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姓氏排名第一是哪个姓?你知道有哪些姓氏属于罕见姓氏?

娱乐630


李,当之无愧的第一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 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者共计58人 创百家姓中之最),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2019年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中国百家姓最新排名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排前十。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说到罕见姓氏,无疑要讲讲百家姓了,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只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我们要找的罕见姓氏,就要排除上面百家姓中提到的五百多个姓氏了

至于罕见姓氏我简单吧,希望能帮到你

1、“毒”姓

这姓氏可真“毒”啊,不但百家姓里找不到,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目前中国姓“毒”的仅剩三户,都在宝岛台湾。据香港媒体报道,台湾嘉义县、新化镇、南化乡各有一户“毒”姓人家。其中嘉义县名叫毒锦坤的这一代,已繁衍男丁六人,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2、“第五”姓

曾经在历史上,从“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都有人姓,如今只剩下“第五”姓了。“第五”是汉高祖刘邦强迁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所封,属于帝王赐姓。此姓最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陕西泾阳和旬邑。

3、“操”姓

其中操姓曾是古代的望族。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的操氏历史人物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其来源并不是曹操后代改姓,而是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后代,可不要弄混淆了。

还有如这些:拓、岁、芈、黑、弋、聊、苟、爨、敬、菅、良、英、朴、遇、迟、刀、昂、保、宾、承、崇、达、端、来、付、过、邝、历、力、芦、楼、门、茆、冒、曲、仕、节、胜、眭、粟、撒、睢、随、团、宛、刑、忻、用、衣、宜、杲、苑、恽、招、展、区都很少见。


鬼谷书生


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下是统计表格,这个很权威大家看看吧!据统计,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其中,王姓和李姓分别名列前茅,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紧随其后的是张、刘、陈,如果你行走江湖,我相信大家的好友圈当中绝对有前5个姓氏当中的一个。如果没有,可能就不是中国人。

  姓氏排名第一大姓是“李”。这个第一只能用数量来衡量了。根据2017年国家人口普查的统计,最多的姓是”李“,有9530000个人,第二是”王“姓,88900000个人,第三是“张”姓,8480000个人。

  以2018年公安部的官方统计来看,人数排名前五的姓氏依次为:王、李、张、刘、陈。而王姓、李姓这两大姓氏的户籍人口数量均超1亿人,“王”姓户籍人口数量为1.015亿,“李”姓为1.009亿。我所知道的罕见姓氏很少,毕竟多了就不是罕见姓氏了。


兜兜里有花花


2018年王姓已超过李姓排名第一。现在8万人口以上的姓氏全国有400个,其中我了解的有家谱传世的罕见姓氏有:

艾、安、敖、卞、别、宾、邴、忒、锦、卜、步、臧、苌、厂、畅、车、谌、成、池、仇、啜、刁、钭、端木、鄂、法、酆、奉、伏、符、干、刚、戈、弓、公、宫、古、苟、贡、鞏、巩、归、国、过、和、郇、姬、吉、戢、计、家、暨、冀、经、荆、井、景、鞠、阚、隽、匡、来、旷、劳、冷、理、豊、厉、利、郦、溧、练、隆、鹿、茅、昌、蒙、糜、米、秘、明、皮、蒲、亓、綦、潜、强、谯、青、卿、曲、璩、冉、芮、萨、赤、沙、中山、师、侍、是、帅、水、司、宿、岁、索、他塔拉、邰、太、谈、屠、危、文、乌云、邬、五、郗、咸、线、相、修、须、鄢、言、羊、阳、仰、叶赫那拉、衣、仪、由、展、战、湛、真、支、诸、竺、庄、壮、卓、宗。

共144个,欢迎补充。


汪叔华


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下是统计表格,这个很权威大家看看吧!据统计,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其中,王姓和李姓分别名列前茅,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紧随其后的是张、刘、陈,如果你行走江湖,我相信大家的好友圈当中绝对有前5个姓氏当中的一个。如果没有,可能就不是中国人。


我仔细看了看我自己的姓氏,排名21,不知道小伙伴们你能否在排行榜当中找到自己的姓氏。要说罕见的姓氏,绝对是复姓,在排行榜当中类似还没有看到复姓。像令狐、公羊、公孙这些姓氏绝对是罕见的姓氏,总之我是没见过复姓的人。我到见过姓拖的,大家都叫他“拖把”。

最后,说说你见过身边那些罕见的姓氏,可以在评论区评论。让大家看看,哪些罕见的姓氏我们没有见过?


