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1. 概述

在古埃及幾千年的歷史中,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說起古埃及的文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金字塔,因為金字塔不僅是古埃及的象徵,而且體現了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古代七大奇蹟裡,金字塔雖然比其他幾項奇蹟早了兩千多年,卻是唯一沒有被時光摧毀且至今屹立不倒的。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金字塔旅遊的人們

2. 埃及王陵為什麼叫金字塔?

金字塔的英文名Pyramid,來源於希臘語Pyramis,本意是“糕餅”,因為金字塔形狀象古希臘人的糕餅。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是因其形狀像漢文“金”字。19世紀的中國人還稱其為“埃及王陵”。康有為在1904年去埃及遊歷後,在《海程道經記》稱之為“金字塔”。從此中國人便通稱之為金字塔。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金字塔

3. 金字塔是怎麼被髮明的?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所以被稱作層級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4. 埃及法老為什麼要修建金字塔?

我們過去都被告知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那麼為什麼陵墓要修在地上而不是地下?在埃及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可見法老們是希望死後從高高聳立的金字塔中昇天。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塞內傑姆墓壁畫

塞內傑姆墓壁畫中的“生命樹”是古埃及信仰體系中重要的象徵符號,也是埃及宗教典籍和墓葬壁畫頻繁出現的元素,表達埃及人對來世的種種想象。

5. 在金字塔內部有什麼發現?

作為法老上天的天梯,金字塔裡面是什麼樣的呢?進行大字塔入口後,是一條向下的巷道,大約兩人寬,沿著巷道走不遠,它就出現了第一次分岔,一條沿著原來的方向繼續向下,最終到達在地也30米處一個未完工的地下室,至於地下室是什麼什麼的,現在仍有爭議。沿另一條路往上走,在大約回到入口高度時再次分岔,有一條水平的巷道通向王后的墓室,而另一條繼續向上的巷道通向法老的墓室。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金字塔的內部結構

法老的墓室有20埃及古尺長,10尺寬。即大約10.48米長,5.24米寬,比例正好是2:1。但是高度為11.18尺,約5.974米,這並不是整數。為什麼法老要用這樣一個奇怪的數字呢?因為11.18尺正好是,也就是墓室寬度的/2倍,這樣的高度,保證了兩面牆的對角線長度是整數據15尺,因為根據勾股定理:

不僅如此,墓室的兩個最遠的頂點之間的距離也是整數,即25尺,因為同樣根據勾股定理。這個墓室尺寸的設計,說明4600年前的古埃入人已憑經驗發現了勾股定理,雖然這個定理的嚴格證明要由兩千年後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of Samos)才能給出。大金字塔的另一個與幾何有關的數字是它的周長和高度比,大約等於6.29。這大致是圓的周長和半徑的比例,即兩倍的圓周率,誤差在千分之一左右。

另外,金字塔底正方形的邊長乘以2除以金字塔的高,恰好約等於3.14,也就是π;上行通道和水平面夾角是26°,而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是52°,恰好是26°的兩倍;金字塔的重量×10×10的15次方等於地球的重量;金字塔塔高的平方等於金字塔側面三角形的面積;胡夫金字塔底邊長230.36米,為361.31庫比特(埃及度量單位),大約是1年的天數。

胡夫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縱平分線延伸至無窮處,正是地球的子午線,這條縱平分線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了兩半,也把尼羅河口三角洲平分;而底面正方形對角線延長,則能將尼羅河口三角洲包括在內;而塔的中心剛好位於各大陸引力的中心。

6. 最早的金字塔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據世界上最權威的古埃及學家之一、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古埃及學家馬克.萊納(Mark Lehner)在《金字塔大全》一書中的記載,在埃及有138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小的就像一個幾十米高的石頭堆,大的則高達一百多米,相當於幾十層樓那麼高。最早的金字塔位於埃及古都孟菲斯附近的薩卡拉(Saqqara),史稱“薩卡託的喬賽爾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根據不同的拼法或稱左塞爾(Zoser)。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最早的金字塔

