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歡迎關注公號:眾智晨城,可免費領取地產、城市更新幹貨學習!!

前言

深圳產業轉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近年來伴隨著政府政策調整以及企業經營壓力增大,深圳產業向外轉移成為大趨勢,外遷企業範圍從加工貿易型企業逐漸擴大至高新技術企業。

深圳產業轉移的歷史過程

深圳產業轉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大致可分為3個時期: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第一階段:1995-1998年,主要表現為一批低端加工貿易類企業外遷,此階段主要受政府政策影響,例如“三個一批”發展戰略(形成一批支柱產業,創辦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創造一批名優產品)、科教興市戰略以及擴大招商引資戰略等,深圳政府有意引導投資項目向高新技術產業聚集,逐漸淘汰低端加工產業。

第二階段:2005-2008年,主要表現為加工貿易類和中小製造企業外遷,此時企業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環保壓力,深圳市出臺《工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等政策,意在提高深圳市的環保門檻,進一步促使產業結構升級;一個是成本壓力,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利潤下滑等因素影響,眾多中小製造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導致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重汙染工業企業和“三資”企業外遷至廣東周邊、內地以及海外,傳統產業逐漸讓位給高新技術產業。

第三階段:2015年至今,主要表現為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外遷,讓位給高附加值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服務業,該階段的外遷主要受人工成本持續上升、深圳土地空間資源日益緊缺等市場作用的影響。

深圳產業轉移的主要原因

深圳產業向外轉移的趨勢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如市場利益驅動、政府政策調整、金融/投資環境複雜、競爭城市/國家營商環境提升等。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深圳產業轉移的重點方向

深圳已經成為中國的“創新之城”,未來計劃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定位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和可持續發展先鋒,聚集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目前深圳高新企業的產業鏈發展趨勢是:總部在深圳、研發在東莞、組裝製造在東莞或惠州,最後在周邊港口出港。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深圳周邊重點轉移產業項目承接地

東莞和惠州成為深圳產業轉移的重點城市,其中東莞臨深鎮街成為外遷企業的首選區域,近年來承接了不少深圳轉移過去的高新企業、科研機構和實驗室,東莞多年追求的產業轉型初見成效。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東莞臨深鎮街重點產業項目

1.東莞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概況

根據戴德梁行研究結果,東莞產業園中東莞企業佔比68%,深圳企業佔比31%,由此可見深圳已經成為東莞產業園的重要客戶來源。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東莞產業園客戶來源


近五年新遷入東莞產業園的深圳企業佔比達到84%,主要來自龍華區、龍崗區和寶安區,分別佔比33%、19%、10%。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東莞產業園新遷企業來源

對深圳新遷入東莞的企業細分產業進行研究後發現,傳統電子、五金塑膠製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佔比較高,除此之外新能源、智能裝備製造佔比也逐漸提升。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東莞產業園新遷企業產業類型

2.惠州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概況

與“世界工廠”東莞相比,惠州產業發展起步較晚,以承接灣區企業的組裝、製造環節為主,承接的企業數量和質量與東莞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據研究,惠州產業園中惠州企業佔比93%,深圳企業佔比5%,惠州產業園區的企業多為惠州本地註冊經營的企業。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惠州產業園客戶來源

近五年新遷入企業主要來自深圳,佔比50%,主要來自寶安區、南山區和龍華區,分別佔比16%、12%、7%,除此之外還存在部分東莞、佛山以及省外企業。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惠州產業園新遷企業來源

對深圳新遷入惠州的企業細分產業進行研究後發現,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電子和五金塑膠製造仍是佔比最高的三大產業,除此之外新能源和新材料佔比明顯高於東莞。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惠州產業園新遷企業產業類型

深圳重點轉移產業

根據研究結果,目前深圳產業轉移的重點是傳統制造(以傳統電子和五金塑膠製造為主)以及高新技術產業(以電子通訊設備製造為主體)的製造基地和部分研發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在快速上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四大產業崛起速度較快。

深圳產業轉移趨勢淺析

結語

深圳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技術革新和結構轉型的動態過程,市場是企業外遷的內在驅動力,政策調整是企業外遷的助推器,競爭城市環境改善是企業外遷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可以說是市場自發機制和深圳政府積極引導下的結果。

文章這麼贊,轉發一下,分享給更多人學習。本號每篇推文都是經驗總結,超讚好文。關注“眾智晨城”公號。每週還會發送學習經驗乾貨,歡迎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