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1900年,慈禧太后同时向英国、俄国、德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11国宣战,就有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八国联军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攻入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仓皇逃往西安。途中,命令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与11国议和。期间,11国向清廷提出了一份祸首名单,名单上有12个王公大臣的名字,要求将这12人全部处死。这12人分别是谁呢?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庄亲王载勋

1名铁帽子王:庄亲王载勋。

载勋是坚决支持义和团的一方。义和团大规模涌入北京后,庄亲王府就成了义和团攻打洋人的总指挥部。载勋又在府门口大开杀戒,悬赏杀人,“能捕斩一夷人者赏五十金,生致者倍之,妇女婴儿以差次受赏”。北京沦陷后,载勋跟着慈禧西逃,谈判开始后待罪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1901年2月21日(正月初三)被赐令自尽。 钦差大臣葛宝华前去宣诏,载勋“挺身而至,谓葛曰:‘要我乎?’葛不语,但读旨。庄曰:‘自尽耳!我早知必死,恐怕老佛爷亦不能久活!’又谓葛曰:‘与家人一别,可乎?’葛曰:‘请王爷从速!’其时庄王之子妾亦至矣。庄王谓其子曰:‘尔必为国尽力,不要将祖宗的江山送洋人!’其子哭不能答。妾则滚地昏阙,不知人事矣。庄曰:‘死所何处?’葛曰:‘请王爷入此房内。’庄入,见帛已高悬,掉头谓葛曰:‘钦差办事真周到,真爽快!’遂悬帛于颈,不过一刻,即已气绝”。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端郡王载漪

1名郡王:端郡王载漪

载漪是光绪皇帝的堂兄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意图废黜光绪另立新君,因遭到群臣和洋人反对而未能成功,但这给了载漪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各方妥协之下,慈禧宣布将载漪的儿子溥儁jùn过继给同治,成为清朝的“大阿哥”,等光绪死后,由溥儁继承皇位。

然而这个计划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等光绪自然死亡才能成行,如果慈禧先死而让光绪重掌大权,载漪的美梦就很可能泡汤。为了让计划提前实施,载漪不惜利用义和团,一方面放纵义和在京城滥杀洋人,以报此前反对废黜光绪之仇,另一方面利用他们去打击政敌,意图拥兵自重,逼迫光绪提前退位。

“少不读书,刚愎自用。愚而不学,骄盈特甚。”这是清人陈燮龙对载漪的中肯评价。载漪的倒行逆施,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此一事,清廷气运愈加日薄西山,再无回天之力。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伊犁。由于“ 太后实阴纵之” ,载漪并“ 未永戍新疆”,载漪及其家属流亡到西安,初依蒙古阿拉善王居住。1909年(宣统元年)移住兰州。辛亥革命以后,载漪贫窘更甚,袁世凯“ 每月予以二百金,以济其困” 。袁世凯死后,贫穷更甚,溥儁及其长媳均在兰州去世。载漪返回北京,靠亲友接济度日。

1917年,借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重获自由,直至1922年去世。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辅国公载澜

1名公爵:辅国公载澜

载澜是端郡王载漪的亲弟弟。这哥俩,为了让溥儁尽快上,竟然率领60多名义和团民直奔瀛台,打算杀掉光绪皇帝,幸亏慈禧及时阻止,这才作罢。

慈禧挟光绪及臣属西逃,载澜则随从。议和中,联军指定载澜为“首祸”之一。清廷无奈夺爵严惩,定为斩监候罪。为念皇亲骨肉,特加恩发往新疆,永远监禁。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澜遣戍新疆,先后在迪化,绥来两地居住。当时新疆巡抚饶应祺因载澜是皇亲贵族,不但未按遣犯严加管制,并予优待。将新东门内江浙会馆(今新疆军区三八缝纫厂)一幢宽广的宅院借给他居住。由藩库每年支给他纹银8000两作为生活开支,还派候补官员和仆从多人供其驱使。载澜在迪化的生活更加奢侈,经常骑着骏马,驰骋游乐。所选骏马达40匹,按毛色配成20对,马料、马夫都由迪化县供给。除清室历代皇帝、皇后等死日不准宴客取乐外,几乎无日不宴。从天津等地请来戏班唱戏,吃菜有24盘、32盘、八松八薰、四甜四咸(八松即鸡鸭鹅鱼猪牛羊鸡蛋,煮烂用酱酒炒干制成丝状肉松,八薰即将上列各品腌制后,用燃起的松木屑烟薰过的食品)。一次宴会,耗资约数百两左右。