喬賽爾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667年到公前前2648年,距今大約4700年。4700年有多長?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只是一個數字,並沒有明確的感覺。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在喬賽爾金字塔建成後,需要再過一千年,中國的商朝才建立,而同期古希臘的邁錫尼文明10才剛開始。如果當年秦始皇能夠出國旅遊去埃及看看喬賽爾金字塔的話,他對金字塔的崇敬之情就會如同我們今天對始皇兵馬俑的一樣,因為從建造喬賽爾金字塔到秦始皇間隔了2400多年,比秦始皇距今2200多年還長兩個世紀。喬賽爾金字塔的基座是長方形的,邊長大約是125米和110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高約62米,相當於15~20層樓。修建此等規模的建築,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大的工程。當時的古埃及有能力建造這樣的工程,足以說明它當時國力之強大,文明程度之高。

7. 最大的金字塔有多大?

古埃及最大,也是最著名的金字塔當屬胡夫金字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金字塔”),它位於吉薩金字塔群的中央,旁邊兩個是他的兒子哈夫拉(Khafre)和孫子孟卡拉(Menkaure)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之所以有名,首先是因為它規模“巨大”。按體積來論,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原本高146米,後來因為四千多年雨水的侵蝕,高度降到了今天的139米,大約相當於40到50層樓高。在1889年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建成以前,它一直是全球最高的建築。大金字塔底座呈正方形,邊長230米,面積相當於5到6個足球場。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三大金字塔的位置

大金字塔除了大以外,其高超的建築技巧也令人歎為觀止。整座大金字塔由大約230萬塊巨大的石灰岩石“壘成”,每塊巨石平均重2.5噸,最大的巨石每塊重達百噸左右。這些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或者灰漿之類的黏著物,完全是靠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壘”成的。雖然石頭之間填滿了石膏,但並不起粘連的作用,只是保證石頭之間不留縫隙而已。石塊之間的縫隙填充得嚴絲合縫,連很薄的刀片都無法插入。經歷大約4600年,大金字塔屹立不倒,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難怪埃及有句諺語“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怕時間,而時間害怕金字塔”。

另外,大金字塔的建築結構設計也非常巧妙,比如大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塔身距地面13米高處,呈三角形,由4塊巨石砌成。從力學的角度來看,三角形的設計非常合理,因為其他幾何形狀(如四邊形)的口,都無法承受金字塔本身的巨大重量(五百萬噸左右)。這說明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對幾何和力學有很深入的瞭解,並且運用自如。

8. 胡夫金字塔是怎麼修建的?

胡夫大金字塔的名氣大,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它自身無數的謎團。首先是關於它的建造。些巨石從哪裡來?是如何切割下來的?又是如何運到金字塔工地上的?最後,它們是怎麼壘起來的?還有,這些填充物是如何將石縫塞得嚴嚴實實的?很多人不相信埃及人在4600年前就能做到這一切,於是乾脆將建造金字塔的功勞給了外星人。好在人們對古代工程學做了研究之後,基本上搞清楚了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因此功勞還是聰明勤勞的古埃及人的。

首先看看這些大石頭從哪裡來。金字塔位於尼羅河西岸,那裡是一片沙漠,沒有石頭可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前484—前?)認為這些石頭來自“阿拉伯山”(可能是現在的西奈半島),但是現在的學者普遍認為這些石料來自尼羅河東岸。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西奈半島

