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CSDN編者按】RISC-V是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簡指令集)的第五代版本。由圖靈獎獲得者、RISC的發明者David Patterson教授在 2010 年,帶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團隊花了3個月時間完成了RISC-V指令集的初始設計開發。RISC-V 2019 Summit是由RISC-V基金會舉辦的峰會。幾個月前,RISC-V 2019 Summit在硅谷舉行,阿里巴巴平頭哥科學家拜倫參會。會後,他寫了這篇行紀,文中以北斗星星的名字,對照了參會的公司和機構。那麼,他都有哪些心得?一起來看這篇深度好文!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作者 | 拜倫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十二月灣區的陰雨霏霏,但卻並沒有降低人們從世界各地湧來硅谷,參加RISC-V 2019 Summit大會的熱情,因為這次大會必將是RISC-V的群星閃耀時刻。與會者中也包括不遠萬里,從杭州和上海趕來的四位阿里巴巴平頭哥IoT團隊的同學,我作為阿里巴巴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的一員,也有幸參加了這次開源硬件界的頂級會議。

當下RISC-V基金會的Board of Directors共有七位,分別代表了七家公司或大學,即SiFive、UC Berkeley、NXP、NVIDIA、Microchip、Western Digital以及Bluespec。這七家可謂是RISC-V組織裡的七大長老。這次大會七大長老幾乎也全部到齊。

如果說RISC-V為計算機架構開闢出了一片清明的天空,那這七大長老就好比這片RISC-V天空中的北斗七星。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RISC-V北斗七星

下面我將不失偏頗地以個人評判為準繩,來將這七家公司和大學對號入座到北斗七星的星位。並按照各家所做Presentation的先後順序以及文章結構之需要,來介紹他們。當然關於下文中的星象觀點,大家見仁見智,喜歡占星術的人也許會從中看出完全不同的RISC-V天象。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天權-UK Berkeley

天權又名文曲,北斗第四星。作為RISC-V七長老中唯一的學術機構,由David Patterson教授在Board of Director中所代表的UC Berkeley,當之無愧文曲星的稱號。十年前,RISC-V誕生於UC Berkeley,如今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也許UC Berkeley可以自豪地說一句:天下RISC-V皆出我!

這次的大會上,Patterson做了一個關於為物聯網和嵌入式系統定製的Benchmark - Embench的介紹。繼上次Hotchip 2019後,這是我時隔四個月,再次見到這位大師。

Patterson指出,35年前開發出的Dhrystone,早該壽終正寢了。特別是在IoT和Embedded System領域,需要一個全新的Benchmark標準。所以他們推出了Embench,目前由下列20個 測試程序組成,而不是像Dhrystone那樣是一個綜合的程序。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Patterson認為對於像Embedded System這樣Memory寸土寸金的地方,Code Size和Performance一樣重要。所以他展示了ZTH的RI5CY這款核,在不同的GCC優化以及ISA Extension下,對Code Size和Performance的影響。

同時他質疑為了些許性能提升而使Code Size大增的價值所在。比如使用像Loop Unrolling,Inline Procedure這樣的優化可能提速1到1.5倍,但Code Size卻增加2到3倍,那這樣對Embedded System來說還是不可取的。

最後他又比較了Embench在不同的Architecture, 以及不同的GCC Option下的Code Size,如下圖所示。很明顯ARM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不過Patterson也指出過去幾年RISC-V GCC 的進步也不小,和ARM的差距在不斷地縮小。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對此,我有一點小小的想法,如果用ArmCC而不是GCC來在ARM上跑Embench,那RISC-V和ARM的差距會不會更大?後面NXP的一個演講也多少證實了我的這個想法。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開陽-SiFive

開陽又名武曲,北斗第六星。武曲星又為財帛宮主星,也以財星著稱。由於UC Berkeley和SiFive的淵源,一文一武,一個踏踏實實做學術,另一個風風火火做商業,倒是相得益彰。

這次RISC-V Summit 2019上,作為七大長老中唯一的Ruby Sponsor,要數SiFive的場子最大,演講最多。要說SiFive的IP Core Portfolio還是比較全的,同時在工具鏈和開發環境上也有不俗的表現。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下面僅就SiFive報告中的兩場做些介紹,一場是Security Platform,另一場關於Vector Processor。

Security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現在有了無處不在的物聯網,畢竟誰也不想哪天臥室裡的天貓精靈被黑了,半夜開始講鬼故事,或者你的Tesla在該踩剎車時,反而加速並用最大的音量演奏《啊朋友再見》。

雖然這種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惡意攻擊很少出現,但IC、IP、IQ卡的密碼,以及位置信息,通信記錄這些敏感數據,卻是攻擊者一直覬覦的對象,而類似於Meltdown、Spectre這樣的硬件漏洞,為直接攻擊硬件而獲取超級權限提供了便利途徑。

