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風”漸變“文明風”!鄂州沼山鎮楊一凰灣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的少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多了;

餐桌上,鋪張浪費的少了,省吃儉用的多了;

閒暇時,喝酒、打牌、閒聊的少了,讀書、看報、健身的多了……

當下,“反對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反對大操大辦,提倡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在沼山鎮朱山東村楊一凰灣蔚然成風。

紅事不闊氣

“不大操大辦,不大擺筵席,一場喜事,半天就能完成,省錢又省力,真是減輕負擔。”上個月在村文化活動中心剛辦完喬遷喜宴的村民楊道海對此深有感觸。

“以前,農村辦喜事非常講排場,結個婚,家家戶戶放煙花,吃流水席,一擺就是三四十桌。”朱山東村黨支部書記柯善友說,有的村民家庭雖不富裕,但為了情面,也不得不跟風大辦、充大方,不僅造成很大浪費,對老百姓也是很重的負擔。

為改變部分村民攀比成風、鋪張浪費嚴重的問題,楊一凰灣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喜事新辦標準,倡導“不要彩禮、不收禮金、不設賬桌、不留剩菜”之“四不”新風。與此同時,灣裡還推出了食材安全控制、婚慶宴席桌數控制、用餐標準控制等新規。

“相對於以往講排場、比闊氣,以及不堪重負的‘人情債’,這樣節儉新辦,減輕了主、客雙方壓力,也避免了鋪張浪費。”村民楊軍民的女兒今年考上了大學,楊軍民就喊上親戚朋友吃了頓飯,率先嚐試了喜事新辦。

“面子風”漸變“文明風”!鄂州沼山鎮楊一凰灣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白事不攀比

吃飯浪費是喪事中最大的浪費,餐飲花費是喪事中最大的開支。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因為傳統習慣觀念的束縛而苦苦支撐。

風俗之變,難在開端。

2013年,村民楊海林母親去世,兄弟4人做生意,家裡條件不錯,親戚朋友也多,楊海林買了幾萬元的煙花,計劃100餘桌酒席,打算為母親“風風光光”地辦個葬禮。

紅白理事會會長楊青龍和理事會成員得知情況後,來到楊海林家,經過一番勸說,煙花退了,酒席從原定的100多桌縮減到20桌。

“本以為,親戚朋友會說我們沒盡到孝道,沒想到,大家都說這是個好事,減輕了所有人的負擔。”親戚朋友的理解,村民的支持,讓楊海林感慨不已。

“以前辦喪事,村民攀比鬥富,打腫臉充胖子,因喪致貧不在少數。”紅白理事會成員楊學軍說,自楊海林作出了表率後,村裡白事越辦越節儉。

在此基礎上,楊一凰灣倡導贍養老人新風,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風氣,讓“厚養薄葬”成為時尚。

文明成新風

“面子風”漸散,“文明風”要怎麼吹?

“要讓文明新風真正‘刮’到村民的心中。”楊一凰灣通過廣泛發動村民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在村規民約制定和踐行中的主體作用,讓村民唱主角、村民說了算,真正實現用“村民的話”管“村民的事”。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2015年開始,每年的大年三十,在楊一凰灣活動中心裡,由楊一凰灣鄉風文明理事會組織,村民家家戶戶圍坐一起吃團圓飯,集體送祝福。

今年大年初三,一場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在楊一凰灣上演,戲劇、歌舞、小品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精彩節目為村民呈現了豐富的視聽盛宴。演出間隙還進行了灣級“道德模範、十星文明戶、優秀學子”等頒獎,充分調動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在給村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將文明新風吹進村民心間。

“這樣的活動很好,節目都通俗易懂,告訴我們不要大操大辦,不要鋪張浪費,以前的一些老觀念是得改改了。”楊道海說:“我已經叮囑我的兒子,等我去世時一定要薄葬。”

如今,楊一凰灣村民的意識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僅喜事新辦、喪事簡辦蔚然成風,還由此延伸至村民們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節儉、文明的鄉風。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胡倩 特約記者 李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