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聯大》纪录片

豆瓣评分9.3分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该片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滇建校80周年而作,共5集,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以日记、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访谈为载体,再现了西南联大从学校筹建、搬迁、选择校舍、正式建成,到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一系列历程,也让从未经历过的我们,知道那时中国顶尖学府的辉煌,知道西南联大那刚毅坚卓的精神,那为国家保留火种的坚守,那抗争到底的决心。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在日本侵略者1937年7月7日轰炸卢沟桥后,几所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三所大学校长分别是: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共同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领导校务。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校舍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就像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那样,在西南联大存在的短短几年间,共投笔从戎过千人,很多学者都是在这连番轰炸中完成了他们的专著,炮火从未停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人文探索也从未停止。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校徽和校训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实验室

西南联大师资阵容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可谓大师云集,学术造诣很深,有刚学成归国的青年教授,他们在国外师从一流大师,在科学前沿从事研究。有国学根柢很深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如吴大猷、陈寅恪、钱钟书、王力、朱自清、沈从文、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冯友兰、闻一多等。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部分教师合影

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171位两院院士及一百多位人文大师和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学科奠基人。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毕业照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影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当时的中国国难当头,饱受异族的侵略,国运维艰。西南联大作为当时的学术中心 ,在保留国家火种和学术研究不辍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其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应该尽的责任和力量。为了民主、为了国家,积极号召学子和老师们投笔从戎,为了国家的自由和民主而坚持奋斗。据史料记载,西南联大自创建到结束的八年零十一个月里,共参军人数达到800多人,也有很多炙热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欢送从军抗日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革命烈士纪念碑

强烈推荐大家观看《西南联大》纪录片,对联大精神诠释的很好,让人潸然泪下,他们的无私奉献,忠诚奋斗,为民主出力,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而坚守,这种刚毅与坚卓,这种学术精神和民族精神,也正是我们需要的。

缅怀战争岁月中的堡垒    ~    《西南联大》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