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淮安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而且民风淳朴不张扬,俗话说: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淮安这座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期间人才辈出,文人墨客比比皆是,清末时期能排榜首的小说家,当然要数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刘鹗十七岁以前,大多数都跟随着父亲。在他十七岁时,他娶了他的妻子王氏。并且在河南游历,游历期间也交了很多的朋友。二十岁那年的五月份他游历苏州,八月去南京参加乡试,可惜落榜,于是他就回到淮安专心研究经世的学问。之后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次年,他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女儿。二十二岁时,刘鹗娶了侧室衡氏,婚后一年,他潜心研究测量,算数,绘图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生病了,这让在扬州读书的他不得不回到淮安。三十一岁时,他在上海开设了石昌书局,这也是中国石印的开始。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据史料记载,刘鹗精于算学,医学,水利,并留心西洋科学。尽管自幼受到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但是却并没有限制他的思想。在晚清西学东进的大流之下,刘鹗留心于西洋之学,且对西洋之学有着独特见解。不仅如此,他在对时事的观察和判断上更是犀利无比。刘鹗早年在扬州行医为生,后来开始以经商为生。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在江苏淮安开烟草店,三十一岁的时候又在上海开书店。可惜他本人实在没有什么经营头脑,最终都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光绪十四年,郑州附近的黄河决口,刘鹗最终决定投效河督吴大澄,开始帮助官府治理黄河河道。因为治何有功,刘鹗被举荐为知府。在为官期间,深知西方强大的刘鹗,曾经多次上书修筑铁路,引外资开采山西煤矿,兴建实业。但是当时顽固守旧派势力极大,刘鹗的建议不仅没有得到采纳,他本人也被误解。当时许多人指责刘鹗,说他是汉奸。但是放在后世来看,刘鹗兴办实业的建议,实际上是于国家有利的。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光绪二十六年,因为义和团事件,引得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火力凶猛,清军不敌,很快就被联军攻入北京。当时京师官仓之粮被俄国军队占领,虽然东西是自己的,但是却被外国人占领,己方又没有对抗的实力。为了救活老百姓,刘鹗最终选择了向俄军低价购粮,赈济灾民。可惜的是事后,他不仅没有得到谅解,还因为私购官粮而被流放新疆。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四十七岁的时候刘鹗攥写了《老残游记》第一回至第十四回。这本著作受到广大人民的称赞,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同年,为了浙江煤矿的事情,刘鹗在报刊上发表辩论,因为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的事情,遭逮捕。最后,为了避难逃到了上海。五十二岁时,清王朝廷下令将刘鹗革职,从此不再叙用。

被袁世凯以莫须有罪名,流放的清末小说家,死后为何葬于淮安?


1908年,进了军机处掌握大权的袁世凯,以刘鹗“擅散太仓粟”及“浦口购地”莫须有的罪名,密电两江总督端方将他逮捕,并流放新疆。刘鹗曾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巡府张曜麾下共事过,袁世凯为自己长久不被重用,曾请刘向张请求提拔任用的事,而张却认为袁“才可爱而性未定,资可造而识未纯”,没有同意袁的要求,因此袁世凯以为刘鹗不肯为他出力,一直怀恨在心。此次,本就是借机报复。流放新疆仅一年(1909年8月23日),刘鹗便中风而死,年仅五十三岁。家人将其遗体运回淮安,三年后大清也同样得了急症“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