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方案

在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前列

本報訊 (記者傅江平)在深圳市即將迎來第三屆中國質量大會之際,近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面創新深化質量和標準化工作。

據介紹,在《實施方案》起草制定和修改審定過程中,深圳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要求,圍繞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結合深圳實際,為深圳市打造全國標準先行示範高地和“質量強市”標杆城市指明瞭方向,並給出具體實施路徑。

根據《實施方案》,深圳將對標國際一流,加快構建高水平深圳標準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力爭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供質量標準支撐。

《實施方案》按照深圳市深入落實《意見》實施三年工作規劃的要求,對後續深圳市質量標準提升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形成近中遠相結合、目標明晰、措施具體的時間表、任務書和“作戰圖”。主要規定了2019~2022年深圳市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的目標、任務以及23個方面141項具體舉措,從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和政府服務質量等城市發展的全方面、全領域,為深圳市未來3年的標準提升工作制定了明確目標。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2年,深圳市質量標準總體水平顯著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顯著增強,支撐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落戶深圳市的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工作機構達到85家以上,擁有標準創新基地不少於15家,累計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修訂不少於7500項,新培育發佈團體標準500項以上。全市大中型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9%以上;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1%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以上;擁有國家級質量基礎公共服務平臺11個以上。

《實施方案》從完善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優化先進標準體系供給結構、強化標準實施和監督評價3個方面,明確了深圳標準體系創新路徑。工作體制機制上,將強化協調共治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構建標準化共治格局;健全先進標準體系閉環管理機制,強化標準體系科學規劃、有效實施、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建立新技術新產品快速標準化機制,鼓勵產學研聯合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標準研製。先進標準體系供給上,將制定出臺《深圳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完善發展地方標準;探索建立團體標準社會化管理工作模式,規範化支持社會團體制定團體標準;鼓勵企業制定實施高於國際國內標準的企業標準。標準實施及監督評價上,實施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與監督制度,開展標準化試點示範,推進深圳標準認證,構建深圳標準先進性評價指標體系。

就相關舉措如何落地問題,《實施方案》提出要在高新技術產業、製造業、農產品和食品藥品領域、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工程領域、生態領域、城市建設、社會民生、政府服務十大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質量提升十個專項行動”,並創新給出“量化指標”,對10個專項行動都提出了質量提升的具體要求、工作舉措和需要完成的發展目標。《實施方案》還從創新質量提升工作機制、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加強組織保障方面提出了系列措施,明確了各項具體工作的責任單位,為方案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進一步解讀《實施方案》內容,明確相關任務措施,11月14日,深圳市質量強市辦、市市場監管局召開《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通知》媒體吹風會。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鄺兵就政策進行解讀,回答現場媒體提問。鄺兵表示,下一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協同各方,全力推進,狠抓落實,確保《實施方案》各項措施穩步推進。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