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人心都是不容易滿足的,尤其是對日本這樣的國家。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講,“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成功的服役經歷,促使日本發展一種噸位更大的直升機驅逐艦,來進一步增強海上軍事實力,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22DDH型直升機驅逐艦,即“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出雲”號

“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作戰艦艇,其首艦“出雲”號,於日本平成22年(2010年)編列預算。對於“日向”級驅逐艦來講,其設計主要側重直升機作業,以及滿足護衛隊群司令或聯合部隊司令的指揮控制需求。與其相比,“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的總體大小要超出其許多,因而更適合完成多樣化的任務,包括運輸、補給和救災。標準排水量約19500噸,滿載時排水量可增至26000噸,全長248米,最大寬度38米。日本將會用“出雲”號取代“白根”號直升機驅逐艦。第二艘艦於2012年編列預算,命名為“加賀”號,該艦將取代“鞍馬”號直升機驅逐艦。 “鞍馬”號是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中的最後一艘。

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與前一代直升機驅逐艦相比,“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能夠搭載更多的直升機,這也說明其噸位更大。按照設計要求,該型艦搭載的航空機群的標準配置為7架反潛直升機和2架掃雷或運輸直升機,最多可搭載約14架直升機。

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

飛行甲板上設有5個直升機主起降點,比“日向”號和“伊勢”號多出一個。往返于飛行甲板和機庫之間的升降機仍然只有兩部,但後面一部升降機的位置已轉移至飛行甲板的邊緣,位於右舷島式建築的後面。另一個變化就是,艦艇右舷通往機庫的跳板入口被加寬,以使重型車輛能夠裝入機庫。 例如,可以裝載大量陸上自衛隊使用的卡車,以支援大規模的救災任務或國際救援任務,甚至還可以裝載諸如航空自衛隊的“愛國者”地對空導彈電池等軍事裝備。

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出雲”號和“加賀”號

雖然“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右舷艦島和指揮通信設備的配置與“日向”級大同小異,但是武器和傳感器卻可能有一些大的變化。雖然新的設計基本保留了FCS-3多功能雷達系統,但是取消了Mk 41垂直髮射系統和改進型的“海麻雀”防空導彈,這也使得安裝在“日向”號和“伊勢”號上起輔助作用的照射雷達顯得多餘。

為搭載更多艦載機,出雲級驅逐艦削弱武器系統,日本為何這麼做?

“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上“密集陣”

因而,僅安裝了面積較大的C波段陣列天線,用於搜索、跟蹤目標以及引導直升機作業。變成這一配置後,這一改型雷達系統被稱為OPS-50雷達系統。兩具自主式“海拉姆”(Sea RAM)導彈發射器和兩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為艦艇提供近距反導防禦。聲吶系統也有所不同,與前一代艦艇相比,該型艦選用的OQQ-22聲吶系統沒有舷側聲吶陣列。 垂直髮射系統被取消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也不能裝備在該型艦上。總之,為了便於搭載更多數量的直升機,艦上的武器系統被大大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