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大溝鎮按照“全膜玉米打基礎,牛羊養殖保總量,黑膜馬鈴薯促脫貧,特色產業探路子”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推行“黨建+”產業發展模式,引進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群眾種植馬鈴薯發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在脫貧攻堅戰中,大溝鎮韓家岔村黨支部結合村情實際,深入分析當地群眾缺技術、缺勞動力的致貧原因,充分利用當地馬鈴薯傳統種植優勢,積極引進組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訂單農業,引導農民打破單打獨鬥的傳統經營模式,著力提升了村級經濟規模化、組織化生產水平,全村呈現出黨建引領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會寧縣彬林園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曹志敏

今年馬鈴薯行情比較好,庫存了600多噸馬鈴薯。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大溝鎮韓家岔村黨支部書記 張廷鋒

韓岔村今年有1000畝的馬鈴薯種植片區,老百姓的收入相當樂觀。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大溝鎮韓家岔村村民王富吉,曾經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以來,家裡的地不少,糧食作物樣樣種,可收成總是不盡如人意。2015年,在精準扶貧的惠民政策下,他優先選擇發展起了“20+1”肉羊養殖產業,經過幾年的努力發展,於2017年順利脫貧。今年,村裡大力推廣黑膜馬鈴薯種植示範片區時,作為脫貧致富模範帶頭人的他,積極響應號召,擴大了黑膜馬鈴薯種植,這讓他的收入也有了明顯改觀。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大溝鎮韓家岔村村民 王富吉

今年馬鈴薯種了15畝,也挖了8萬斤,賣了3萬多元。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韓家岔村在大溝鎮黨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抓產業,調結構,促發展”的脫貧攻堅思路,引導當地村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通過著力打造脫貧致富特色產業,圍繞優勢主導產業,推動種、養殖業融合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興產業,產業興旺促脫貧”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會寧大溝鎮的這一產業真不錯


大溝鎮韓家岔村黨支部書記 張廷鋒

準備明年在韓岔村推廣擴大黑膜馬鈴薯種植片區,達到3000畝以上,通過發展種、養殖,使老百姓的收入有所提高。

段雪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