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集成電路上半年出口額增長3成 打響自給率攻堅戰

「供應鏈」集成電路上半年出口額增長3成 打響自給率攻堅戰

21世紀以來,我國依託廣闊的需求端,芯片行業得以迅速發展。更是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傾斜、資本的推波助瀾與技術的創新突破等促進下,使得國內半導體企業迎來快速成長,這一產業市場規模也正在快速擴張。

高景氣的熱潮持續

根據工信部6日披露的《2018年上半年電子信息製造業運行情況》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

其中,主要進出口產品中,集成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31.1%,增速同比加快29.4個百分點;進口額同比增長32%,增速同比加快22.6個百分點。液晶顯示板出口額同比下降4.1%(去年同期為增長3%),進口額同比下降10.1%(去年同期為增長1.4%)。

不難看出,近兩年隨著AI、5G等物聯網產業的熱潮湧動,智能終端對於專用芯片數據處理能力的要求將日益提升,對於存儲芯片的存儲數據量需求也不斷增加。而全球移動設備的熱銷,除了智能手機外,越來越流行的智能設備也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這背後是科技革命帶來的成長。伴隨著電子產品在人類生活的更廣泛普及以及智能化,未來半導體行業仍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盤旋向上。目前,半導體行業處於一個上升期的起點。

「供應鏈」集成電路上半年出口額增長3成 打響自給率攻堅戰

低自給的寒風

根據IC Insights最新預測,2018-2022年全球GDP與芯片市場的相關係數將來到0.95,對照2010-2017年期間的0.88,相關係數增加0.07。隨著越來越多同業整並,半導體產業漸趨成熟,半導體產業與全球景氣榮枯越來越相關。

然而,命脈卻被他人所掌控。剛剛平息的中興事件刺痛了行業鏈,意識到中國芯片產業相對全球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大。整體來看我國芯片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部分關鍵領域芯片自給率很低。

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僅為10.4%,預計2015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值CAGR為28.5%,從而在2020年達到15%的自給率水平。甚至從目前來看,在存儲芯片、服務器、個人電腦、可編程邏輯設備等領域,國產芯片自給率幾乎為0。

推動集成電路發展已經上升至國家重中之重,芯片國產化率亟待提高。《中國製造2025》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這也客觀要求了集成電路突破方向要面向大市場、大需求。

同時,集成電路是典型的高技術壁壘領域,需要從技術、人才、資金、產業格局等多個方面長期堅持發展。

資金方面,在政府支持與大基金帶動下,半導體行業將持續高景氣度;技術佈局方面,除了自主研發,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不可避免;在產業格局上,下游產業需要在市場化機制下對上游關鍵環節進行扶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