谋士说


我是文开石,我有答案。

姓氏排名第一大姓是“李”。

这个第一只能用数量来衡量了。

根据2017年国家人口普查的统计,最多的姓是”李“,有9530000个人,第二是”王“姓,88900000个人,第三是“张”姓,8480000个人。

看来老话说的“张王李赵遍地刘”也要改改了,“赵”姓只排第七了。

最罕见的姓氏。

“难”姓,“死”姓,“老”姓,“毒”姓,“神”姓,“操”姓

最不罕见的罕见姓。

不罕见说的这个字,罕见是拿它当姓氏。下面这些都有用来当姓。

零、一、二、三、四、伍、陆、柒、仈、九、十、百、千、万、兆。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

春、夏、秋、冬。

上、下、左、右。

年、月、日、时、分、秒。

油、盐、酱、醋、茶。

更想都想不到的罕见姓:

“饕餮”

在《南史》中记载:”梁武王因东陵王太贪凶,于是就赐姓他姓饕餮。

成功

据说大禹治水成功,他的后代改成这个姓氏,

“屠门”

《汉书·王莽传》记载中,有杜陵郡人屠门少

“无终/毋终”

《姓考》”无终,是上古的诸侯国,周景王之孙徙封于此,后因地名为姓。“

罕见姓排名第一萌:

“虎”

看着霸气别读,它的读音是(māo)。

现在这种姓氏大多出自回族,出自唐朝时期回族虎巍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


文开石


全国姓氏排名第一是哪个姓?你知道有哪些姓氏属于罕见姓氏?


要问全国姓氏排名第一的是哪个姓?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的《新百家姓》数据显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1.015亿人





就是说,王姓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凡是中华子孙,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八个字的,从小启蒙教育就学习《百家姓》,张口就来,第一位是“赵”。





新百家姓,是指相关的机构,对中国人的姓氏进行大规模调查,然后,按照姓氏的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到的姓氏排名,当然,至少要在前一百位的姓氏排名,就被称为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的产生,要追溯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袁义达,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开始对我国的姓氏做统计研究。到1987年,袁义达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


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这次全国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


根据资料显示:1987年、2006年、2015年的“新百家姓”,前三位排序是李、陈、刘。





2007年、2013年、2014年的“新百家姓”,前三位排序是李、陈、王。

到了2018年,王姓反居全国姓氏第一位 ,人口超过一个亿。





王姓是个大姓,它的来源非常复杂。


一说、来自姬姓,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


二说、出于子姓。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后代改过很多姓,其中有些因为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为王。


三说、出自妫姓,齐太公田和之后。田和先祖田敬仲,本是陈国公子,齐被秦国灭了以后,齐国后人因为曾经是王,就改姓王。


据史料记载,在妫姓改王的这支里,出过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王莽。


四说、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要问我知道有哪些姓氏属于罕见姓氏?


我知道中国最稀有的姓氏有:

1 天、2 操 、3 青、4 淦(gàn)、5 神、6 问(wēn)、

7 打(dǐng) 、8 死、9 难、10 黒、11、老、 12 毒。



我是有书幸运馨,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继续关注!如果您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讨论!


有书幸运馨


中国的第一大姓现在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在中国王姓人口有9468万,王姓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呢?

王姓其实是天子后代的姓氏,夏周商天子的儿子往往都会取王姓。所以,他的来源很复杂,有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像比干的后代,就是子姓之王,北海东留一些人,自称是舜的后代,而虞舜曾经居妫汭,所以以妫为氏,这些人后来改姓王,就属于妫姓之王。还有齐国的田氏,原本是陈国的公族妫完逃到齐国,齐桓公让他管理田地,所以氏田,到了后面,田齐一脉夺取了政权,成为田齐。而到了秦灭六国,这些田齐害怕受到逼害,但又不想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就改姓王,这也称为妫姓之王。

可以说,上古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很多王族的后代都改姓了王,这么说,王姓还真的是王族后代。

来源广,是王姓多的原因之一。

王姓皇帝中,最有名的大概是王莽。王莽当皇帝的时候,还赐过不少人姓王,也算为王氏人口做出了贡献。

除了王莽,在五代十国时期,王氏一下爆发了,十国里有 姓王的,一是前蜀的王建,这位是贩驴出身。

另一个是王审知,贫农出身,是闽国的皇帝。也是福建王姓的始祖,台湾王姓也是源于王审知。

十国里,两个姓王的皇帝,这个比例也是相当高了。

当然,比起当皇帝,王姓更有名的是当大臣。

王姓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大姓,第二个原因就是王姓成为了门阀。

周灵王有个儿子叫太子晋,因为直谏被废,后代就姓王,到了战国末年,秦国有个王翦,就是太子晋的后代。王翦有个孙子王离,也是秦朝大将,在巨鹿败给了项羽后不知所终,但他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分别迁到了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发展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这一脉老王是最牛的,晋朝的王马共天下的王就是琅琊王氏。所以,太子晋的这一脉通常被认为是正宗王氏,但其实除了这两大郡望,王氏有名的郡望有一百多个,这些郡望的繁衍能力是相当强的,自然导致王氏后代越来越多。

这就是王姓成为第一的原因。而李姓是中国第二大姓,有时候还是第一,跟王氏相差无几,但论到世界范围,那李姓就是当之无愧是第一。

为什么呢?

