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史記》中記載,西域國大宛“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

。意思是這種汗血寶馬的祖先是天馬的兒子。傳說大宛國有高山,山上有天馬,人力不可得。於是大宛人將五色母馬放在山下,五色母馬與天馬相交,生下的馬駒就是汗血馬,因此汗血寶馬又稱為天馬子。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為了得到這種傳說中的神奇寶馬,漢武帝兩次發動了對大宛的戰爭。漢武帝為了征服匈奴、打通西域,必須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對於優良品種的好馬,總是夢寐以求。他聽說大宛國出產一種能夠日行千里的名馬:汗血馬,不禁大喜過望。為了得到汗血馬,漢武帝不惜用黃金打造兩匹駿馬,派遣使者車令到大宛國換兩匹種馬回來。

車令將兩匹黃金馬運到了大宛,擺出天朝的架子,態度傲慢地要跟大宛國王換馬。偏偏大宛國王不吃他那一套,見漢朝使者態度如此倨傲,自然不願意。車令怒氣衝衝,竟然開始詬罵大宛國王。雙方爭吵不休。車令大怒下,自己走上前前,推碎了金馬。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後來車令也有些後悔,但已經晚了,只好將金屑收集起來,準備運回漢朝。但車令前去大宛的路上,一路張揚,早惹得大漠上許多人的注意。此時他悻悻而回,正好給人以可乘之機。路過鬱成時,鬱成王派人阻住了車令去路。車令領著手下與鬱成軍隊爭鬥一番,對方人多,寡不敵眾,所攜金馬的碎塊,都被鬱成軍隊奪走,車令也在混亂中被殺死。

  消息傳到長安,漢武帝勃然大怒,決定出兵討伐大宛。漢武帝一生中慣於從身邊的女人身上去發掘人才,培養將帥人選。原先寵愛皇后衛子夫,就發掘了她的弟弟衛青與她的姨侄霍去病,加意培植,全力支持,終於衛青和霍去病二人帶領大軍,遠涉漠北,徹底擊潰匈奴的主力,留下燕然勒石的佳話,如今又因為遠征大宛,發掘出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漢武帝聽說大宛兵少,只要漢軍三千人就可以蕩平,於是派李廣利率領“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出征,並封他為“貳師將軍”,期望他直搗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取回汗血馬。

孤軍遠征,遠涉大漠,水土不服,補給困難,將領們紛紛勸阻,但是漢武帝立意已堅,要不計代價地勞師遠征。 李廣利出身市井,毫無作戰經驗,一出征就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漢軍出了鹽澤後,沿途都是沙磧,無糧可因,無水可汲,而當道的小國都固守境界,不肯給食。漢軍必須攻下這些小國才能取得糧食、給養,只好邊打邊進。許多漢兵都忍不住飢渴,倒斃在路中。漢軍到達鬱成時,已經只有數千人。

而鬱成因為殺死漢使車令,早就擔心漢軍前來報復,一直嚴兵守候。兩軍交戰,飢乏的漢軍無法取勝,反倒折傷了一半人馬。李廣利見取勝無望,便沒有繼續向大宛進發,而是率軍撤退。太初三年(前102年)漢軍退回敦煌時,所剩的士兵只有出發時的十分之一二了。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漢武帝原想給李廣利立功的機會,等他得勝回朝,就立即授封爵,沒想到他卻大敗而回。所以,當李廣利派人向朝廷報告並要求罷兵時,漢武帝大怒,派人在玉門關阻止李廣利等入關,並傳諭李廣利軍前:如有一人敢入此關,立即斬首。

漢武帝並沒有就此放棄奪取汗血馬的念頭,他認為堂堂漢朝,若是連大宛這樣的小國都不能征服,將會使所有西域國家輕視漢朝,於是堅持繼續攻打大宛,並將主張與大宛停戰的鄧光等人治罪,同時徵發壯丁、籌集馬匹,準備再戰。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太初四年(前101年),漢武帝命令李廣利再次攻大宛。這次徵大宛的漢軍達六萬人,牛十萬,馬三萬匹,驢、駱駝等上萬。為了支援征伐大宛的軍事行動,徵兵集糧,“天下騷動”。又專門發天下七科謫戍,為李廣利軍運糧(七科:謂吏有罪一,亡命二,贅婿三,賈人四,原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祖父母有市籍七)。