1905年,联魁继任新疆巡抚,以载澜本系遣犯,不应如此骄奢,将年供公费削减一半,并劝他安分守己,一度有所收敛。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载澜惟恐八国联军之一的俄国不准他东归,经向俄政府请示,得到不干涉其行动的答复后,才携眷假道西伯利亚回东北老家,最后病死于沈阳。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体仁阁大学士徐桐

1名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徐桐

徐桐的守旧和排外,是出了名的: 反对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

当朝廷讨论修铁路之时,他领衔上书、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轮车所过之处,声闻数十里,雷轰电骇,震厉殊常,于地脉不无损伤”;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以变法来推动中国的进步, 徐桐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激烈反对、仇视改革,听到“维新”两个字就气得浑身发抖。

徐桐不接受任何外来事物,不用任何外国的东西 :所穿的衣物,全是用土布和绸缎做成的,坚决不穿用洋布做的衣服;看到有人戴西洋眼镜,就破口大骂;他儿子的房间里摆了一些西洋用具,他每次从儿子门前经过时,都要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有一回,他看到儿子在自己面前吸雪茄烟,就大骂“我在尔敢如是,我死,其胡服骑射做鬼奴矣”!然后令儿子在烈日下罚跪;徐桐的家,住在东交民巷,与外国使馆区相邻,徐桐便在大门上贴了一幅对子“望洋兴叹;与鬼为邻”。

庚子国变时,官军和义和团联合攻打教堂及使馆区,却数日不克,徐桐急了,便传见翰林,询问攻不下的原因,有一个姓张的翰林便敷衍他说:“东交巷及西什库,洋人使妇女赤体围绕以御枪炮。”有一个拳民也告诉徐桐,说攻不下的原因有二:“以妇女猩红染额,炮不能中;割教民妇阴,列阴门阵,以御枪炮。” 徐桐竟然对此深信不疑,退朝之后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破“阴门阵”法。

戊戌维新,仅存在了103天,就被镇压,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刑场,这一血淋淋的结局,竟然使徐桐心里乐开了花,他叫来戏班子,在家里大唱了三天戏以示庆祝。

因为极端仇视洋人,徐桐成了义和团运动的支持者、发动者之一。 义和团进京后,他兴奋异常,据极力主张借助义和团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当义和团开始火烧教堂时,他兴奋地又请戏班子唱了二十天大戏。

待到八国联军进逼京师,两宫仓皇出亡,徐桐却没能跑出去。他这时已官拜体仁阁大学士,看到满城降幡,以为奇耻大辱,本“君辱臣死”之义,命老仆在大厅正梁上结了两个绳套,唤来三儿子徐承煜,要他和自己一同殉国。他对儿子说,我是首辅,国家遭难,理当殉节。说着向儿子看几眼。徐承煜身为刑部左侍郎,哪能听不懂老爹的话,就慷慨陈辞道:爹你放心,这是你一生的大事,儿子陪你上路!

于是徐承煜将老爹扶上踏脚的骨牌凳,徐桐踮起脚,将皓然白首伸入绳套,两眼却还望着右边,是期待父子同时毕命的样子。

徐承煜无奈,只好再次表态:爹,儿子一定陪你到泉下!说着更不怠慢,将垫脚的凳子一抽,成就了他老父的“大节”。他自己,却脱去二品服色的袍褂,一身短装,悄然遁去。

但到底没能跑掉,一出巷口,就落到了联军手里。联军弄清了他的身份,好吃好喝地款待了他一些时日,就把他交给了清廷。徐承煜挺乐观,心想全家都为国尽忠了,朝廷亏待不了他。

稍后,庆亲王奕劻奉命以全权大臣的身份到京处理善后,有官员提出“徐桐以身殉国,从容就义,拟请附奏请恤。”奕劻勃然大怒道:“徐桐死得好,可惜死得太晚了,他要早死几天,何至会有滥杀大臣之事发生!”庆王是这个态度,徐桐“为国尽忠”的名分看来有点悬。果不其然,朝廷很快就发布了“惩凶谕旨”,徐桐被判斩监候,因已先死,免议;徐承煜被判“即行正法”。死刑判决下达后,徐承煜面如土色,待被拖到菜市口斩决时,早已不省人事了。徐家的女性家属,全部自杀身亡。徐氏父子乃至徐氏一门的结局,可谓悲哀。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3名军机大臣:赵舒翘、启秀、刚毅。

