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在《 》一文中,我们提到,史官的主要工作是修史和注记。我们还发现,蜀汉是设有史官的。它不是“史官言景星见”的那个太史,而是东观秘书郎。问题似乎圆满解决了。

但是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蜀汉有史官制度,但不意味着一直有史官制度;蜀汉有史官制度,却依然存在史料简略的问题。要进一步解释蜀汉史料简略的问题,还得更细致地探究蜀汉史官制度的来龙去脉。

比较尴尬的是,正是由于蜀汉史料简略,所以对蜀汉史官制度的探求本身,直接的史料也较少,因此推论会比较多。我希望尽量接近历史真实,但毕竟不一定就是真实。

刘备重用的这几位“文化人”都不是史官

依照目前的史料来看,蜀汉建立较完备的东观秘书制度,在诸葛亮去世前后(具体考证见后)。也就是说,在蜀汉前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就是在刘备和诸葛亮时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史官。

近来常有把蜀汉博士许慈列入史官者,理由是《华阳国志》卷7《刘后主志》中有许慈“普记载籍掌典旧文”之语,那么许慈就是一名注记官,当然就是史官。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普记载籍掌典旧文”的博士许慈,他是蜀汉的史官吗?

其实提到许慈,就不得不把胡潜、孟光、来敏都带上。

先来看许慈和胡潜,这俩人关系比较“密切”。据《三国志》卷42《蜀书十二·许慈传》记载:

(许慈)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

他擅长郑玄之学,必然要治群经,属于通才。

胡潜就专一得多。《许慈传》云:

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在学识渊博方面,胡潜跟许慈没得比。好在胡潜记性好,对礼仪制度倒背如流,甚至到了你有疑问,他张嘴就能解决的地步,是如假包换的礼仪专家。

刘备定蜀后,“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许慈传》)。刘备重振学业,目的是恢复“历纪”。因此,刘备这时急需专家整理文献资料,并根据所学来为自己确定礼仪制度。

故而,擅长诸经(当然也包括礼)的通才许慈、礼仪制度专家胡潜都被刘备任命为博士。这是因为东汉以来,制定礼仪和校勘图书都是博士的职责。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博士胡潜与博士许慈,真是一对活宝

许慈还经常与胡潜因为学术观点互怼,甚至到了打架斗殴(“时寻楚挞”)的地步。胡潜是礼仪制度的专家,许慈与他因为学术观点开撕,撕的也只能是礼仪制度问题。

因此,许慈的“普记载籍,掌典旧文”,是博士整理校勘书籍的本职工作,未必跟注记有关系。所谓“载籍”“旧文”,不过是旧文献罢了。至于“普记载籍,掌典旧文”的目的,则是为了制定蜀汉的礼仪制度。

这一点,在《孟光传》中也有所体现。

《许慈传》称许慈、胡潜“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然而与经学家许慈、礼学家胡潜相比,孟光更接近于史学家。《孟光传》云:

(孟光)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

虽然孟光也治《公羊传》,但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方面。尤其对汉朝的制度、典章、惯例,孟光非常了解。因此,刘备定蜀后,便拜孟光为议郎,“

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孟光传》)

可见,《许慈传》里孟光的“典掌旧文”与《孟光传》里孟光的“并掌制度”其实是一回事。许慈、胡潜、孟光的工作,都是整理文献,制定礼仪制度。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孟光在费祎时代成为著名的提意见人士

来敏要特殊些。刘备定蜀后,任命来敏为典学校尉。听这名字也知道,和教育工作有关。联系到“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之语,来敏的工作更多是针对“学业衰废”而言。

来敏没有进入制礼小组,或许与来敏的个性或态度有关。《来敏传》裴注引《诸葛亮集》中诸葛亮后来发布的教令说:“昔成都初定,议者以为来敏乱羣,先帝以新定之际,故遂含容,无所礼用。”这个典学校尉或许就是“无所礼用”的安慰鼓励奖。

总而言之,博士许慈、博士胡潜、议郎孟光、典学校尉来敏,本职工作都是整理文献,许、胡、孟进一步负责制定礼仪制度,来敏名义上负责教育。他们都不是史官,也没有明确约定他们要负责注记;至于修史,那就更说不上了。

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设立史官

从刘备定蜀到刘备建国,还有一段时间。但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从目前史料来看,刘备都没有重建东汉的东观秘书制度,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兼职史官。

