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作品的創作過程是藝術家精神世界的外延,具備極強創作能力的人往往會為優秀的藝術家,那麼,一般的書畫愛好者能不能學會創作呢?

當然可以。

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直接進行創作有很大難度,要想入門,模仿古畫算是簡便方法中的一個。在模仿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創作需要的技法,並藉此探索個人獨特的繪畫語言。

一、 找到契合個人風格的古畫

我在創作《舊時光》系列小品時,心中想到的是童年。

兒時,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常不在身邊,大概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母親每次回來,晚上都會找鄉鄰拉拉家常、抹長牌,那時候農村的電燈不太亮,而且還經常停電。漆黑的夜晚、昏黃的油燈、大人絮絮的談話聲、門外蛐蛐的叫聲交織成一幕溫馨的畫面,伴隨著親情,在我的精神世界裡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在提筆想畫創作時,沉靜的夜色、溫暖的燈光就自然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舊時光之一》

我首先嚐試用麻布來創作,因為這種材料有粗糙樸素的質感,有鄉村的氣息,而且,它本身的暖灰色也可以作為夜景的底色。

《舊時光之一》畫出來以後,感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創作方向,但是,還有不少問題難以解決,比如說,從造型的角度來看,麻布這樣粗糙的材料如何深入刻畫細節?像長牌、瓜子這種外形規律整齊的造型還算好畫,要是畫其他素材又該如何處理?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舊時光之二》

在《舊時光之二》中,我刻意選擇桃花和藍印花布這樣瑣碎的造型來試試看,果然更加難以深入,而且光感強、線條弱的造型方法使畫面缺少中國畫的氣韻,那麼,如何在內心情感與中國畫的文脈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呢?如何解決造型問題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古畫。

二、 用自己需要的形式去解構古畫

南宋佚名的《百花圖卷》全卷皆為墨色渲染,清雅沉靜,畫中的花鳥魚蟲仿若皆被月光籠罩,有淡淡的光華。這張畫與我內心想要的意境有某種契合點,所以,我選擇以這張畫為素材,探索一下是否能解決我的困惑。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百花圖》之芍藥花 南宋 佚名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橅古——百花之一 》

在畫這一組畫的過程中,用棉布代替麻布,並且用蛤粉淡淡地做一層底,既保留了部分棉織物的肌理,又能更方便上色。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百花圖》之芙蓉花 南宋 佚名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橅古——百花之二 》

順應中國畫的造型方式,減弱光感,加強平面感、線造型的特點。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百花圖》之並蒂蓮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橅古——百花之三 》

在臨摹的過程中,一些令人茫然的心理問題逐漸清晰,部分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也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橅古——百花之四 》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百花圖》之荷花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橅古——百花之四 》局部

在模寫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古人對線條微妙變化的處理,對邊緣線精巧的安排等等,這些精微的地方僅僅靠欣賞觀摩是無法感受得到的。

三、 把模仿古畫探索到的經驗應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

模仿是為了最終能自由創作的過渡手段,並不是目的,因為藝術創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意境還是技法,都需要反覆探索,才能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與藝術風格。

我在畫過《橅古——百花》這一組畫後,再面對造型問題、平衡傳統繪畫文脈與自我情感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畫的當代性問題時,要比之前從容得多了。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寂之一》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寂之二》

《寂》這一組小品是在摹寫百花圖後畫的。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舊時光之二》局部

摹寫百花圖之前所畫的造型不太肯定,有很多猶豫不決的地方。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寂之二》局部

摹寫百花圖後,造型清晰肯定得多,意境的營造也從最初追求心中的感情寄託,到之後追求清淨光明的禪境。

總結

圍繞創作的探索一直不會結束,創作的目標也可能隨時會變,這種永遠到不了終點的過程恰恰是藝術的魅力之一,我所分享的不過是個人的感悟,每個人有不一樣感受,藝術創作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則,如果想要真正的創作,不能把眼光只盯在技法上,技術是用來解決表面問題的,最重要的是——看向自己的精神世界。

工筆畫創作無從下手?以《百花圖》為例說說如何從古畫中借鑑造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