赵舒翘为官清廉爱民,在官场名声很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后,赵舒翘与刚毅一起奉命调查,他认为义和团靠不住,但不得不顺从刚毅的意思,提出对义和团“抚而用之,统以得帅,编入行伍”,被慈禧太后采纳。翌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赵舒翘随慈禧太后逃到西安。侵略者同清廷代表谈判时,把赵指为支持义和团的“祸首”,威逼清廷严惩赵舒翘。慈禧太后把对赵舒翘的“革职留任”改为“交部严惩”,再改为“斩监候”,最后定为“斩立决”。消息传出,西安城内绅民三百余人联合为赵请命,愿以全城人保其免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正月初二,鼓楼集数万人,声言欲劫法场;慈禧太后若杀赵舒翘,便请回京。迫于此情形,慈禧太后不敢将赵公开处死。下诏改为“赐死”,令其在西安家中自尽,并令陕西巡抚岑(cen)春煊前往监督执行。当日,赵吞金自尽未死,又服砒霜仍未死,在岑春煊逼迫下,家人被迫用纸糊七窍,灌以烧酒方才身亡。时年53岁。

启秀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推荐招募五台山僧人进入董福祥军队,进攻外国使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启秀被日军逮捕。慈禧太后将启秀革职,但列强不依不饶。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将他正法。日军官置酒为饯,席次,传诏旨,启秀神色自若,曰:“即此已邀圣恩矣!”肃衣冠赴菜市。启秀宅近日本权领地,日官与语,当善芘其家,第曰:“厚意可感。”他无复言,遂就戮。被斩于菜市口,​葬于今北京市朝阳区北湖渠村。

他塔拉·刚毅(1837年—1900年),满州镶蓝旗人。1877年,平反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刚毅主战,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反对戊戌变法,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刚毅与毓贤皆是刘鹗《老残游记》中清官比贪官可恨的代表。

义和团运动进入直隶地区后,刚毅带着赵舒翘等人到良乡、涿州一带查看情况,报告朝廷可以利用义和团。于是,在朝廷的命令下,刚毅率领清军和义和团一同与八国联军作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刚毅随慈禧太后逃出京城,经过山西侯马镇时,因腹泻而死。

八国联军侵华后,要求处死的十二名王公大臣,结局大不相同?

《辛丑条约》文本

5名大臣:工部右侍郎英年、山西巡抚毓贤、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甘肃提督董福祥。

英年时任工部右侍郎,因未能阻止义和团攻击外国使馆,被11国列为祸首。1901年,英年在西安自尽。

毓贤在担任山东巡抚时,就对义和团运动持宽容态度。后来,毓贤担任山西巡抚,带兵进京勤王。1900年9月26日,毓贤被革职流放新疆。在11国的要求下,慈禧太后改为斩立决。那时候,毓贤已经在奔赴新疆途中,在甘肃被追上,就地处斩。

徐承煜是徐桐的儿子,他忽悠父亲投缳自尽后,逃跑了,却被日军抓捕,与启秀一起被处斩于菜市口刑场。与启秀的镇静自若相比,徐承煜吓得口呼冤枉,处斩时已经昏倒在地,人事不省。

李秉衡是主战派,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领四军出战,因兵败服毒自尽。11国将李秉衡也列为祸首,清廷因为李秉衡已经自尽,没有追责,但下令追夺一切官职和恤典。

董福祥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参加过平定陕甘之乱、收复新疆之役。八国联军侵华后,董福祥所部与义和团并肩作战。后来,董福祥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行。议和期间,董福祥被八国指控为“首凶”,要求清政府将其处死。慈禧因其护驾有功,百般回护,最终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福祥对此一决定非常不满,一度计划自行招募军队赴山西继续战斗。慈禧恐其破坏和谈,令光绪帝赐其手书“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要求他守时待变,以图再举,董福祥方才回乡隐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董福祥由西安回到金积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董福祥突患重病,多名京医、当地名医前来诊治,均未奏效。正月初七,董福祥上书朝廷,表示“未能尽晚年之忠诚,无以报朝廷为憾。”同时遗嘱将平时储银40万两上交国库,并将洋枪1600多支运存宁夏。正月初九,董福祥于金积堡去世,享年70岁。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未为其举行仪式,也没有赐予谥号,仅在其家乡竖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