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三招,彻底扫除亲子沟通的障碍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有书面咨询回复与文字、语音咨询,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如果您对孩子教育、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存在困惑,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只需三招,彻底扫除亲子沟通的障碍

亲子沟通是令许多父母很头疼的事,我经常会在网站里收到这样的提问—— “我的孩子特别倔强,我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也没用,我该怎么教育他呢?”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缺乏良性的亲子沟通造成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往方式,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而许多父母却掌握不好与孩子沟通的原则和方法,频频发生亲子大战。

(全文1686个字,请坚持看完,第三招有实例可照搬操作,如果觉得有用,一定记得点击“在看”并转发朋友圈,好东西就要分享) 

 

第一招: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别着急跳过,只有真的弄明白怎么做,才能做到位。才会真的有效果!

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地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更能够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

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因为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这才是最难做到的。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他们好像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着更强烈的要求。如果我们摆起大家长的架子,那么,亲子冲突势必难免。

另外,“蹲下来”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我们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视孩子,在平视的状态下,我们也能体会到平等,你的语气可能就会缓和下来,心态也不再那么居高临下,与孩子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第二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strong>

在公司,我们可能会被领导批评、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些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我们都曾体验过。

但回到家,我们是不是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像领导对待下属”一样地对待孩子呢?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往往是劈头盖脸式的,并且还很有心理优势—— 我这是在教育他!是为了他好!没有人否认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过方法值得商榷。

同样,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强,方法不当就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不但无效,还有可能爆发亲子冲突。而很多父母这时候也激动起来,很生气地做出结论:这孩子就是这么不听话!


只需三招,彻底扫除亲子沟通的障碍


曾经碰到一位爸爸,他坚信儿子必须要靠爸爸来培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于是,他对儿子采取了“军事化”管理,比如晚上八点半就要去洗漱,不管儿子正在进行什么活动,都必须立刻停止。

结果,只要每天晚上一到八点半,全家人都精神紧张,因为父子大战天天会上演。这位爸爸的儿子也够倔,对老爸的管理方式极不买帐,一定要进行抗争,即使在老爸的武力威胁下抽抽搭搭地刷牙洗脸,第二天还是要继续抗争,平日对老爸也没个好脸儿,好象真应了那句话:父子天生是敌人。

第二招:换位思考 

有一位非常吝啬表扬的妈妈,在咨询师她“您的女儿优秀吗?”时,妈妈自信地抬头看着咨询师说:“女儿不错,但是还不够好。”

在接下来的谈话里,这位妈妈的挑剔十分明显。遇到问题时,她总要别人认可她的想法,但想要得到她的认可真的是难上加难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成年人。在亲子关系,让人担忧的是,父母不能自察、自省。那么,那些因为思维方式和说话方式不当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父母会浑然不知,这也就是当家长碰到家长教育无能为力时,不得不求助于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的原因。

这样的家庭关系里,母亲就像法官,错了打手板,不允许再犯。孩子犯了错误,妈妈就会一直念叨,一直到孩子脾气大爆发。此刻,妈妈又会质问她:“怎么可以对长辈这么没礼貌?”于是问题叠着问题,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家长,可以反思一下,这种教育方式是否适合你的孩子呢?还有其他方式吗?

如果你碰到类似问题,请家长和孩子换位3天,调换位置,相互扮演对方平时的样子。3天一定要坚持,结束后,彼此说一说心理的感受,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亲子冲突。


只需三招,彻底扫除亲子沟通的障碍


其实,这三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际交往的常识。但是,在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把亲子关系看得过于特殊,而忽略了这些常用的沟通方式。从某种角度上看,亲子关系就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这话,您可以仔细掂量掂量,真的蛮有道理。


一对一辅导咨询进行中!

携手与您一起搭建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