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大之趣事二三

国立西南联大之趣事二三

国立西南联大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近代一代的学术巅峰。它成立于1937年11月1日。起初,由当时的国立北大、国立清华、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随后由于长沙遭到日本军队轰炸,于1938年兵分三路西迁至昆明,而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一直到1946年8月,总共存在了8年时间。

在这8年间内,共走出了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得主、171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大师级人物。

虽然它存在时间较短,但也无法掩盖其熠熠的光辉。

这期间也发生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那么简要来说说吧!

国立西南联大之趣事二三

冯友兰

冯友兰曾打个比方—— 当时的联大,好像是一个旧社会中的大家庭,上边有老爷爷、老奶奶作为家长,下边又分几个房头。每个房头都有自己的“私房”。他们一般生活靠大家庭,但各房又都有自己经营的事业。

三位校长(北大、清华,南开)

教育部令南开校长张伯苓、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轮流担任三校校务常委会主席。其实三位校长都知,如果三人都去负责学校管理工作,极可能出现矛盾,最终导致管理混乱。于是,张伯苓把自己的职责委托给了,用一句天津方言说“我的表你戴着”。蒋梦麟又将担子压给了梅贻琦,用他的话说就是“在联大,我不管就是管”。于是,西南联大的具体事务就由梅贻琦来掌管。

国立西南联大之趣事二三

陈寅恪-“四不讲”教授

陈寅恪能用13种文字阅读,学问之博大精深,被傅斯年誉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他在历史课上课第一天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著名学者许渊冲说:“哈佛大学也找不到陈寅恪这样的‘四不讲’教授。”

陈寅恪的课,旁征博引,指点中西,内容涉及历史、宗教、语言等多方面,能完全听懂他的课的学生凤毛麟角,但却吸引了冯友兰吴宓等诸多教授去旁听,据说听课的有小一半是别的教授。

狂人刘文典

他说过:“中国懂得庄子的共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全世界研究庄子的算半个人,另外一个人就是他自己——刘文典“。

他连搞新文学的沈从文都看不起。沈从文评升教授时,他就说:“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可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钱。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那我是什么?那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了吗?”。还有一次,有次大家躲避日军飞机袭击纷纷奔逃,沈从文经过刘文典时,刘文典大骂道:“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什么用都没有,跟着跑什么跑啊!”

国立西南联大之趣事二三

朱自清

他患有严重胃病,在昆明的时候,就因为饥一顿饱一顿更加严重。有一次,他得了痢疾,却还坚持连夜批改学生的作文,妻子劝他休息,他却说“我答应明天给学生的”。于是,在书桌边放马桶,整整改了一夜作文,拉了30多次,第二天人都脱了相,脸也没洗就去上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