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是中國歷史上爭議很大的一件事情。可漢武帝的文章全名是輪臺詔,輪臺罪己詔其實是後世學者私自添加的,是違反作者原意的強行加戲。按照後世學者的解釋,這是到漢武帝懺悔自己花錢過多,弄得天下“疲敝”而寫的。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實際上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漢武帝的原文明確寫出了“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憂民也,今朕不忍聞”,他的真實想法可能就是李廣利這個小舅子太坑爹了,用他打仗實在是賠本,要是李廣利有衛青十分之一的本事,就不用這麼燒錢。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劉徹的小舅子,但兩人的費效比天差地別。衛青第一次出兵是在公元前129年,他和三個同行一起率領4萬騎兵進攻匈奴,第一戰就取得了掃蕩匈奴龍城的成就,雖然只砍了幾百個匈奴人但是戰略意義非凡(相當於火燒靖國神社)衛青所部是1萬人,其中十分之一是軍官,漢朝軍官的平均年薪是1.66萬錢,普通士兵的年收入是3900錢,衛青軍團總共花掉了400多萬文錢。衛青這次出擊攜帶的軍糧標準應該和趙充國計算的差不多(趙充國說得是在不影響速度的前提下,騎兵一個月攜帶的糧食數量),也就是每個騎兵三十天內攜帶“米二斛四鬥,麥八斗”,全軍上萬人也就是米兩萬四千斛,麥8000斛,米價最高折價也不過是570萬文,麥子價格不過是116萬8000文。戰馬和兵器是劉徹的長期投資,因此不計算在此次軍費中。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所以衛青第一次出兵總共花了1000萬出頭。而同行的李廣等人賠掉了17000匹戰馬和戰士,僅僅是戰馬損失讓劉徹損失了8500萬。所以在劉徹看來,小舅子衛青就是性價比第一的人才,對他也格外重用(李廣幾次大戰賠掉的戰馬能讓劉徹發瘋,不封侯其實不奇怪)。衛青隨後主持的大戰中,漢軍取得了全勝戰績,衛青所部還給劉徹攫取了至少兩百萬牛馬羊的戰利品,收入在30億以上。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爭,雖然花費大,但是戰利品和性價比很高,漢軍在隨後的漢匈二十年停戰期內對東、南、西三個方向大打出手。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但李廣利就是典型的敗家玩意,他用了兩年時間遠征大宛國,居然6000優良戰馬、6萬步騎大軍弄得十不存一,第一次出兵的花費至少是衛青的數十倍,卻弄出了一個大笑話。在他主持的三場大戰中,漢軍損兵折將95000人,而匈奴人只損失了5、6萬人,雙方戰損比是二比一。而衛青霍去病時代,漢軍則和匈奴人打出了一比四的交換比(衛青斬獲匈奴5萬多人,霍去病斬首11萬,匈奴投降漢軍4萬人,因此匈奴人的損失在20萬人左右)。更坑的是李廣利還投降了匈奴人。兩相對比,這讓漢武帝倍感坑爹。


李廣利和衛青都是小舅子,為何戰果大不同,害得皇帝妹夫下罪己詔


在李廣利反覆坑爹的同時,漢軍還要在西域進行開疆擴土的戰爭,因此漢武帝這才倍感吃力。漢武帝在輪臺詔中還提到是自己搞迷信算錯了卦,“卦諸將,貳師最吉。故朕親發貳師下鬴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卦兆皆反繆”,因此他感嘆打仗燒錢不假,但更多的是感嘆用錯人燒錢太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