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刘鹗1857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青年时期,他不愿走科举道路,而是广泛研习水利、算学、医学、金石、天文、音律、训诂各种学问。

1880年(23岁),他到扬州师从中国最后一个儒学学派——太谷学派。他讲求实用,学习西方的学问,希望“洋为中用”。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淮安刘鹗故居)

1884年(27岁),刘鹗在淮安开烟草店,不久倒闭,后又到扬州开医馆,也倒闭。

1887年(30岁),他在上海开设石昌书局,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石印。不久,书局也倒闭。他多次经商失败,屡败屡战。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刘鹗师傅、太谷学派传人李龙川与月卿)

这一年,黄河决口,宽达550余丈,洪水泛滥,官员无能为力。刘鹗的父亲曾专门研究河防问题,已经去世。河督便请刘鹗来帮忙,他用所学的西洋水利知识,成功治理了河患。

他历时3年,完成《豫直鲁三省黄河图》五册,后又出版了《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治河七说》等作品。刘鹗是用现代技术测量黄河、治理黄河的先驱,在黄河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1896年(39岁),刘鹗到山西开采煤矿、修铁路,获利丰厚。但人们说他为外国人开矿,骂他是“汉奸”。

1900年(43岁),由于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攻入北京,民不聊生。刘鹗从俄军处购买清廷仓粮,在北京设立平粜局,救济灾民。后来,因此被弹劾私售仓粮。

1902年(45岁),刘鹗在南京浦口购买了一块地皮,是紧挨着浦口火车站、浦口码头的黄金地段。准备待津浦铁路动工后,大发横财。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1903年(46岁),刘鹗开始写小说《老残游记》。写这本书的本意是为了资助朋友。因为他的朋友连梦青来上海避祸,难以维持生计,刘鹗知道他不愿受人资助,就打算写一本书送给他,在《绣像小说》上连载,赚点生活费。

连载到第十三回,连梦青发现《绣像小说》改了原稿,还删去了第十一回。他一怒之下,不再发稿,刘鹗也就停下不写了。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第二年,刘鹗到天津,在朋友劝说下提笔继续写《老残游记》,在《天津日日新闻》连载,署名“鸿都百炼生”。

当时,没有人知道“鸿都百炼生”到底是谁。直到刘鹗死后多年,1924年3月,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写下《“老残游记”之作者》,才考证出来,刘鹗的姓名才为人所知。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老残游记》的主人公老残,有各种不同的身份:江湖走方郎中、官府得力帮手、大侦探等等。这些身份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在晚清变局下,既有传统文化烙印,又经过西方文化启蒙的中国文人,对于救亡图存的想象。

小说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当时“中国文界最上乘”的三君子,梁启超、王国维、严复对《老残游记》推崇备至。《老残游记》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一同被鲁迅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刘鹗喜好收藏,尤其收藏了大量甲骨、龟片。此外,他还收藏古陶、古印、古封泥、古钱币、碑帖和青铜器等。

1903年(46岁),刘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龟》使甲骨文由只供少数学者在书斋里观赏的古董,变为可以研究的珍贵史料。

他出版的《铁云藏陶》,也是我国学者研究古陶文的第一本系统性著作。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刘鹗是对中医药也颇有研究,著有《温病条辨歌诀》、《要药分剂补正》、《人寿安和集》、《老残医记》等。

刘鹗精通乐律,是广陵琴派的传人,曾为琴师张瑞珊先生刊刻了“十一弦馆琴谱”,还刻有“抱残守缺斋手抄琴谱”。他收藏的古琴“九霄环佩”,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是近代四大名琴之一。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1908年(51岁),刘鹗在浦口购的地皮准备开商埠。不料,有人想以原价收购这块已经翻倍的地皮,被刘鹗拒绝。于是,此人写信到北京,诬陷刘鹗替洋人购地,并重提当年私售仓粮的事。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权臣袁世凯进入军机处接触的第一个案子就是诬告刘鹗的,因早年在山东曾与刘鹗共事,结有私怨。于是,判刘鹗罪名成立,被发配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1909年8月23日(52岁),刘鹗因脑溢血病死,葬于江苏淮安。罕见全才的刘鹗,无心插柳,留下一部《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近代罕见的全才刘鹗,无心插柳写下《老残游记》,闻名于世

(淮安刘鹗墓)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57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4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