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三招,徹底掃除親子溝通的障礙

小喇叭: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進行中,有書面諮詢回覆與文字、語音諮詢,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只需三招,徹底掃除親子溝通的障礙

親子溝通是令許多父母很頭疼的事,我經常會在網站裡收到這樣的提問—— “我的孩子特別倔強,我不厭其煩地給他講道理也沒用,我該怎麼教育他呢?”

這些問題都是由於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法,頻頻發生親子大戰。

(全文1686個字,請堅持看完,第三招有實例可照搬操作,如果覺得有用,一定記得點擊“在看”並轉發朋友圈,好東西就要分享) 

 

第一招: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彆著急跳過,只有真的弄明白怎麼做,才能做到位。才會真的有效果!

只有“蹲下來”,我才能更清楚地聽到他說的每一句話,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確的回應。而在和孩子平視的狀態下,我覺得更能夠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同時他也能感覺到我們之間是平等的。當我們和一個成年人對話的時候,

看著對方的眼睛很重要,因為能從眼睛中讀到許多言語之外的東西。對孩子也是這個道理,瞭解是溝通的前提,“蹲下來”是瞭解孩子、進行良性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卻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態從心裡放下來。這才是最難做到的。這一代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他們好像天生就對尊重、平等有著更強烈的要求。如果我們擺起大家長的架子,那麼,親子衝突勢必難免。

另外,“蹲下來”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自己。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視孩子,在平視的狀態下,我們也能體會到平等,你的語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心態也不再那麼居高臨下,與孩子的交流會更加順暢。

第二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strong>

在公司,我們可能會被領導批評、被迫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這些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我們都曾體驗過。

但回到家,我們是不是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像領導對待下屬”一樣地對待孩子呢?

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往往是劈頭蓋臉式的,並且還很有心理優勢—— 我這是在教育他!是為了他好!沒有人否認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過方法值得商榷。

同樣,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方法不當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不但無效,還有可能爆發親子衝突。而很多父母這時候也激動起來,很生氣地做出結論:這孩子就是這麼不聽話!


只需三招,徹底掃除親子溝通的障礙


曾經碰到一位爸爸,他堅信兒子必須要靠爸爸來培養,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於是,他對兒子採取了“軍事化”管理,比如晚上八點半就要去洗漱,不管兒子正在進行什麼活動,都必須立刻停止。

結果,只要每天晚上一到八點半,全家人都精神緊張,因為父子大戰天天會上演。這位爸爸的兒子也夠倔,對老爸的管理方式極不買帳,一定要進行抗爭,即使在老爸的武力威脅下抽抽搭搭地刷牙洗臉,第二天還是要繼續抗爭,平日對老爸也沒個好臉兒,好象真應了那句話:父子天生是敵人。

第二招:換位思考 

有一位非常吝嗇表揚的媽媽,在諮詢師她“您的女兒優秀嗎?”時,媽媽自信地抬頭看著諮詢師說:“女兒不錯,但是還不夠好。”

在接下來的談話裡,這位媽媽的挑剔十分明顯。遇到問題時,她總要別人認可她的想法,但想要得到她的認可真的是難上加難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說話方式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成年人。在親子關係,讓人擔憂的是,父母不能自察、自省。那麼,那些因為思維方式和說話方式不當而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父母會渾然不知,這也就是當家長碰到家長教育無能為力時,不得不求助於專業人士進行諮詢的原因。

這樣的家庭關係裡,母親就像法官,錯了打手板,不允許再犯。孩子犯了錯誤,媽媽就會一直唸叨,一直到孩子脾氣大爆發。此刻,媽媽又會質問她:“怎麼可以對長輩這麼沒禮貌?”於是問題疊著問題,惡性循環。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家長,可以反思一下,這種教育方式是否適合你的孩子呢?還有其他方式嗎?

如果你碰到類似問題,請家長和孩子換位3天,調換位置,相互扮演對方平時的樣子。3天一定要堅持,結束後,彼此說一說心理的感受,相信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親子衝突。


只需三招,徹底掃除親子溝通的障礙


其實,這三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是人際交往的常識。但是,在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親子關係看得過於特殊,而忽略了這些常用的溝通方式。從某種角度上看,親子關係就是人際關係的一種,這話,您可以仔細掂量掂量,真的蠻有道理。


一對一輔導諮詢進行中!

攜手與您一起搭建與孩子心靈溝通的橋樑,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學會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會意識和人際關係管理的技能,能理解與包容他人、對他人產生情感共鳴,建立積極、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創意性地解決問題和做負責任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