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供應鏈企業的分類和盈利模式


供應鏈模式是基於傳統貿易、物流模式,針對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方案的創新型模式

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將供應鏈定義為生產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是指供應鏈上發生的採購與銷售等業務,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採購環節開始,製成中間品及最終產品,由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

供應鏈服務模式基於供應鏈管理需求出發,由供應鏈企業牽頭、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採購、銷售、倉儲、運輸、金融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方案。

供應鏈企業分類

供應鏈服務涉及領域較多,按照其服務重心以及核心競爭力體現可以將供應鏈企業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供應鏈綜合物流企業,提供倉幹配一體化服務,核心競爭力在於解決系列物流、運輸問題,為客戶提供最佳物流設計方案。

隨著用戶對於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電子商務的高效便捷催生物流網絡的高速發展,在企業有限的資金及人力資源背景下,物流外包及相關配套服務需求規模激增,包括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和倉儲網絡,主要服務對象包括供應鏈條上個環節企業。

第二類,供應鏈貿易企業,提供前端採購、後端渠道類分銷的貿易執行服務,核心競爭力更側重於上下游的渠道網絡。該類型供應鏈企業在傳統貿易商基礎上發展而來。

通過原先長期的貿易合作關係,掌握了生產廠商、各級分銷商和零售商等資源網絡,在前端採購還是後端分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同時對於新客戶及品牌商的入駐更具有吸引力。

第三類,供應鏈諮詢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綜合諮詢服務,

核心競爭力在於為客戶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的諮詢服務,企業本身較少參與產品運作,以輕資產運行的諮詢服務為主,輔以配套服務,例如報關檢疫、物流方案等。該類型企業對專業知識、技術方面能力要求高,較高的技術管理水平形成了企業的核心資產。

從目前供應鏈企業業務領域來看,主要分為能源類、有色金屬及鋼鐵、IT和信息技術、其他綜合類。

供應鏈企業經營模式

1、供應鏈綜合物流服務模式

在綜合物流同類型供應鏈企業中,因涉及服務領域及客戶需求不同,服務鏈條亦不同;同時根據企業自身規模、業務能力,其所提供服務也存在差異。

以華貿物流為例,相較於傳統物流企業,華貿物流在倉儲管理、庫內操作、快遞配送及物流運輸等基礎服務上衍生出供應鏈板塊,為客戶提供綜合供應鏈式物流一體化服務,在國內和香港設立了34個業務和服務網絡,在全球150多個主要港口和集散城市與當地同類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在業務運行中,華貿物流按照業務類型和客戶需求,通過貨物流、信息流、單證流、資金流為客戶提供儲存、理貨、貼標、貴重物品安保及資金結算等一系列附加增值服務,屬於典型的輕資產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

2、供應鏈貿易服務模式

提供前、後端貿易執行服務模式的供應鏈企業打通生產到零售的所有中間環節,整合各環節企業,並實現緊密協作、統一協調,為客戶提供採購、分銷的一站式服務方案。

與傳統分銷商不同,該類型企業以輕資產模式擴張,尤其在渠道下沉的背景下發展迅速。我們以怡亞通為例,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上下游品牌商和終端零售商資源豐富,客戶粘性較強。

怡亞通主要業務為廣度和深度供應鏈業務,其中廣度供應鏈業務中,怡亞通以代理商的角色,進行採購執行和分銷執行業務,深度供應鏈則以分銷商的角色採購並自定價格分銷至下游終端,同時提供物流配送和倉儲等系列服務。

此外,怡亞通依託現有服務網絡,對資源配置進行優化整合,為客戶實現全球範圍採購和銷售,並可提供定製產品,幫助客戶企業優化供應鏈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

具體模式基於廣度供應鏈業務,結合客戶委託外包加工生產的環節,完全實現由客戶委託採購原材料、生產、配送到終端用戶的全面性供應鏈服務,產品的研發到投放週期大幅縮短,供應鏈服務價值得到完全體現。

3、供應鏈諮詢服務模式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傳統產品、價格競爭逐步轉變為品牌及相關配套服務的競爭,對企業的供應鏈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重點發展核心業務的基礎上,部分非核心業務外包需求不斷擴大。

供應鏈的方案設計以及訂製類服務幫助實現企業的高效發展以及利益的最大化,逐步受到市場認可,同時也對於提供此類諮詢服務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類企業的專業知識水平的要求較高。

一般供應鏈諮詢服務企業在單個或某一類型業務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對此領域業務可提供全方位的諮詢服務和建議,專業程度高。

從目前市場上情況來看,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及諮詢服務的企業一般都同時涉及貿易執行服務,例如普路通,為客戶提供供應鏈方案設計以及醫療器械和電子信息產業類的供應鏈貿易執行服務,從收入佔比來看,諮詢服務類業務收入增速較快,但佔比相對於貿易執行類業務較小。

供應鏈企業盈利模式

相較於一般貿易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地域及時間差異所產生的商品差價從中賺取利潤,供應鏈企業則可通過收取服務費及商品價差等多渠道獲取利潤,而服務費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獲得:

一方面,供應鏈企業在提供的供應鏈服務過程中對各流程進行管理,可為客戶節省採購、物流配送、產品分銷等環節成本,同時提供進通關、庫存管理等附加服務,因此,

可向客戶按照業務量收取一定服務費,具體比例可按照與客戶協議而定。

服務費包括裝載費、運輸費、報關費、檢疫費等,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更多增值及額外服務。由於具體企業收費模式存在差異,因此無統一收費標準。

另一方面,供應鏈流程包括資金流管理服務,供應鏈貿易企業可為客戶提供結算配套服務及一定信用支持,並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費用,即供應鏈金融服務。

企業可根據客戶信譽度提供信用額度,提供一定的墊資額度,而墊資週期結合採購生產週期,通常按單筆業務結算,從實際情況來看,可對客戶收取一定保證金,剩餘貨款為墊付。

來源 | 萬聯供應鏈金融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