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馬戰爭之路怎麼走?

汗血馬戰爭之路怎麼走?

作者 | 蓮悅

“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

這是《漢書.陳湯傳》中漢宣帝時期的宗正劉向對漢武帝時代著名的汗血馬戰爭的一段總結。

汗血馬戰爭是漢武帝太初年間,為奪取位於今天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的大宛國的汗血寶馬而發動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場戰爭,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場典型的體現“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國家理念,打出了軍威、國威的戰爭。正是因為汗血馬戰爭的勝利,漢王朝扭轉了與匈奴爭奪西域的局面,從此之後,漢王朝的勢力範圍橫貫整個西域地區,延伸至蔥嶺以西的中亞地區。

根據《史記》和《漢書》的相關記錄,兩次出征大宛,漢軍一共出動了10餘萬人,最後只有萬餘人歸來。所以,汗血馬戰爭中漢軍的損失遠非劉向所言“捐五萬之師”,一般認為,損失達到10萬以上。而如劉向所言,以10萬人為代價,漢武帝最終僅僅得到了30多匹汗血寶馬。

大宛這種人口不過30萬,兵卒僅6萬的國家,對擁有3000多萬人口,雄兵百萬的漢王朝來說,欲對其用兵,本應當如探囊取物,卻為何漢軍會損失如此之慘重?

從明天開始,“遊歷史”的小夥伴們打算沿著絲路古道,部分重走兩千年前李廣利貳師大軍的西征之路,實地感受一下當年遠征的艱辛。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我們還是隻能紙上談兵,僅僅對照地圖和史書,談談李廣利的汗血馬戰爭之路究竟是怎麼走的。

艱苦卓絕的行軍路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以(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西征大宛。軍隊應該在敦煌集結,於玉門關出關,一路向西。

這一路向西意味著什麼呢?這是一條沿著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天山南麓行進的古道,在茫茫的戈壁大漠無人區中零星點綴著綠洲,它們自東向西大約是樓蘭(羅布泊西北角)——尉犁——渠犁(今庫爾勒)——輪臺——龜茲(今庫車)——溫宿(今阿克蘇烏什縣)。

李廣利的汗血馬戰爭之路,僅僅在今天新疆境內的路程就有差不多3000公里。

漢軍是從哪裡出今天中國境,進入蔥嶺和中亞地區?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地圖上看,應該有兩條線路。

第一條線路,即從溫宿國向西,出別迭裡山口一帶進入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後,沿著東西橫貫吉爾吉斯斯坦全境的納倫河繼續一路向西,最終抵達位於今天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的大宛。

第二條線路,從溫宿轉向西南方,沿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來到疏勒國(今喀什),由吐爾尕特口岸一帶出今天新疆界,再經由捐毒、休循等國後往北進入大宛境內。

第一條行軍線路較第二條直線距離更近,但需要在天山山脈中繞行,對一支數萬人的軍隊而言,給養是個非常具體的問題,而且翻越冰雪高原對軍隊的損耗也相當巨大。數百年之後,玄奘西行也大致是在別迭裡山口一帶出境。這裡海拔4284米,玄奘當時經7晝夜翻越險峻的冰山,從高昌帶來的兵卒凍斃十之三四。

第二條線路一般認為是古絲路北道的“傳統”路線,但路程相對第一條更遠,從溫宿國到疏勒國還有接近500公里的路程是沿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行進,其間沒有國家可以為軍隊提供飲水和食物。而且,出吐爾尕特口岸一帶後都是些小國,休循1030人,捐毒1100人,他們根本無力為一支龐大的軍隊提供給養。

汗血馬戰爭之路怎麼走?

《中國曆代戰爭史》附錄出兵圖,可見南道漢軍是由溫宿以西山口出境

汗血馬戰爭數十年後,在宣帝時期甘延壽、陳湯擊斬郅支單于時,《漢書》有載,甘陳二人兵分兩路,其中南道發溫宿國,逾蔥嶺(漢時的蔥嶺很可能不僅僅指今天的帕米爾高原,而是指代塔里木盆地西緣那些阻隔與中亞地區連通的高山地帶)經大宛而至郅支城。一般認為,這條行軍線路即是從別迭裡山口一帶出今天新疆界,沿納倫河谷進入費爾幹納盆地。

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大膽揣測,漢軍擊斬郅支單于的出兵路線應與汗血馬戰爭時期的高度重合,也就是選擇了我們上述的第一種線路?

西域小國無力供養的龐大軍隊

第一次西征,李廣利數萬人的軍隊一路餓死、渴死、凍死、累死、病死無數,只剩幾千衣衫襤褸的殘兵到達大宛,根本沒有攻城克敵的可能,於是退回漢邊。漢武帝再發6萬大軍,牛10萬,馬3萬,運糧的驢馬駱駝上萬,一併交給李廣利再伐大宛。

這一次在輪臺國,李廣利指揮軍隊攻陷輪臺,並屠城。

李廣利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數萬漢軍浩浩蕩蕩,所經之國皆是西域散佈在大漠戈壁中綠洲之上的小國。這些國家如樓蘭1.4萬人,尉犁9600多人,渠犁近1500人,輪臺在宣帝時期復國為烏壘國1200人,溫宿8400人,唯一的“大國”要算龜茲8萬多人。

這些國家本就極小極弱,所處環境承載能力極為有限,根本無力負擔數萬人的大軍的給養。所以,漢軍第一次西征時,他們基本都是堅閉城門,不願也不可能為如此龐大的漢軍提供飲水、糧食。李廣利第二次西征,不得不在輪臺發動戰爭,不僅破城,而且屠城,以儆效尤,逼迫其他國家不得不為西征的漢軍供水供糧。可即便如此,6萬人的軍隊最後凱旋進入玉門關時,也只剩下萬餘人。

寫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這次歷經四年兩次遠征的軍事行動,漢軍會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為什麼從大宛國帶回的數千匹汗血寶馬最後能送到長安的只有30匹而已。

劉向所謂“捐五萬之師”大約只將第二次西征的6萬漢軍損失的5萬人算進去了,至於第一次西征的屬國6000騎和郡國數萬惡少年便沒有計算在內。

戰爭得與失

那麼,是不是在汗血馬戰爭之後,西域的很多國家就臣服於漢王朝了呢?《漢書.李廣利傳》中的確記錄,很多西域小國聽說大宛這樣的“大國”都被漢朝的遠征軍擊敗了,於是紛紛派遣王子、使者跟隨東歸的漢軍,到長安朝見天子,貢獻內屬。

然而,漢時的西域國家誠如我們前文所述,都是些幾萬人,甚至幾千人的小邦小國,他們夾在漢和匈奴兩個大國之間,為了國家的生存不得不選擇騎牆,也就是誰更強大便依附於誰。

所以,即便取得了汗血馬戰爭的勝利,《史記》和《漢書》仍舊記載,西域的很多國家因為更靠近匈奴,對匈奴使者往往“國傳送食”,畢恭畢敬,而對漢使則必須要出錢或者用絲綢布匹進行交換才提供飲食和馬匹。

這種局面在整個漢武帝時代都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一直到漢宣帝時,因為內亂,日逐王來降,匈奴管理西域地區的僮僕都尉罷置,漢朝設置西域都護府開始,直到呼韓邪單于最終降漢,西域諸國才真正徹底歸附漢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