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會聽到自己身邊生了小孩子的父母抱怨自家的孩子不聽話,喜歡和自己頂嘴。曉靜媽媽在一次晚間散步的時候就和我說,自己每天工作很忙,脾氣有點不好,有一次因為孩子從學習回家晚了,就開始罵孩子,批評孩子為什麼要這樣讓父母擔心呢?

最後孩子聽完我的批評直接就開始回房間摔門,還好幾天沒有和我說話。後來自己反應過來也發現自己的態度有問題,但是仔細思考之後孩子卻已經不再搭理她了。所以曉靜媽媽就覺得自己到底應該如何去和自家孩子相處。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一、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哪些問題?

1. 孩子在人格方面不健全

作為一個孩子來說,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會和大人一樣出現發脾氣、生氣,要是父母能夠在孩子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父母好好的去傾聽孩子,不然孩子在人格方面很難做到健全。

畢竟孩子希望自己能夠和自己的父母分享自己的各種情緒,若是父母不好好去傾聽最終孩子只會不想和父母交流溝通。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2. 孩子容易進入沉默狀態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導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會有著父母的優勢覺得自己做得對,所以當孩子提出自己的異議的時候,自己不會好好去傾聽孩子的意見,只會指責孩子。慢慢的孩子覺得自己無法得到父母的回應,孩子就不會再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人也會變得沉默。

3. 孩子比較容易缺乏安全感

父母對於孩子絕對是非常愛護的,但是父母在很多時候往往會出現只給孩子好的物質方面的給予,反而在陪伴孩子這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

最近出現一個新聞中也可以看出,廈門的8歲孩子因為和自己的父母吵架,就帶著自己的玩具離家出走。最後找到了孩子,孩子就說是因為最近只能呆在家裡,不能出去玩耍,父母也不怎麼聽自己的抱怨。所以父母要去傾聽孩子,這樣才會給予孩子安全感。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二、為什麼很多父母總是不懂傾聽孩子?

1. 父母沒有仔細理解孩子想法

父母除了日常在家照顧家庭之外,還有自己的工作,很多人是無法兼顧的。往往就會出現一種情況,父母忙著自己的工作,對於孩子想要表達的想法無法做到很好的理解,常常就是隨意敷衍過去。

2. 父母沒有耐心引導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父母在家對於孩子都是非常關心的,但是有時候產生矛盾卻是因為自己缺乏耐心。孩子對於很多東西無法像父母一樣立刻就理解相關事物,所以父母需要有耐心去引導。但是父母往往就是因為缺乏耐心就導致引導親子關係難以健全發展。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3. 父母過於自我的教育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都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父母會有一種就是需要自己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認為自己對於孩子十分了解。正是這種交往的心態,很多父母就無法真正的瞭解自己的孩子。

對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父母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認真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三、如何做一個善於傾聽的父母?

1.認真傾聽孩子,尊重他們講話

對於如何做一個傾聽的父母可以好好理解魯迅先生的這句話 “如果不先行理,一味蠻做,更大礙於孩子發達。”父母要做的是先去理解自家孩子,尊重他們而不是一刀切斷,不然兩者很難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2. 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去評判孩子

孩子在成長中需要的是好好的去接受那些好的想法,而不是父母自己把自己所接受到的想法完全的扔給孩子,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評判中,不然孩子就會侷限在父母的想法中,沒有自己的自主意識。

父母不懂“傾聽”,會讓孩子出現這幾個缺陷,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3. 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教導

父母很多時候在教導孩子的時候,需要的是自己和孩子溝通的耐心,而不是父母自己單純去指責孩子。若是父母能夠花了耐心去教導孩子,孩子就會從父母的教導中得到很好的引導。

有時候很多人都說過伏爾泰的一句話“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這就是為我們所說的多傾聽。

傾聽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和孩子能夠在傾聽中找到屬於彼此合適的交流尺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