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文|節點財經

小米和華為是一對老冤家,這些年一直鬥得難解難分。

前兩天,華為宣佈完成2億臺手機的出貨量,輿論很興奮,把重點放在了全球第二和何時趕超三星上。對比之下,小米被華為甩了一大截,貌似失去了做華為對手的資格。

榮耀總裁趙明就有過類似的觀點,今年8月接受採訪時表示:榮耀與小米的競爭已經結束。

“我們的目標是2020年成為全球TOP5品牌,中國TOP3品牌,而不是往後面對標。”

榮耀不過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華為跟榮耀加一塊,OV也要靠邊站,在中國手機市場是妥妥的老大。

這是不是說,華為果真就眼中只有三星蘋果,而“瞧不上”落在身後的小米了?

其實沒這回事。

如果說有輕視,那也只是戰略層面的事兒。在戰術上,華為一直盯小米盯得很緊,手裡捅向對方的刀子都沒停過。

1

近兩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體表現低迷,出貨量較往年有所下滑。這讓眾多手機廠商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

以小米為代表,旗下生態鏈智能家居產品、小米有品商城優選第三方做的風生水起。

榮耀以互聯網手機的名義打敗小米後,在新零售、IoT生態上自也耐不住心癢癢。

今年3月,華為終端CEO餘承東現身深圳小米之家旗艦店,與小米之家員工親切交談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12月26日,華為的“雜貨鋪”正式面世。在北京舉行的榮耀手機五週年慶典上,榮耀宣佈全新電商平臺“榮耀親選”上線。其定位是打造年輕人科技先鋒生活圈。

發佈會也宣佈,榮耀首家線下旗艦店正在籌備中,初步計劃明年春天上線。

目前榮耀親選APP已上線,並開啟了試運營。

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掃碼下載安裝後,可以看到APP主界面提供:推薦、榮耀手機、電腦平板、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時尚數碼、手機配件七大板塊。

週年慶上新發布的榮耀存儲、路由器、手錶、音響等智能產品,均可在榮耀親選上購買。

但已上線的產品數量有限,而且以榮耀品牌為主,未見多少其它第三方產品。

至於未來,榮耀親選是隻售賣榮耀的產品,還是走小米有品類似的路線,吸納更多第三方品牌的產品上架。

趙明的回答很曖昧:“不一定”。

同在12月26號,華為也在深圳總部召開媒體品鑑會。

現場華為官方發佈了AIoT生態戰略,向媒體展示了華為AI音箱、華為路由WS5200增強版以及四款華為智選生態新品。

還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領域IoT實驗室——華為方舟實驗室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

方舟實驗室由5大區域組成,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首個面向消費領域開放的IoT實驗室。

華為由此將對IoT的佈局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6月份,華為發佈智能家居獨立品牌"華為智選",計劃今年開設1000家智能家居線下體驗店。

其中改造800家現有門店,新增200家,以“品牌共生、流量共享、體驗一致”為原則打造IoT合作生態。

當時的輿論就普遍認為,華為智選直接對標的就是小米的loT平臺。

而且根外媒AH此前報道,華為智能生態的重磅產品——智能電視“華為AI Window”,計劃在6個月內推向市場。

目標所指,不言自明。

2

小米這邊,也是摩拳擦掌磨刀霍霍,時刻準備來一場華麗麗的王者歸來。

自2014年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一後,小米在2015和2016連遭挫敗。

反倒是華為推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竟然在中國市場打敗了互聯網手機的鼻祖——小米。

現在,華為加榮耀常年高居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

小米很尷尬,做師傅的卻被徒弟打敗,又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這兩年小米卯足了勁兒發動反攻,去年的小米全球供應商大會上,雷軍還立下了Flag:用兩年半時間,重新回到中國第一。

之後Flag提了又提。

5月8日,IDC公佈一季度小米取得41.8%的同比增長時,雷軍興奮轉發微博:“我們的目標,十個季度重回中國第一!還有九個季度!”