如果在RISC-V這樣開放的指令集架構上設計Encryption、Root of Trust等保護措施,便有可能從源頭遏制對硬件的攻擊,比如對Cache的攻擊。這次SiFive便介紹了SiFive shield安全平臺,支持Crypto Engine、Secure Boot等功能。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雖然SiFive列出了很多安全解決方案,但是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沒有正式Release。

同樣,他家的Vector Processor也還沒有做Official Announcement,所以具體信息不太多,而且演講人在互動回答階段,對相關的細節問題也是語焉不詳。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搖光-Western Digital


搖光又名破軍,北斗第七星。以Western Digital這幾年在RISC-V社區裡的衝勁和願景,倒是很契合破軍星這個先鋒隊的名字。下面一張圖反映了Western Digital在RISC-V圈裡的發展史和未來規劃。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大會上Western Digital介紹了三款自研的SweRV RISC-V 核, 其中SweRV Core EH2號稱是第一個商用嵌入式雙線程RISC-V核。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Western Digital主要將SweRV用在自家的Flash Controller裡,以Western Digital在存儲行業的佔有率和出貨量,如果他的HDD和Flash都用自研的RISC-V,那他們定下的1 Billion的RISC-V核出貨量的目標應該很快就能實現。

同時Western Digital還展示了一個名為OmniXtend的支持Cache Coherence的互聯架構。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這個架構既支持點到點互聯,也支持通過Programmable Switch互聯。這種片間互聯是通過高速的Ethernet,而不是相對較慢的PCIe。值得注意的是,Habana Training芯片也是用Ethernet來實現RDMA,以達到多片互聯的。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Western Digital展示了當前幾種互聯架構的比較,包括炙手可熱的由Intel提出的CXL架構。如果單純從這張表來看,OmniXtend確實存在一定的優勢。但現在除了SiFive與Western Digital合作去驗證OmniXtend外,即便在RISC-V社區內,OmniXtend也並沒有打開太大局面,更別說打入由X86主導的Data Center領域。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Western Digital將OmniXtend以及SweRV一起開源並貢獻給了CHIPS Alliance。CHIPS Alliance的主席Zvonimir Bandic也在大會上做了一個Keynote Speech。這家組織旨在開發並促進高質量開源硬件,開發諸如RISC-V、Neural Network Accelerator、PCIe這樣的通用IP,以及軟件設計工具,以降低芯片開發設計成本。

我們平頭哥的戚肖寧博士代表阿里擔任CHIPS Alliance的Governance Board Member,同時也是另一家開源組織OpenHW Group的Board Director。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天樞-NXP


天樞又名貪狼,北斗第一星。至於為什麼把北斗第一星位給了NXP,如果非要找個理由的話,我只能說NXP的一位演講者來自英國,擁有濃厚的蘇格蘭口音以及一個蘇格蘭姓氏Boggie。

蘇格蘭的Boggie先生為大家帶來了一款名為SESIP的Security Meta-Framework。Boggie表示現在業界及各國的Security Standard、Certification太多,供應及成本都是問題。所以他們希望以NXP在IoT Security方面的優勢,來做一些統一化的努力。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另外NXP也給了一場關於Code Size的演講,主講人展示了兩款安全軟件i.MX 及CryptoLib在ARM和RISC-V上Code Size的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Cryptolib在RISC-V上,比用了ArmCC後在ARM Cortex M4上的Code Size大很多。主講人也說這個有些出乎意料,需要再研究一下。

這也印證了之前我在Patterson演講的介紹裡提到的一點疑惑。由於Code Size的大小對於Embedded System可謂生死攸關,如果RISC-V的Compiler及架構能在這方面不斷拉近和ARM的距離,必定會加速業界對RISC-V的Adoption。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天璇-Microchip

天璇又名巨門,北斗第二星,巨門入命宮,主人口才好。鑑於Microchip的Keynote Speaker講了好幾個小故事,就把這個星位給他家了。

Microchip在過去的幾年裡收購了MicroSemi以及Atmel,在FPGA領域投入很大。這次主推了他們的PolarFire SoC FPGA Flatform幷包括Libero SoC IDE開發工具,支持RISC-V以及ARM。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這款SoC是將ASIC的RISC-V多核以及FGPA混合在一起,上圖中深綠色為以低功耗64-Bit的Multi-Core RISC-V為核心的Microprocessor Subsystem,其中4個核是Cache Coherent的Application Cores,另一個作為Monitor Core。而黃色的部分是可編程的FPGA,根據需求的不同,Microchip提供從25K到460K不等Logic Elements(LEs)的選項。FPGA部分還提供諸如額外的Peripheral,特定的算法加速器這樣的擴展。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Microchip的網站對比了PolarFire和其他基於SRAM的SoC FPGA,通過一種CoreMarks Per Watt的比較方式,體現了PolarFire在功耗方面的顯著優勢。

