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在古代若碰着个庸官昏官,便算倒霉些碰上贪官,打顿板子损些钱财,捞自己的小命总还是可以的。要是碰着个凶狠的酷吏,恐怕性命难保。

晚清刘鹗的官场谴责小说《老残游记》就妙笔描绘了两个清如水却狠如狼的酷吏,只说这个叫玉贤的。他名声很好,不贪钱,任内还狠狠办过几伙盗贼。但玉贤对强盗残酷,对治下的良民百姓也很残酷,稍有过错,甚至是没有过错,只是他看不顺眼,或者是一句话说得不入他的心,就立时撒签子拿人。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玉贤还有一桩宝贝是心头最爱——衙门门口长年累月放着十二架站笼。站笼是一种刑具,又叫立枷,犯人一关进去就被夹的死死的,只能站着,双腿不能休息,要是在大日头底下晒着,水也喝不了腿也动不了,寻常人不出两三天就会活活站死。一听这种死法就痛苦至极。

可咱们这位玉贤老爷,来了刚一年,就以抓捕强盗的名义,站笼站死了两千多人。其实这个老畜生一共就抓了几个真强盗,站笼里屈死的冤魂不知多少。就凭这,玉贤在省城的官声还非常好,不知情的百姓还交口称赞。书里有句话是至理名言:“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面都是好看的。”内里的百姓其实早已不胜其苦。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这种官员,就是后世所谓的酷吏。甭管他是否贪财贪名贪生怕死,这种官员施政极其严苛,对待百姓要打变打要杀便杀,内里充满了操纵人生死的强烈兽欲。

司马迁有感于孔子的施政理念:“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注:“免”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在《史记》里开辟专栏,讲述了十位酷吏的作为。

有趣的是,司马迁的“酷吏”和今日所言的“酷吏”还是有所不同,并非全是一无是处的凶恶残暴之徒,他们有的人正直,有的人清廉,当然也有残暴凶狠,凌虐百姓的恶官。司马迁有句评语说得好:“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厉者足以为戒。”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汉景帝时,有个官员叫郅都,当时的职位是中郎将。有一回他陪着皇帝一起到上林游玩,皇帝的妃子贾姬如厕。突然林子里蹿出一头野猪,大家知道山林里的野猪,就是老虎遇到了都得让三分。野猪一露头,把皇帝和随从官员们都吓了一跳。

这头野猪有意思,不往人多的地方跑,看到厕所有人,一头就撞进厕所里。惊魂未定的汉景帝立刻看向身边的人高马大的中郎将郅都,意思是让他快去救自己的宠妾。郅都一想,老子的命不是命?就装着没听见。汉景帝倒有情义,拔出剑就要往前冲。这个郅都自己不敢救还不算,看到皇帝脑子热了要拼命,一把把汉景帝也拽住了。说:“您是皇上,死了一个女人还有一女补上,贾姬这样的女人天下多得是。那野猪不是好惹的,皇上犯不着把自己的命搭上啊。你就是不爱惜自己的命,列祖列宗和太后您也不管了吗?”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汉景帝听了,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就和郅都一起回去了,把个贾姬不管不顾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郅都这番话,皇帝这番作为,未免显得太绝情了些。那个时代,郅都还得了表彰,皇太后听说这件事,赏赐郅都“金百斤”。

郅都其实还算个好官,看得出来,司马迁对郅都上面劝谏的那番话是认同的。他任职地方的时候,力摧豪强大族,自己为官也很廉洁,还常常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到边塞雁门关任太守的时候,抵抗匈奴也颇有功,匈奴人都听说过郅都严刑峻法的酷吏的名声,因此直到郅都死都不敢进犯雁门关。

到了武帝时期,因武帝外儒内法,法家的那一套严刑峻法以治国的理念不断增强,酷吏的出现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清廉刚直的减少,贪恶狡猾的增多。

古代的酷吏是什么样,他们都是凶恶残暴之徒吗?

比如周阳由,文帝景帝时,这人还比较老实。武帝年间,他任了两千石的官职,贪暴起来。《史记》记载,他喜欢的人犯罪了,枉法也要救活;他讨厌的人没有犯法,也要曲法杀人。到了一个郡,先把豪门杀光打净。最有意思的是,他连同级官员都不放过,他当太守,把凌辱都尉,他当了都尉,又欺负太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