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但之後,小米手機在國外攻城略地,但在國內卻再次陷入節節敗退的境地。甚至已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

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出,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長率為-16%,是華米OV四大手機廠商中,銷量唯一下滑的一家。

而依據賽諾的統計,11月小米手機銷量同比下滑12%,名次滑落到了第6位,連蘋果都沒超過。

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雙十一大促,小米雖然依舊宣傳各種第一,但京東的手機品牌銷量冠軍卻是榮耀。

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窘境,雷布斯自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10月25日,雷軍在MIX3故宮發佈會上一如既往地diss華為:

“友商的手機賊貴,但貴的不一定好。”“友商如果不服氣,也可以曬曬專利。”

中間還放了一句狠話:“小米相機部門有沒有年終獎,一個目標是能不能幹翻華為(P20)。”

12月13日,小米集團發佈公開信,宣佈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這是今年小米上市以來第三次大的架構調整。

最受關注的,是將銷售與服務部改組為中國區,任命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兼任中國區總裁。

王川這人不簡單,是雷軍的心腹愛將。

此前負責小米電視相關的業務線,先後開發了小米盒子與第一代小米電視。是小米電視爆發的關鍵人物。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小米電視實現了幾何數的增長。

2018年小米電視第二季度銷量全國第一,10月小米電視出貨量首次突破100萬臺,相當於2015年全年銷量。

專設中國區,加派得力干將負責,小米傳遞的信號再明顯不過:死拼中國第一。

3

放眼2019年,小米和華為必將會在手機、新零售、loT等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從地理分佈上,除中國外,印度、歐洲等海外地區也會是小米、華為交鋒的重要戰場。

2017年華為手機、小米手機全球的手機出貨量分別為15300萬臺、9000萬臺,其中國內出貨量分別為10255萬臺、5094萬臺。

海外出貨量分別為5045萬臺、4006萬臺,佔比分別為33.0%、43.4%。

在國際化的數據方面,小米和華為互有勝負。

進入2018,兩位老冤家出海的步伐愈加誇張。

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共計5200萬臺,國內增長13%,海外大增60%。

小米手機出貨量共計3420萬臺,國內暴跌16%,海外則大增83%。

2019,小米與華為的全面戰爭

具體到歐洲戰場,華為佔據先發優勢。

早在2013年,華為就在歐洲大力投資研發中心,2017 年在歐洲首發了 P10、Mate 10 等旗艦產品後站穩陣腳。

華為在通訊領域的提前鋪路,為手機業務在歐洲的拓展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支持。

在對歐洲消費者進行的最喜歡的手機品牌問卷調查中,華為排名第三,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過去三年,華為銷量佔比從 2% 一路提升至 13%以上,穩居歐洲市場季軍位置,是國產手機在歐洲市場的先鋒。

相比華為,小米2017年才進入西歐,但進展神速。

根據 Canalys 提供的數據,2018 年第一季度,華為憑藉 38.6% 的銷量增長、16.1% 的佔有率繼續穩坐季軍寶座。

小米則一舉奪下 5.3% 的市場份額,出貨量240萬臺,居第4位,增長率高達 999%——當然,這也側面說明小米本來的基數太小。

目前,小米已在西班牙開設了三家商店,以14.1%的市場份額居第三位;在意大利成為了第四大手機品牌。11月,小米還正式宣佈進入英國市場。

小米在東歐的佈局要早一些。

目前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匈牙利、希臘等東歐國家市場,小米均進入銷量頭部品牌行列。

外媒此前曾評論稱:小米押寶歐洲市場,事關能否撐起700億估值。

具體到印度戰場,小米佔據著先發優勢。

2014年10月,小米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三年後,小米迅速成為印度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手機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市場份額達26.8%。

此後小米手機連續多個季度蟬聯印度市場第一,印度市場已成為小米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從出貨量來看,已迫近國內市場。

據IDC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1400萬部,排名第四,而在印度的出貨量則為1170萬部,份額為27.3%,排名第一。

如今小米在印度的手機工廠數量已經達到六家。擁有約500家小米之家實體店,計劃到2019年底前增加至5000家。

相較而言,華為在印度市場的佈局較為滯後,但極有雄心。

今年11月,華為在印度推出了旗艦智能手機Mate 20 Pro。但在之前,僅僅是通過榮耀系列來與競爭印度的中低端手機市場。

據相關的11月印度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小米以銷量361萬臺、26.8%的市場份額,蟬聯印度市場銷量冠軍。

榮耀則以銷量20萬臺、2.2%的市場份額,佔據第7位。

不過華為發力印度市場的力度在逐步加大。

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高級產品營銷總監沃利·楊(Wally Yang)聲稱:“印度市場不可或缺。”

今年10月,據印度媒體報道,華為制定了一項新的三年期計劃,從明年開始該公司將向印度投資超過1億美元。

榮耀總裁趙明對印度媒體表示,“九個月來,我們實現了400%的增長。2018全年,我們的增長幅度將達到500%。

11月30日,據印度新聞網站Latestly日前的報道,華為計劃通過與零售商的進一步合作,通過拓展線下渠道擴張印度手機市場。

按照計劃,公司將在2019年前在當地設立100個專屬體驗區,到2020年將這個數字增加到1000個。

關於華為在印度的野心,趙明毫不掩飾:“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到2021年華為在印度將成為第一。”