  這樣一支浩蕩的隊伍,對沿途小國發生了鎮懾作用。李廣利大軍所到之處,西域各國無不爭相迎送。只有輪臺一城閉門拒絕,李廣利揮兵攻打數日,城破後大肆屠城,從此乘勢長驅,直到大宛,一路毫無阻礙。不過即使如此,到達大宛的漢軍也只剩三萬人了。

  在大宛城下,漢軍遇到了激烈抵抗,攻打四十多天不下。最後還是大宛貴族殺掉了大宛國王向漢軍求和,漢軍才得取勝。漢軍挑選了數十匹好馬,並立親漢的大宛將昧察為國王,然後結盟而還。這實際上是一場失敗的戰爭,等到李廣利的漢軍回到玉門關時,僅剩一萬餘人而已。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這場為了得到汗血寶馬的戰爭,“損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謹獲駿馬三十匹”。但既然迫使大宛國訂了城下之盟,取回了汗血馬數十匹,漢武帝便認為是空前的勝利。不管划算不划算,李廣利總算滿足了漢武帝的心願。更何況在“凱旋”東還時,沿途各小國懾於漢軍軍威,簞食壺漿,郊迎王師,爭先恐後派遣子弟攜帶方物珍寶,隨軍東來為質於漢朝。漢武帝龍心大悅,加封李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幹戶。當年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所得封賞也不過如此而已。

  十一年後,徵和三年(前90年),匈奴兵入侵酒泉。漢武帝派李廣利率兵七萬前去抵禦匈奴。李廣利起程前,由丞相劉屈犛送至渭橋,李廣利私下說:“丞相若能早些請立昌邑王為太子,富貴定可長享,必無後憂。”

此時漢武帝已經七十歲,太子劉據因為巫盅之禍冤死後,漢武帝一直沒有立太子。昌邑王劉髆是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所生,也就是李廣利的外甥。而劉屈犛也是皇親國戚,是漢武帝的兄長中山王劉勝的兒子。劉勝嗜酒好色,家中有妾一百多人,兒子也有一百二十人之多。劉屈犛的兒子劉屈釐娶了李廣利的女兒,

兩家是兒女親家。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李廣利出師後,劉屈犛加緊活動,想讓漢武帝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不久被人揭發,說劉屈犛的妻子派女巫祈禱鬼神,詛咒皇帝。漢武帝大怒,將劉屈犛腰斬,妻子被斬首,李廣利的家人也因為有牽連,被捕下獄。

李廣利正在前線與匈奴作戰,聽到妻子被逮捕下獄的消息,立即拋棄大軍,隻身向匈奴投降。這個因為裙帶關係而發家的貳師將軍,終於成了投降匈奴的變節者。武帝聽說李廣利投降匈奴後,屠戮了李氏一門。

李廣利投降後,匈奴單于聽說他是漢朝大將,特別優待,後來聽說武帝殺了李廣利全家,單于還特意將自己的女兒匈奴公主許配給李廣利。之前投降匈奴的漢使者衛律見單于對李廣利的尊寵在自己之上,心懷妒忌,借單於得病之時,買通了巫師,說單于得病是因為李廣利殺戮匈奴軍太多。單于信奉鬼神,於是在祭祀的時候殺了李廣利。李廣利竟然在死前來了一番豪言壯語,怒罵單于說:“我死必滅匈奴!”

因要得到汗血寶馬,漢武帝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

李廣利死後,胡地連下了好幾個月的雨雪,牲畜多半凍死,匈奴部落中也開始大面積地流行疫病。單于大為恐懼,懷疑是李廣利的鬼魂回來報復,於是專門為李廣利立了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