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后亂魏之謎

胡太后亂魏之謎

魏孝明帝的母親是胡太后。按北魏制度,生下兒子後來成為太子的嬪妃都要被處死的,胡太后卻是個例外。丈夫宣武帝死後,她控制了朝政。十幾年以後,她把一個興盛的北魏政權拱手讓給了爾朱榮。那麼胡太后是怎樣把一個國家搞得一塌糊塗的?

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之子。由於皇叔元禧叛逆一事,對拓跋姓(元姓)皇族很不信任,對舅舅高肇言聽計從。高肇又娶宣武帝的姑姑高平公主為妻,弟弟高偃的女兒又得為宣武帝皇后,一時間權傾內外,朝野之人對他都又恨又怕。

胡太后是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南)人,河州刺史胡國珍之女,十幾歲時選入宮中。胡後的姑姑是個職業尼姑,很會講論佛經,在魏宣武帝初年進入宮中,逢 人到處說自己侄女十分美麗聰明。宣武帝得知後,把這位小姑娘召入內庭,封為承華世婦。根據北魏舊制,后妃如果生男孩,以後立為太子,生母要賜死,因而宮內 的嬪妃們都暗中祈願自己不要生育,懷孕後就往往進行墮胎。胡氏進宮後,后妃們把制度講給她聽,希望她生公主而不生太子,偏偏胡氏膽識不凡,對旁人講:“我 的志向不同,天子怎麼能沒有繼承人呢,我不怕自己死掉,也要為皇上的冢嗣著想,最好能生太子。”當她懷孕後,周圍人都勸她想辦法墮胎,免得生下太子被殺 掉。由於宣武帝和皇后僅有的兒子已夭折,胡氏所生如果是男孩的話肯定能當太子,她不僅不懼怕,反而在夜深人靜時對佛發誓:“希望自己能生下皇子,即使由此 身死,在所不辭!”果然,胡氏生下皇子元詡,進封為充華(妃嬪名稱之一)。

延昌四年(512),魏宣武帝病死,時年三十三。大臣崔光、於忠、王顯等急忙迎立六歲的元詡為帝。高皇后忙與左右計議,要把小皇帝的生母胡氏殺掉。 大臣崔光、於忠等人知道消息後,馬上派人把胡氏安置到別處,並派兵嚴加守衛。崔光等又假借高太后的名義,任命帶兵在外的高肇錄尚書事,小皇帝也寫信向高肇 告哀,懇請他率軍回朝。當高肇回到太極殿時,高陽王元雍與於忠等人設計把他除掉。大臣們遂尊胡氏為皇太妃,又廢高太后為尼,遷至冷宮瑤光寺。沒過多久,又尊皇太妃為皇太后,並奏請太后臨朝稱制。

胡太后初臨殿堂後,第一個舉措就是封自己的父親胡國珍為安定公,加侍中官銜。為了試探群臣反應,她又稱獨生子太小不能親自祭祖,想代行祭祀典禮,就 問大臣崔光是否可行。崔光馬上援引漢朝舊例加以贊同,胡太后大悅,在大祭典禮上親自主持一切。胡太后一家人好佛,興建了宏偉的永寧寺,極盡奢華,其中有高 一丈八尺的純金實心佛像一座,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實心金像十座,玉石巨佛兩個;又建九級浮屠,挖地築基,深及黃泉。浮屠高九十丈,上剎復高十丈。夜深人靜 之時,浮屠風鈴飄動,聲聞十里之外的地方。

518年,胡國珍沒享幾年福,就一命嗚呼。胡太后對其父竭盡哀榮,贈假黃鋮、相國、太師,賜號太上秦公。又把死去的母親賜號為太上秦孝穆君,移柩與父合葬。接著,她又為死去的老爹專門建造寺廟祈福,和永寧寺一樣壯麗奢華。

此時,胡太后把魏王朝的大權全部攬於自己一人之手,做事開始無所顧忌。天文官奏稱天象有變,需一貴人之死以應之。胡太后馬上想起自己的對手高太后, 派人黑夜殺掉她,按尼姑的禮儀把她下葬。她又派許多使臣和和尚遠涉沙漠,到西域去求佛經,耗財無數。她不停地下令營造廟觀,各個州都要興建五級浮屠,民力 為之疲憊。洛陽城內,諸王、貴人、宦官、公主等各建寺廟,還相互鬥比。太后又常常設立齋會,大加施捨,動以萬計。

北魏王朝經過幾代努力,全盛時期府庫充盈。胡太后有一次去盛放絹布的倉庫巡視,對從行的王公嬪妃一百多人下令,可依自己力氣,隨意取絹。尚書令李崇 和章武王元融貪心十足,負絹過重,顛仆在地,一人傷腰,一人傷腳,太后又笑又怒,讓衛士把兩人趕出倉庫,一匹絹也不給他們,當時被人作為笑柄。

這時的胡太后大約三十多歲,難熬沒有丈夫的寂寞,因而私生活十分腐朽。清河王元懌長得俊美瀟灑,胡太后逼而與他私通。堂堂一個王爺被自己的嫂子逼婬, 聞所未聞。胡太后妹夫元乂是當時掌管禁軍的領軍將軍,他和太監劉騰都因賣官弄權受過元懌申斥而懷恨在心。兩個人密謀後,指派平日伺候小皇帝進膳的太監胡定 告發說元懌派他毒殺皇帝,自己稱帝后許諾胡定榮華富貴。小皇帝當時才十一歲,對此話信以為真。當夜,元乂和小皇帝等人把胡太后關在永巷門內,把元懌秘密殺 害。又詐稱胡太后詔旨,說自己得病,還政於皇帝。

