底通信網絡運營、海洋電力工程施工的基礎上,新增全球海纜通信網絡的建設業務,進一步完善海洋產業佈局。

海洋光纜產業一直以來被美國SubCom、日本NEC和歐洲阿爾卡特朗訊“三巨頭”壟斷,是國內光纖光纜廠家未能攻克的一塊高地。通過本次資產重組,亨通光電在海纜領域具備了更強的實力,未來數年內將有機會撼動三巨頭的地位,成為新的一極。

2019年底,中國移動在SPN成功試點和商用的基礎上,啟動SPN設備(新建部分)大規模集採,涉及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預估採購規模14.57萬端。

SPN是中國移動的5G承載網標準,承載著“單比特成本降低十到一百倍、容量提升十到一百倍、關鍵性能提升十到一百倍”的使命。SPN已經在國際標準制定中佔得先機,中國移動以建設促標準落地,展示了強大的魄力,值得點贊。而5G承載網,本質上就是一張光網絡,主要供應商為華為、中興、烽火、諾基亞。

思科掃貨硅光子

2019年7月,思科作價26億美元收購硅光子技術廠商Acacia。這是思科第三次併購硅光子的公司,此前2018年底,思科6.6億美元現金收購Luxtera;2012年,思科2.71億美元收購Lightwire。

這一動向值得注意。硅光子技術多年來是業界探討的話題,被認為可能是光器件的未來,尤其在數據中心應用被逐步看好。思科通過不斷併購,讓硅光子技術嵌入到其豐富的產品組合,不斷加深這種可能性,從而成為光器件技術創新的定義者。令人遺憾的是,國內甚至還沒有值得被巨頭併購的硅光子技術公司。

資本湧入光模塊領域

近年來,越來越多主營通信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公司、收購技術團隊,或者設立新產品線等方式,湧入到光模塊領域,例如銘普光磁、金信諾、特發信息等,2019年的表現尤為明顯。據悉在光通信重鎮武漢·中國光谷,林立著來自全國各地企業的數十個光模塊研發中心。

原因在於,5G時代到來讓光模塊價值凸顯。5G基站建設密度預計將高於4G,基站互連必然會帶來海量的光模塊需求。LightCounting指出,無線前傳光模塊市場2019年可能達到8億美元,遠高於預期,大部分需求來自中國。這一市場明年將更加火熱。

2018年底,光無源器件老大II-VI收購光有源器件老大Finisar,震撼了整個光通信產業。一直以來,活躍的資本運作,使得光器件行業充滿活力。2019年國內光通信尤其是光器件行業發生了多起併購和被併購,熱度開始向國際看齊。

運營商直採光模塊

傳統上,運營商採購光設備、設備商採購光模塊,是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但2019年,運營商在“提速降費”等壓力下,開始試水直採光模塊,不讓“中間商”賺差價。中國電信2019年直採了85萬隻,據業內人士透露遠低於預期;中國移動也計劃直採光模塊,但一直未見動靜。

原因在於,打破傳統的利益鏈條,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光模塊是標準化的產品,而佔據了網絡建設超過60%的成本,可以相信,運營商必然會將直採推進下去,以降低網絡成本。明年,運營商、設備商、器件商會有更多的博弈。

光通信客戶關係亂了

在當前的光通信行業中,從光芯片到光器件、光模塊、光纖光纜、光設備,甚至最終客戶,每一個領域的參與者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即使在其他方面的業務仍是相互合作關係。例如,阿里巴巴自行生產400G光模塊;Facebook計劃繞過光模塊,直接封裝光學器件;思科不斷收購硅光子廠商也是一例。傳統的產業價值鏈遭遇嚴峻挑戰,光通信客戶關係亂了。

客戶變成了競爭對手,但生活還得過下去。未來幾年,光通信廠家不能只是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必須看清行業供應鏈關係的變化,對自身業務發展重新定位。

華為遭遇實體清單,海思擴建光工廠

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此後半年多時間,隨著美國政府的態度反覆,美國元器件供應商的股價坐上了過山車。光通信是重災區,供應商股價時不時來一個暴跌,無聲地控訴著這一制裁是多麼的不合理。

華為表態不需要美國元器件也能很好地生存。信息顯示,2019年下半年,華為旗下海思的武漢光工廠項目計劃大幅擴建,從原有1棟廠房,調整後為7棟建築物,總投資18億元。可以想象,海思和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將承擔起為華為設備供應元器件的重任。

光通信行業的併購重組正在加速,尤其是一些巨頭的合併,使得高端技術加速集中,供應鏈存在失衡的風險。實體清單事件更是凸顯了產業鏈的脆弱性。無論出於何種角度,我們都必須意識到,求人不如求己。未來幾年,中國光通信行業會發展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