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考棚”:演繹科舉悲喜故事

鄂州“考棚”:演繹科舉悲喜故事

水墨鄂州


鄂州“考棚”:演繹科舉悲喜故事


我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了1200餘年。考棚,不少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地名。“考棚”,便是當年眾學子集中考試的地方,這裡演繹著他們的悲喜故事,最經典的便是《儒林外史》的范進。

在鄂州,同樣有這樣一個地方,在古樓街道考棚社區轄區內,考棚遺址位於考棚社區西邊的糧機小區。

這裡,現在是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設施齊全、生活小康的都市樂土。誰會想到190多年前,這裡曾經是頗具規模、門禁森嚴、文人齊聚、開科取士的科舉“考棚”。

清光緒《武昌縣誌》“卷七”記載:“考棚在縣治東,道光七年,知縣林芳建,為歲科兩試選士之所。其東南為梯雲閣,在城垣上,即明月樓故址。”

“考棚”的建築規模也相當宏大。“中為大堂三楹,前為儀門、大門,東西各為兩廊。廊列號二千有奇。堂之左五楹為校閱所。堂之右三楹為庖湢所而總名之曰校士館”,“其與童試者近兩千人”。也就是說,可以容納近兩千人參加考試,可見當年的聲勢絕不亞於如今的“高考”。

武昌(今鄂州)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讀書人經“考棚”童試後,通過層層“考關”步入仕途的,恐怕無法統計。但《武昌縣誌》“卷十三”中的資料顯示:從清代順治三年至光緒十一年裡,全縣只有王遊、陳中孚、王家璧、張炳琳、柯逢時等52人考取進士,李之驥、黃道晃等198人考取舉人,李天錫、劉日永等263人考取貢生,秦廷魁、吳受之等16人錄為副貢,平均每年不足2.2人上榜。這與歲科兩試近2000人參加童試的數量相比,簡直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少得可憐,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考生只有淚灑“考棚”,抱憾而歸。有的還經受不起沉重打擊,變成了痴呆或瘋癲的殘疾人,因此輕生者也屢見不鮮。

據儒學社區九十高齡的張鶴聲老先生(原城關鎮知名私塾先生)回憶:清光緒年間,洪道鄉(現石山、新廟、燕磯、澤林一帶)有一位姓吳的塾師,飽讀詩書,以開館授徒為業,尚能養家餬口。

吳先生志向高遠,決心通過科考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從14歲時開始參加“考棚”的童試,一直考到60歲,整整考了46年。但在那個時代,他一無門路、二無金錢,單憑自己的實力“闖關”,可以說是難上加難。結果殘酷無情的命運,讓他屢屢名落孫山無緣晉級。60歲那年,他抱著最後的希望參加考試,指望能夠時來運轉、收穫驚喜。誰曾料到,因考前未“打點”,巡視考場的監考昏官見他衣冠不整、行動遲緩,竟以私藏夾帶之嫌,不由分說,下令取消其考試資格,並當眾逐出考場。吳先生羞愧難當、悲憤交加,為表明自己清白無辜的名聲,當天深夜,他翻窗潛入“考棚”,在自己的考位上,咬破手指用鮮血在桌上寫下“冤枉”二字,隨後拋妻別子,懸樑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