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孕婦1:醫生,我生的時候想吃大餅,可是我老公就是不讓我吃,為什麼不可以!?

醫生:可以啊!大餅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分娩過程中能提供能量,適量吃當然可以!


孕婦2:醫生,進產房時,我萬一吃不下,可不可以只喝可樂?

醫生:可以啊!只要你沒有糖尿病!

孕婦3:醫生,我不想吃巧克力,我要吃奶糖!

醫生:可以啊!只要你血糖沒問題,吃了不吐,隨便吃!


以上這些對話是產房中最常見的,我們也經常聽見產房門口助產士大聲呼喚家屬“買一盒巧克力、紅牛來!”,難道只有巧克力和紅牛才是產程中必備食物,分娩過程中到底應該吃什麼?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產程中媽媽身體的改變:

分娩是一項體力活,也是一場持久戰。大多數孕婦的產程時間在10小時左右,在此期間媽媽和寶寶都需要大量能量,不亞於一場馬拉松比賽的體力消耗。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媽媽必須要補充能量和水份。

由於子宮肌肉和胃腸肌肉都是平滑肌,它們的收縮有協同作用,因此,在產程中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特別是進食後。以前考慮到有臨產時進食嘔吐引起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醫生會限制孕婦在分娩過程中進食。

近年來,由於無痛分娩的廣泛開展,理論上使用麻藥也需要禁食6-8小時。因此,要求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禁食,僅依靠靜脈輸葡萄糖供能的情況也有。但隨著麻醉方法的改進和藥物的更新換代,近幾十年來,國際上陸續有文獻報道關於產程中飲食水的相關研究,並不建議在產程中禁食。

經過醫生評估,到了臨產活躍期時,剖宮產風險低的媽媽也可以適當吃些清流質(比如稀藕粉、過濾後的菜湯、魚湯、米湯等)的食物,不要求完全限制進食。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產程中吃東西的原則:

可以吃東西,那麼應該給分娩中的媽媽吃什麼,怎麼吃,這也是有講究的:

1. 高熱量:初產婦分娩需要12個小時左右,有的甚至更長,經產婦則需要6-8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需要大量能量,選擇高熱量的食物,可以提供必須的動力,維持媽媽們的體力,有利於推進產程進展。

2. 易消化吸收:對於產程順利,沒有馬上需要剖宮產的媽媽們來說,產程中消耗的能量需要通過自己吃當然是最合適的,因此,需要選擇能迅速消耗吸收,並供給能量的食物。

3. 少量多次進食:產程中由於宮縮間歇性加重,進食可能會被多次中斷。而且宮縮一來,不僅肚子痛影響進食,還容易導致胃部不適,出現噁心嘔吐,因此建議少量多次進食,不要一下吃得太多太猛。

4.積極補充水分:脫水會對運動能力有影響,也是導致產程延長的因素,醫學研究已經證明,持久運動中補充水分可改善骨骼肌的運動能力,在分娩過程中補充水分也有助於縮短產程。此外,分娩時,若長時間不喝水,尿液濃縮,加上排尿困難,留置導尿等因素,會加重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因此,分娩過程中一定要多喝水,大口喝還是小口抿,或者吃冰塊,都可以。

理論上說,產程早期都可以吃,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意願進食,除了酒,想吃的東西都可以適量吃,但醫生會更建議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

活躍期儘量吃流食或半流食,比如麵湯、粥、藕粉等;

等到寶寶要出來,需要用力的時候,紅牛、脈動等運動飲料也可以喝;

巧克力的確是推薦食物,在第二產程宮縮間歇期適當吃些可以迅速補充能力,其中少量咖啡因還可以振奮精神。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除了食物,爸爸們還能做什麼?

現在產房大多也很人性化,爸爸可以進去陪產,不要認為進去就是陪老婆躺著看手機,這些事情要注意:

1.做好必須的物質準備:要為妻子準備好順產需要的東西, 例如待產包、鞋子、衛生紙、衣物、喜愛的食物,以及住院需要用到的水杯、飯盒、洗刷用品等,還有自己陪產時需要用的東西。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2.按摩和喂水:生產過程中,如果醫生和護士讓你給妻子按摩就照做,因為按摩能減輕產婦的疼痛感並能安撫產婦的情緒;在生產的間隙及時給產婦喂水或者在嘴唇上塗抹水,及時給妻子補充水分。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3.體諒妻子的心情:在分娩過程中,準媽媽可能會變得急躁易怒,變化無常。比如,分娩剛開始時,她也許很喜歡你為她按摩;但不大一會,由於疼痛劇烈,她很快又會拒絕你的觸摸,也可能抓、咬你的手。準爸爸要保持冷靜、寬容,這是她對正在經歷的疼痛做出的反應。即便妻子由於宮縮疼痛難耐而脾氣暴躁或者說出一些難聽的話,也千萬不要計較,一定要寬容忍耐。

闢謠:生孩子只能吃巧克力?醫生說,還有這些也可以

當然,有暈血症、高血壓、心臟 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準爸爸不適宜陪產;心理素質比較差的也不適合陪產,不然可能到時還需要搶救你 。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真是幸福又激動,祝願每個媽媽的分娩之路都順順利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