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提醒:過日子用錢,量入為出,是智慧


老祖宗的提醒:過日子用錢,量入為出,是智慧


古老的智慧能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這是因為古人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才能生智慧,看事才能看得深,看得遠。我們現在心假如不清淨,慾望、煩惱又很多,那就想得很短淺。慾望一膨脹,“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就看不遠了。所以我們冷靜看看,古人比較清淨,還是我們比較清淨?


諸葛孔明先生講,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假如我們的下一代慾望很強,他怎麼會有高遠的志向?現在一個人慾望很強,光玩電腦三天不睡覺都有,他怎麼會有志氣?一個人只想著滿足自己的慾望,會變得毫無志氣所以做人要清淨、要寡慾,才有高遠的志向。心都靜不下來,怎麼可能考慮得深遠?

老祖宗的提醒:過日子用錢,量入為出,是智慧

而我們冷靜來分析現在種種社會情況,浮躁不能寧靜,看事情就會比較表面,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深處。像《大學》講的,“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行是根本,錢財是枝末。我們冷靜想想,現在很多國家把德行教育擺在第一位,還是把經濟擺在第一位?那不是國家把枝末擺前面了嗎?那他所思所想只是知識,不是智慧哦。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現在人都覺得經濟非常重要。一個曾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講了一句話,“企業唯一目的是賺取利潤”,這句話在大學的教科書裡已經傳了很多年了,請問這是知識還是智慧?智慧是經過千年的印證,不變的真理才叫智慧。我們現在很多教科書都是近代人講的,很可能講錯了。所以經濟學家很多,可是全球的經濟危機多大?

我們世世代代的祖先都教導我們怎麼用錢?量入為出,這是智慧。可是大家想一想,現在這個時代教人怎麼用錢?


先刷再說,而且還不是刷一張。大家到大學校園去看,大學生皮包一拿出來,“啪啪啪啪”,可能平均三張信用卡還不止。他有沒有用信用卡的知識?有。他還會算利率多少,還去比較。他的聰明都用在哪?用在不要刷爆了。可是遲早會刷爆,因為他沒有從心地下功夫,他的節制力、定力沒有提升,遲早出狀況。

這樣教孩子,下一代怎麼會不亂花錢呢?所以下一代很多貴族產生了,“月光女神”,每個月花光光。“月光女神”讀書都讀一二十年,有沒有知識?但不一定有智慧。慾望愈來愈增長,智慧整個被蓋住,欲令智迷。

所以看到現在的社會現象,再想起古人這些話,包括《朱子治家格言》,我們今天深入去看,不得不佩服老祖先,也不得不感恩老祖先的慈悲,把這麼好的東西代代相傳留給我們。

中華兒女的實質,是黃皮膚,還是他的心跟老祖先的心相應?不是隻有皮膚的顏色,也不是隻有流的血吧?而是思想觀念跟老祖先相應。我們思想觀念都跟老祖先相違背,那不是中華兒女了。

摘自《朱子治家格言講記》(

蔡禮旭講解,中國古代士大夫之治家之經!)

老祖宗的提醒:過日子用錢,量入為出,是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