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豆瓣評分9.3分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該片為紀念西南聯大在滇建校80週年而作,共5集,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以日記、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訪談為載體,再現了西南聯大從學校籌建、搬遷、選擇校舍、正式建成,到師生日常教學、生活、研究的一系列歷程,也讓從未經歷過的我們,知道那時中國頂尖學府的輝煌,知道西南聯大那剛毅堅卓的精神,那為國家保留火種的堅守,那抗爭到底的決心。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在日本侵略者1937年7月7日轟炸盧溝橋後,幾所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三所大學校長分別是: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共同組成常務委員會,共同領導校務。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8月,三校復員北返後,西南聯大師範學院留昆明聯大舊址獨立設置,定名國立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改稱雲南師範大學。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校舍

從1937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決定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組建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前後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就像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那樣,在西南聯大存在的短短几年間,共投筆從戎過千人,很多學者都是在這連番轟炸中完成了他們的專著,炮火從未停息,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和人文探索也從未停止。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校徽和校訓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實驗室

西南聯大師資陣容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可謂大師雲集,學術造詣很深,有剛學成歸國的青年教授,他們在國外師從一流大師,在科學前沿從事研究。有國學根柢很深的學者,有學貫中西的大師,如吳大猷、陳寅恪、錢鍾書、王力、朱自清、沈從文、張奚若、錢端升、金嶽霖、馮友蘭、聞一多等。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部分教師合影

西南聯大雖然只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等)、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屠守鍔、郭永懷、陳芳允、王希季、朱光亞、鄧稼先等)、171位兩院院士及一百多位人文大師和新中國各個領域的學科奠基人。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中國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畢業照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楊振寧與李政道合影

“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當時的中國國難當頭,飽受異族的侵略,國運維艱。西南聯大作為當時的學術中心 ,在保留國家火種和學術研究不輟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其作為中國人民的一份子,應該盡的責任和力量。為了民主、為了國家,積極號召學子和老師們投筆從戎,為了國家的自由和民主而堅持奮鬥。據史料記載,西南聯大自創建到結束的八年零十一個月裡,共參軍人數達到800多人,也有很多炙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戰場上。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歡送從軍抗日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革命烈士紀念碑

強烈推薦大家觀看《西南聯大》紀錄片,對聯大精神詮釋的很好,讓人潸然淚下,他們的無私奉獻,忠誠奮鬥,為民主出力,為往聖繼絕學,為民族而堅守,這種剛毅與堅卓,這種學術精神和民族精神,也正是我們需要的。

緬懷戰爭歲月中的堡壘    ~    《西南聯大》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