正光四年(523)四月,太監劉騰病死。元乂已執政三四年,覺得天下已完全由他一人所掌控,對胡太后的防備之心也漸漸鬆弛。胡太后趁著與小皇帝相見 的機會,怨恨地說自己要去嵩山當尼姑。之後母子一同住在嘉福殿幾天,互訴衷腸,覺得元乂十分可惡。兩年後的一天,皇帝母子忽然解除元乂禁軍統帥之職,封他 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侍中等一系列虛銜。之後群臣趁機紛紛請求要處理元乂,畢竟是親妹夫,胡太后猶豫再三,最後下詔賜元乂與其弟在家中自 盡。

幾年幽禁後的胡太后雖然徐娘半老,但仍然非常喜歡濃妝豔抹,不停外出到貴臣親戚家遊幸。她寵幸父親胡國珍的參軍鄭儼,拜其為諫議大夫,晝夜宮中伺 候。鄭儼休假回家,太后讓幾個太監和他一起去,使鄭儼見到自己的妻子,也只能匆匆聊上幾句,馬上被催促回宮。鄭儼和一個叫徐紇的中書舍人狼狽為奸,把持內 外,時稱“徐鄭”。此外還有一位黃門侍郎李神軌,宮內外盛傳也和太后關係曖昧。另據《南史》記載,大將楊大眼的兒子楊華勇武過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后見後 逼幸。雖然獲蒙太后寵幸,楊華心中懼禍,怕事洩被滅族,趁機率部曲逃至南朝梁國。胡太后追思不已,親自創作歌辭一首,讓宮女們晝夜踏足歌唱,憶念情人。

在這種朝廷荒婬、奸臣當道的局面下,北魏形勢開始混亂。西北邊鎮造反後,南方的蠻族也紛紛佔據山頭,接著安州三地的戍兵又紛紛造反,齊州、東清河郡、東郡、廣川、陳郡等地兵民四處響應,整個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在鎮壓叛亂過程中,軍閥爾朱榮日益強大,被封為安北將軍,駐守晉陽,都督恆、朔討虜諸軍事。他帶兵路過肆州,刺史尉慶賓不開城門迎接,他竟然派兵襲取肆州,自置刺史。

自胡太后再臨朝以來,奸臣擅權,政事紊亂,綱紀鬆弛,恩威不立,國內盜賊蜂起,封疆日蹙。孝明帝年紀漸長,胡太后知道自己丑行總會有人洩漏給兒子 的,所以凡是皇帝所愛信的人,就想方設法把他們外放、除掉,不讓皇帝知曉外間事務和朝事。小皇帝對這一切心知肚明,母子之間嫌隙日深。

孝明帝非常嫌惡鄭儼、徐紇兩個人,但由於有胡太后撐著,他又勢力孤單,不能除掉此二人。情急之中,他秘密下詔給爾朱榮,讓他舉兵到都城來,想以武力威迫太后歸政。爾朱榮受詔大喜,馬上派高歡為先鋒,直殺洛陽而來。鄭儼、徐紇兩人害怕禍事臨頭,與胡太后密謀後,下毒殺死了年僅十九歲的孝明帝。沒有皇帝怎麼辦?胡太后馬上立潘嬪所生皇女為帝,但很快改變主意,迎立臨洮王世子元釗即位。元釗當時才三歲,胡太后的目的無非是想要長久把持國政。

爾朱榮聞訊大怒。他對左右說:“肅宗晏駕,雖然已經十九歲,國內都說他還是幼君。現在扶立一個話也說不清楚的小孩來管理天下,想要國家太平,怎麼可能呢!”於是他命令軍隊直接殺向洛陽,一面自己迎立長樂王子攸為帝。

胡太后聽說爾朱榮起兵的消息非常恐懼,召王公大臣商議,眾人都心中暗恨太后所為,沒人肯獻計策。只有徐紇說:“爾朱榮小小胡人,竟敢兵鋒直指朝廷。 我們以逸待勞,肯定殺敗他。”胡太后信以為然,派李神軌統大兵抵禦。李神軌軍行至河橋,還沒有見到人家的軍威,就嚇得回馬逃走。徐紇矯詔連夜從御廄中取最 好的快馬十匹,東奔兗州,鄭儼也嚇得連夜逃回老家。

胡太后剩下孤家寡人一個,只好連夜下令孝明帝的嬪妃全都剃髮出家,自己也親自落髮,剃個光頭,以示願意為尼贖罪。爾朱榮召集百官,讓他們拜見自己新 立的皇帝元子攸(魏敬宗)。又派兵直撲宮內,抓住太后和小皇帝。胡太后已失往日威風,費盡口舌,向爾朱榮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爾朱榮一概不聽,拂袖而去。 隨即,他讓人把胡太后和三歲的小皇帝扔進黃河淹死。

一個行為放蕩的太后,把北魏政權斷送給了爾朱氏軍閥集團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