当然,没有史官,不等于没有从事历史著述的人员。修史的工作固然没有,但注记的工作还要进行。

一个理由是,蜀汉前期历史的史料远远比后期要丰富,《先主传》《诸葛亮传》等记载虽然仍显不够详细,但也绝非简略。尤其是蜀汉早期的政治大事件,如称王、称帝、封皇后、封太子、封丞相、封大将,群臣奏议、刘备策书也是一应俱全。由此可见,蜀汉前期的档案还是有所保存的,人物事迹也不是完全没有记录。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没有兼职专职的史官,不妨碍大家了解刘皇叔,来吧

不过这种记录最初可能比较原始,也就是我们在《 》提到的,以原始档案为代表的“甲类注记”。注记人员由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公务人员担任。这时不仅没有专职注记官,甚至连兼职注记官也称不上,完全是东汉以前的状态。

这种状态,反应在史官制度上,就是没有完备的东观秘书制度,没有校书秘书官,也自然没有东汉制度下的兼职史官。

刘备时期,成都应该还是有“图书馆”的。刘备要“鸠合典籍”,许慈等人要“典掌旧文”,没有藏书之处是说不过去的。但是“典掌旧文”的人员很杂,并没有出现东观郎这样的专职图书管理员;而且“旧文”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众所周知,刘备去世前,在给刘禅所下的遗诏中提到: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三国志》卷32《蜀书二·先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

刘备想让刘禅看几本书,还得让身在永安的诸葛亮亲自书写,再派人带回成都,可见这几本书成都是没有的。这从侧面也表现出,蜀汉宫廷藏书有限,秘书制度或不健全,或根本就没有。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刘禅:不是我不想读书,实在是……老师,我课本在路上给丢了……

刘备时代如是,诸葛亮时代亦如是。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与东观秘书制度有关的工作人员可考者有五人,分别是郤正、陈寿、王崇、司马胜之和习隆。其中,郤正的履历揭示出了蜀汉东观秘阁制度的一些线索。

据《三国志》卷42《蜀书十二·郤正传》:

(郤正)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

蜀汉灭亡之时(263年),郤正已经在“内职”有30年了,也就是说郤正出任内职的时间是建兴十二年(234年)。

查郤正履历,所任者先后为秘书吏、秘书令史、秘书郎、秘书令,即皆为秘书官。蜀汉所设东观秘书当在宫中,所谓任内职30年,就是当了30年的秘书官。因此,郤正弱冠而任秘书吏的时间,正是建兴十二年(234年)。这是目前所见五位秘书官里,任职时间最早者(其他四位时间详见后)。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郤正:我当了30年史官,还是陈寿的领导,你说蜀汉有没有史官?

建兴十二年(234年)的蜀汉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丞相诸葛亮去世。

如果郤正任秘书官的时间,正好就是蜀汉设立东观秘书的时间,那么这座“国家图书馆档案馆”有很大可能就是在八月诸葛亮病故以后设立的。

当然也不排除在建兴十二年(234年)以前,也就是诸葛亮在世时,就设立了东观秘书。毕竟蜀汉史料稀缺,相关记载没有流传下来也是可能的。不过现存史料还找不到相关证据。

反而是陈寿在发完牢骚,吐槽完“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以后,马上吐槽“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陈寿没有将“国不置史,注记无官”的责任归于刘备,而是归于诸葛亮,看来陈寿是认为,蜀汉掌权者从刘备到诸葛亮,应该从“无史”走向“有史”了。

诸葛亮不设史官,害怕史书对自己不利?

关于这个问题,还得要回顾一下曹、刘、孙三家早期历史著述工作的情况。刘备方面含糊不清,曹操和孙权则明确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封魏王后,即仿效东汉朝廷的秘书监,设立了魏王国自己的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秘书官。秘书监是东汉末年的国家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兼修国史的地方。曹操设立的秘书官,至少在形式上继承了东汉的兼职史官制度。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曹操:我大魏毕竟正牌军,搞个史官还是分分钟的事儿

不过曹操的秘书官又并非东汉的秘书官。据《宋书》卷40《百官志下·秘书监》载:

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秘书丞。秘书典尚书奏事。

秘书令的主要职责是分尚书之权,管图书都成了次要职责,更别提是兼职的历史著述了。

曹魏的秘书官回归到东汉秘书制度,是曹丕黄初初年。同书云:

文帝黄初初,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秘书改令为监。……掌艺文图籍。

此时秘书已经回归了图书管理员的职责,但仍然隶属少府。魏明帝青龙末年,王肃任秘书监,秘书才从少府独立出来,真正与东汉的东观相当。嘉平年间第二次修国史时,秘书监王沈还参与其中。然而在此前,魏明帝已经设立了著作郎作为专职史官。