在4600年前,沒有鐵器,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學者們認為,當時的埃及人已經有青銅器了,他們應該是用青銅製作的鑿子在岩石上打眼,然後在打好的石眼中插進木楔子,再灌上水。木楔子浸泡後就會發脹,由此帶來的巨大脹力會把岩石脹裂。這種方法既不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也不費時,即使今天看來也非常聰明。接下來,要將這些巨石鋸成長方形。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有兩種,一種是質地較軟的石灰岩,可能是用青銅的鋸子和鑿子完成的(在萊納的書中給出了一些壁畫的局部,描繪古埃及人用鑿子開採石頭的過程);另一種是質地很硬的花崗岩,莫氏硬度為6左右,即使是鐵和鋼,莫氏硬度也小於5,很難鋸開它們。萊納認為,古埃及人應該是把石英砂粘在了銅鋸的表面,這有點像我們現在用的金剛砂輪(將碎金剛石粘到一個軸上)。而石英的莫氏硬度為7,可以鋸開花崗岩。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巨石從採石場運到金字塔的施工工地上。當時不僅沒有車子,而且輪子(發明於兩河流域)也還沒有傳到古埃及。即使是現代人,也會認為如果沒有現代化的運輸工具,搬運這些石頭非常困難。可實際上,古埃及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他們是有辦法的。在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傑胡提霍特普(Djehutynakht)的墓中,有一幅壁畫引起了研究古埃及的學者的注意,因為它揭示了古埃及奴隸和工匠們修建大型建築的過程。由在壁畫中,有172個工人拉著一個雪橇似的木筏,上面放著一塊巨石,從大小來看估計有60噸重。我們知道,大金字塔最大石塊的重量不超過100噸,因此這種方法是可行的。當然,今天的工程學家對古埃及人的解決方案還提出了多種猜測。比如有的學者認為古埃及人為了運送石料,修建了從尼羅河東岸採石場到渡口,再從尼羅河西岸渡口到工地的道路,而這條道路可能就修了10年左右。另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古埃及人可能發明了一種木軌,將巨石放在木軌上而不是直接在地上拉會更省力。不論是靠上百人一起還是靠圓木和木軌來拖拉巨石,古埃及人的智慧和毅力都令人讚歎。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再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些石頭撂起來,壘成金字塔。大部分學者認為,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時利用了斜坡的原理。第一層的巨石壘起來顯然不成問題,完成這部分工作後,工人們在金字塔旁邊用土石堆成一個斜坡,斜坡的頂部正好是第一層的高度,這樣就可以通過斜坡將巨石運到第二層壘起來。當第二層完成後,土坡隨著金字塔的升高而加高。加高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之字形,這需要堆一座和金字塔一樣大小的土山,雖然這樣做工程量不小,但是與建金字塔比算不了什麼,還是可行的。第二種方案是建一個很長的斜坡,它的問題是佔地較大。第三種方案是沿著金字塔四周建一個螺旋式的斜坡,既省地方,工程量又小。不管當時古埃及人用了哪種方案,總之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當然這還都是假設,是否可行最好試一試。日本人做事情比較認真,他們真的搭了個土坡來驗證這種用斜坡運送大石料的可行性。日本老字號的建築公司株式會社大林組(Obayashi Corporation)搭了一個坡度為1:4(高度對坡長)的土坡,然後用18個人將一塊2.5噸重(大金字塔石料的平均重量)的巨石拉了上去,雖然拉得比較慢,每分鐘移動18米,但是至少證明了這種方法可行。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施工現場

至此,建造金字塔的主要工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我們應該相信古埃及人有能力和智慧修建大金字塔。然而,開始於2013年的對瓦迪港第三期挖掘的成果更加震驚了世界,考古工作者在那裡找到了好幾整卷的埃及莎草紙文稿,有一卷竟長達數英尺,這些四千六百年前的莎草紙上的埃及象形文字多數仍清晰可辨。原來這些文稿竟是一位名為米勒的工作日誌。米勒是胡夫金字塔工程的中層管理者,他直接向Ankh-haf負責,後者即是法老胡夫的異母兄弟,整個胡夫金字塔工程的總指揮。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莎草紙文稿

莎草紙上詳細紀錄下了米勒和他手下二百名金字塔建設者的任務清單和項目進度,該日誌每天更新兩次,粗看上去很像現代人用微軟的Excel產生的電子表格。

最值得你收藏的金字塔之謎詳解

工作日誌

這些莎草紙文稿也有力的反駁了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種種奇談怪論。

9. 總結

金字塔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它如此悠長的歷史,只有中國和印度可以相比。當聖經中的先知摩西見到埃及文明時,它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當愷撒和屋大維仰視金字塔時,他們和大金字塔的時間距離就如同我們和兵馬俑的距離一樣遙遠。雖然在古埃及的諸多文物中,沒有記錄下任何一位創造這些燦爛文明的人的姓名,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都很了不起,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人創造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