4

三大戰場中,中國戰場最激烈也最複雜,是手機、loT、新零售全方位開打。手機方面,正值步步敗退之際的小米是挑戰者。

除了設中國區、任命王川為主帥外,小米也著實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與美圖的戰略合作:小米將獲得美圖手機品牌和相關影像技術,以及大部分智能硬件的30年全球獨家授權。

相機美顏、爭奪女性用戶一直是小米手機的弱項,與美圖合作,恰好可以在這方面幫助巨大。

另外,小米很想在芯片上有所突破,澎湃S1就是這方面的不俗成果。

但澎湃S2的姍姍來遲以及流片傳聞,讓小米自研芯片的雄心大受挫折。

由於先天不足,小米在技術專利的積累上與華為差距巨大,手機新品上的各種黑科技還得仰高通、三星等國外巨頭的鼻息。

因而小米向華為進攻的利器,只能仍然是性價比和營銷。

loT和新零售方面,華為更多的扮演挑戰者的角色。

早在2013年,小米就提出了loT戰略。

今年11月的小米AIloT開發者大會上,雷軍表示小米loT平臺目前已經連接1.32億臺智能設備,支持2000款設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臺。

小米之家也是新零售的典範。

截止今年10月,小米之家全國門店已經突破500家,預計今年年底小米之家將開到700家店,小米授權店會突破2000家。

但華為實力也相當強大。

首先是數據方面,按照華為消費者業務 CMO 朱勇剛日前的說法:

“(華為loT)截止目前已經連接 3 億臺設備、2 億個家庭,也與全球 15 家頂級汽車品牌達成合作……”

這個數據已超過了小米loT平臺的連接設備數,也不知道雷布斯“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臺”據何而來。

再是華為的技術優勢。

萬物互聯時代,誰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誰就能支撐起產品,誰就能在市場上佔據主導權。即使小米市場份額高,也會在華為技術碾壓之下而丟城失地。

最後是華為的學習能力。榮耀的後來居上,就是明證。

歐洲戰場和印度戰場,則主要是手機上的對局。

歐洲戰場這裡只說西歐。

此前調研機構GFK分類統計顯示,西歐市場的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446.7美元,是除了北美之外,消費單價最高的市場。

因為運營商提供了大量補貼,大多數歐洲用戶對手機價格並不敏感。

華為在歐洲經營多年,海外市場的主力陣地就是歐洲。目前已與歐洲各大運營商以及線下門店都有很深的合作渠道。

相較之下,小米想要在歐洲市場複製印度市場的成功則是困難重重,它的性價比和互聯網營銷模式,歐洲用戶並不感冒。

當然歐洲也有大量的低收入群體,物廉價美的小米不是沒有機會。

另外,今年5月,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宣佈合組全球策略聯盟,將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產品引入長江和記旗下在全球的電訊和零售部門。

長江和記旗下全球零售及電訊店鋪超17700間,在11個國家擁有接近1億3千萬活躍流動電訊客戶,歐洲更是長江和記的重要市場。

這一合作使得小米進入歐洲市場的渠道難題大大化解。

所以2019年的歐洲戰場,極有可能會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印度戰場上,小米的性價比會是無往不利的大殺器。但小米依然存在登高跌重的風險。

其一是據12月28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收緊電商領域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政策,可能會使小米的市場份額受到衝擊。

由於小米在印度近70%的銷量來自電商渠道,一旦相關政策嚴格落實,小米的市場份額將會急劇減少。

這對華為來說是個追趕的好機會。

其二是華為是否願意同小米打價格戰。

5

展望2019年的全面戰爭,小米和華為互有攻守,攻防態勢更是犬牙交錯。

全局來看,華為的贏面更大,小米的能量不可低估。區別巨大的是雙方在戰爭失敗的承受能力。

如果小米在中國戰場和印度戰場雙雙失利的話,這幾乎是不可承受的災難。

這場戰爭不決定生死,可能也只是雙方未來系列戰爭的某一組成部分。

雖然中間也有其他玩家,但像小米華為這樣在各個戰場、各個領域同時開戰的對手,不僅世所罕見,更加值得尊重。

無論如何,於中國科技企業來講,這場戰爭沒有失敗者,不論誰贏都是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