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是父母必要的修養|微言夜讀 · 親子

学会倾听,是父母必要的修养|微言夜读 · 亲子

在不少家庭中,父母都缺乏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他們常常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主觀臆斷,僅憑自己的猜想就給孩子下結論,貼標籤。

比起不會好好說,不會好好聽也是很多父母的問題。如何做懂得傾聽的父母?一起聽聽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錢志亮怎麼說↓↓↓

不被父母好好傾聽的孩子

心理容易受傷

学会倾听,是父母必要的修养|微言夜读 · 亲子

有的家長,對孩子說的話問的問題不在意、不重視,沒有興趣聽,常常選擇忽視。

“媽媽我腰疼······”

“小孩子哪有腰。”

還有的家長,孩子話說到一半,就自以為能猜到孩子的意思,覺得沒必要聽下去。

“爸爸,我作業寫完了,可不可以······”

“又想說玩手機是吧,天天就知道玩!”

“我只是想問可不可以幫我檢查一下。”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時常不懂孩子的心。

童年時缺乏父母傾聽的孩子,內心情感得不到釋放,他們經常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感覺,就很難體會到被愛的感覺。

這樣的孩子,容易自我懷疑和否定,自卑、認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愛。為人父母后,還會在無意識中,將這種缺失傳遞給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認真傾聽,會幫助孩子認識到自身價值的存在,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產生一種平等意識,從而認識自己,找到合適的自我定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而獲取更多的自信和健康發展的動力。

每個孩子,不管年齡大小,都渴望父母對他們點點滴滴的關注。

孩子每個請求和情緒的背後,也都有它的原因,對他而言都不是一件小事。

作為父母,最好的修養,就是聽孩子把話說完,傾聽他們的心聲,呵護他們的感受。

不會好好傾聽的父母

容易喪失孩子的信任

学会倾听,是父母必要的修养|微言夜读 · 亲子

大人總覺得自己輕易能看透孩子的想法,粗暴打斷孩子的話,甚至不由分說就給孩子一頓斥責,殊不知,不小心就會扼殺一顆善良單純的心。

很多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說的太多了,不會傾聽,太想做一個家長,卻忘記了要先把孩子當做一個人平等對待。

就像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分明表達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不喜歡被拿來和別人比較”、“真心熱愛舞蹈,希望能繼續上興趣班”。

可這些全部被他們的父母忽略掉,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無盡的單方面說教、提要求。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時有一種本能:不聽孩子說的是什麼,只顧著自己不斷地說教、提要求,或是急忙反駁、制止孩子的想法。

這些打斷、忽視、反駁,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拒絕。

總是被拒絕的孩子,會漸漸喪失對父母的信任,不會輕易對父母袒露心事,排斥和父母溝通,最終甚至產生反抗心理。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傾聽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不讓孩子把話說完的父母,更難教出聽話的孩子。

如何做懂得傾聽的父母?

学会倾听,是父母必要的修养|微言夜读 · 亲子

為什麼父母總是很難做到真正的傾聽?

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缺乏真正的與孩子平等對話、傾聽孩子心聲、走進孩子內心的意識。

首先,當孩子問你一個問題或是跟你傾訴時,

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聽他說,不要忽視或打斷。

這對孩子順利地表達、愉快而無所顧忌地說,至關重要,會讓孩子產生被尊重的感覺,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發展。

其次,當孩子跟父母傾訴時,父母要拋開自己固有的思維和情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盡力體會他的感受和情緒,才能最大程度上接受和理解孩子要表達的信息,以便達到順利的溝通。

這會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更加會對父母敞開心扉。

比如孩子問媽媽“晚飯什麼時候好呀?”,本意可能只是想表達自己餓了。

媽媽如果僅按照自己錯誤的理解和推測,主觀臆斷“覺得孩子肯定是急著出去玩”,那就會對孩子的本意產生誤解。

在傾聽過程中,父母可以用溫和的疑問取代篤定的主觀臆斷,確認一下自己的理解無誤。

“聽了你的話,媽媽的理解是你覺得繪畫的興趣班不適合自己,是這樣嗎?”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先不要忙著下結論,多些耐心,讓孩子把話說完,真正弄清楚孩子的想法是什麼,再做進一步的溝通,才不至於誤解了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你還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比如善良、單純,創造力。

懂得好好傾聽,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來源 | 微言教育

微博

学会倾听,是父母必要的修养|微言夜读 · 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