靈活性和拓展性由FPGA來提供,而High Performance由RISC-V的ASIC來保證,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架構混搭。當然真正的樣片要到2020年三季度才能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天璣-NVIDIA

天璣又名祿存,北斗第三星,據傳為財富之星。以NVIDIA的財大氣粗,擁有天璣這個星位算是名至實歸。

早在2016年, NVIDIA就宣佈放棄已使用多年的In-House Falcon(FAst Logic CONtroller)架構,轉而使用RISC-V作為GPU內部的Embedded Micro-Controllers。而且NVIDIA也在別的產品中使用了RISC-V,比如在其Multi-Die AI Inference Engine RC18中便使用基於Rocket的RISC-V。

不過關於NVIDIA自研RISC-V方面的消息很少,這次的大會他們也沒有做任何的演講。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玉衡-Bluespec

玉衡又名廉貞,北斗第五星。“自古廉貞最難辨”這句話代表了古人對於這顆捉摸不定的星的費解程度。用這顆星代表Bluespec也算恰如其分,它在這次的大會上也沒有任何演講,只好像在展廳裡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展臺,淹沒在其他的RISC-V群星當中。所以我不得不拜訪他們的網站,去一窺究竟。

從其網站看,Bluespec算是All in RISC-V了。除了自家開源的兩款用BSV寫的RISC-V核Piccolo(3-Stage, In-Order Pipeline)和Flute (5-Stage, In-Order Pipeline)外, Bluespec的側重點是一套叫RISC-V Factory的工具,提供從評估,開發,驗證,一站式服務。目前支持Rocket,RISCY以及自家的RISC-V核。可惜網站上信息很少,我一時也找不到關於這款工具的更多資料。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最後說說阿里平頭哥

北斗七星光彩照人,但在我眼裡,夜空中最特別的星星無疑是我們阿里平頭哥。

先讓數據說話,下面這張圖來自平頭哥IoT團隊陳晨同學在RISC-V Summit大會上的Slide。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通過和現今一些主流的RISC-V核比較,在單核CoreMark/MHz這個硬核指標上,平頭哥的Xuantie910(玄鐵910)還是遙遙領先的。

除了上面的比較外,我又蒐集了一個更全面些的RISC-V核列表,總結如下,包括一些在大會上Announce的RISC-V核。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SiFive 還沒有揭開他們最新的U84的神秘面紗外,其他RISC-V與玄鐵910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和玄鐵910跑分最接近的SweRV EH2也是在激活雙線程後,才堪堪和玄鐵910拉近了距離(其單線程模式下,SweRV EH2的CoreMark跑分只有4.9)。

關於玄鐵910的一些介紹,請詳見下圖,從2019年7月玄鐵910官宣以來,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詳細的對外宣介。雖然當初官宣時,消息佔滿了國內外各大頭條,但是其中的概述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對這個RISC-V跑分王的強烈興趣。甚至當時還有媒體亂分析說,7.1 CoreMark跑分是16核加在一起的,其水平只相當於好幾年前ARM的A系列核的水平。

這次大會上的分享再次徹底地粉碎了這種謠言。當時現場的參會人員無不高舉手機不停地對Slide拍照,饕餮著這次難得的分享。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除了上面所述的玄鐵910,陳晨又簡要介紹了超低功耗架構的玄鐵902,其實9系列裡還有906,玄鐵大家庭裡還有8系列,整個產品線覆蓋了從嵌入式系統,低功耗IoT,到高性能Data Center,車載系統的各類不同需求。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雖然我並沒有參與玄鐵的研發,但作為平頭哥的一員,我也感到非常自豪,我想每一個阿里人也會感到自豪!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阿里AIS震旦團隊

阿里AIS的震旦編譯器團隊與平頭哥交相輝映。這次大會上,震旦編譯器團隊也帶來了與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以及平頭哥IoT團隊的合作成果,在震旦編譯器上實現RISC-V的Vector指令以支持IoT領域的AI應用加速。

當RISC-V的Vector指令集擴展剛剛出來時,震旦團隊就已經開始佈局在LLVM上對其支持。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由於IoT對硬件資源“錙銖計較”的特性,震旦編譯器精準地選取出一個Vector擴展指令中最小子集,旨在降低硬件架構設計複雜度的同時,最高效率加速AI模型。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可以看到無論是在指令數減小(指令數的多寡直接影響Code Size的大小)還是模擬器給出的性能提速方面,震旦編譯器在應用了定製的Vector指令後,都有驚豔表現。

阿里平頭哥科學家親述 RISC-V 2019 Summit 十大心得

作為一個誕生了才10年的CPU架構,比起正值盛年的ARM,RISC-V還算是個少年。但僅從這第二屆RISC-V峰會的參與人數,關注度來看,這個少年已經屹立於芯片行業的強林了。

梁任公在《少年中國說》中有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衷心祝願RISC-V這個少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作者簡介:拜倫,阿里巴巴平頭哥科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