曹魏走的是利用东汉秘书兼职史官的制度,使史官制度正规化的路线。孙权则走了一条非正规化的路线。

早年孙权割据一方时,以长史、主记作为注记人员。长史张纮、张昭都曾负责书记,“每有异事密计及章表书记,与四方交结,常令(张)纮、张昭草创撰作”。(《三国志》卷53《吴书八·张纮传》)这与东汉太尉长史记事一脉相承。

此外,负责注记的还有主记室史。如“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三国志》卷52《吴书七·步骘传》)主记就是主记室史的省称,据《续汉志》卷28《百官志五》,其职责是“主录记书,催期会”。

然而长史记事、主记记事,都是东汉官员记事的延续。其注记成果显然属于“甲类注记”的范畴。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孙柯基还是很有改革精神的

孙权称帝建国十分漫长,为三国最晚;其史官的正规化也很晚。以目前史料来看,东吴最早的史官太史令,直到孙权晚年(大约250年左右)才履行史官职责。据《三国志》卷53《吴书八·薛综传》载华覈上疏:

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

曹魏能够走史官专业化路线,首先得益于东汉朝廷长期掌握在曹操手中,朝廷虽然是傀儡,但基本框架还在。曹魏建国后,可以直接将东汉的史官框架移植到曹魏政权中。

此外,曹魏有东汉禅代的合法性,自居正统,孙权一度俯首称臣,刘备一度陷入绝境,曹魏境内又率先实行九品官人法,这都使得曹魏比东吴、蜀汉更早地走出以扩张为首要目标的“战争状态”,进入以内政为首要目标的“治理状态”。

相反,孙权割据一方,最缺乏合法性,且需要进行江东本土化,因此东吴建国漫长,长期(至少在名义上)处于“战争状态”,史官设立相对较晚。

刘备与蜀汉,虽然号称正统,实际上更类似于孙权,而形势更为严峻。刘备自入蜀以来,定蜀之役、湘水之盟、汉中会战、关羽败亡、火烧夷陵,几乎年年征战。我在

《从“天府殷富”到“民皆菜色”——季汉经济新探》(本文后面会在公众号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找史君开小窗)提到,蜀汉在战争的拖累下非常疲惫,刘备去世时蜀汉经济已经跌至谷底。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刘备:宝宝心里苦

而设置史官,进而集注起居、编修国史,是一个烧钱的事情。迫于生存压力,刘备不得不岁岁出兵,政权的经济建设全部围绕军事行动进行,即柿沼阳平提出的“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

在这种不打仗就不能生存、只能砸锅卖铁支持打仗的情况下,刘备当然不会对史官制度给予财政支持。

诸葛亮时代与刘备时代相似。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危机四伏,尤其在建兴初年,整个蜀汉经济在严重损耗的形势下,即将走到崩溃的边缘。其后经过诸葛亮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形势有所好转,但迫于内外的生存压力,蜀汉的国策仍然是积极北伐、兴复汉室。

蜀汉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又无法结束“战争状态”进入“治理状态”;财政自然就倾向于军事扩张,而不是修史著述。这又是蜀汉比东吴更加严峻的条件,迫使蜀汉前期无法建立史官制度的原因。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诸葛亮:反正我大汉有点啥事,都是我葛贼的锅,嘿嘿

至于像某些文章提出的,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设史官,其中主要原因是害怕史官记录他的不好言行,阻碍他行权做事,则属于无稽之谈。

首先不设置史官,不代表没有人记录史事。只要东汉的文书制度和记事传统还在,“甲类注记”就仍然存在。陈寿能写出长篇大作《诸葛亮传》,本身就说明了史料无法通过不设史官消灭。

其次,自古害怕自己历史名声败坏的,无不通过修史来为自己洗白。比如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当年就命应璩以侍中典著作,开始第二次集中编修魏国官方史书《魏书》;不仅如此,司马懿还特设著作佐郎作为著作郎的佐官;而这次修史在曹魏三次修史活动中,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

换句话说,诸葛亮如果怕历史记录对自己不利,更应该设立史官,或集中修史,或集中处理档案,人为将史料全部转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而不是通过“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任由史料散佚——和前者相比,后者的效率太差,效果也不好。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设史官,蜀汉历史是哪儿来的?

司马懿:说不设史官那个,来咱们聊聊,我保证不夷你三族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