因为李姓有外援,这个外援就是韩国。

韩国的李姓排名第二,有近六百万,而王姓极为稀少。

中国的李姓加上韩国的李姓,那自然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姓了。

而这个原因是一个韩国人决定的。原本韩国会是王姓的第一外援,因为他,韩国变成了李姓的外援,这个人就是李成桂。

李成桂是朝鲜王国的建立者,原本是高丽王国的大将。明初,高丽王不作不会死,派他领兵去跟明朝抢辽东。李成桂算一下成功率,干脆回马一枪,把高丽王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

这样,朝鲜王族就成了李。

而朝鲜的平民原本是没有姓的,到了近代才开始取姓,而他们取姓的方式很简单,取贵族姓。李做为国姓,当然成为很多朝鲜人的第一选择。

其实,如果李成桂没有造反,那朝鲜人很可能会取王姓。

为什么呢?因为他推翻的高丽王朝就是姓王的。

高丽王朝的开国国君叫王建,跟五代十国前蜀皇帝王建同名,而且很巧,前蜀王建死的那年,朝鲜王建就当了国王。

高丽王建更像宋朝的赵匡胤,原本是后高句丽人大将,后夺了王位,又统一了朝鲜半岛,算起来,是中国最给力的隔壁老王了。只是后代不争气,把江山送给了姓李的。不然,王姓就不但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了。

再说一下冷门姓,有的冷门姓可是很牛的。比如有一个姓就是如此,它的人口相当少,大概只有数十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可能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这种姓的人。但这个姓却是中国的第一大姓,号称万姓之祖。中国的文化跟这个姓也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就是这个姓塑造了中国的精神世界。

这个姓就是姬姓。

姬姓是什么姓呢?姬姓的一代目就特别牛啦,黄帝就是姬姓。

黄帝出生于姬水,所以就姓姬。黄帝对中国的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图腾意义上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还没有实际的考证,但在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中国人就是炎黄子孙。这个图腾把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了一起。

姬姓再一次统治这片黄色土地是周朝。周朝灭了商朝,周朝就是姓姬的,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这两位是改朝换代的,但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最有影响的却是周公姬旦。

汉朝贾谊就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可以说,中国的世界观有三个人影响最大,黄帝、孔子以及周公。

黄帝我们讲了,是图腾王。而周公干了什么呢?他主要是制定了礼乐,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把家族跟国家联合在一起。中国的很多制度就是由周公制定并传下来的。我们说的周礼讲的就是周公制定的这一套东西。

而姬姓在周公时代达到了顶峰。因为分封制,姬姓的子弟大多被分封为诸侯王。像鲁国、晋国、卫国、曹国都是大国,当然啦,分封的多了,难免有比较争气的子孙,也有不争气的,像鲁国还是可以的,主要文化抓得好,而且它就是周公的分封地。鲁国也是周礼这个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地,其礼仪就是周王室也比不上。

还有卫国,在春秋一开始时也是比较厉害的。当然,最牛的是晋国。晋国当过中国霸主国。不过呢,这些姬姓国家后面都被灭了。鲁国被楚国灭了。卫国后面被戎人灭过一次,虽然复国了,但从此落下病根成为小国。晋国这么牛,但晋国被自己的家丁们给分了。

到了后面,反而是一些非姬姓国称雄,比如楚国、秦国、赵国。

但文化上,大家还是比较尊重周礼的。

那么我们再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祖师爷,中国二千多年,绝大部分就是按他的思想去生活的。但是孔子老师的思想绝大多数都是从周公来的,他的理想就是恢复周公的礼乐,他最大的痛苦就是礼崩乐坏。他最大的偶像就是周公。晚年他生病,哀叹的是自己梦不到周公了。他是感觉自己离周公那样的礼乐之治越来越远了。

所以,周公才是儒家的祖师爷。

姬姓的周公对中国的思想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姬姓又曾经是统治中国的一个姓。说姬姓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就不为过了。

但为什么姬姓人这么少呢?

其实姬姓不是少,而是换了马甲。姬姓国原本有很多,被灭了之后,他们就不姓姬了,而是改姓了国名,比如郑姓。郑国是一个姬姓国,它被灭后,国人很多就改姓郑。还有周姓、鲁姓、魏姓、蒋姓、卫姓等等。其实在春秋时期,姬姓就开始分化了,《左传》里就说:凡、蒋、邢、茅、胙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

可以说,姬姓变成了很多姓。

据现在统计,姬姓虽然只有五十万人口,在百家姓排名297位,但他一共衍生出数百个姓,人口数排名靠前的四百个姓中,就有一百二十个大多源自姬姓,比如老王,老张,老杨等等。

所以,姬姓是为中国万姓之祖,最牛之姓。


脑洞历史观


大家好,我是妖怪的魅力。作为一名文化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名字相当的重要,而名字由姓和名这两个部分组成。姓代表的就是家族,也代表了一种传承,因为我们国人对亲情看得很重,对家族、家庭也有很强的归属感,故而姓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而名则代表了家人对自己的寄托,是家人对自己的祝福。说起了姓,那就不得不提中国的百家姓,这上面提到的就是许多日常生活里面常见的一些姓氏,这些姓氏都算是大家族存在于世间的见证,是所有共同姓氏者血脉联系的见证。

其次那么我国的这么多姓氏当中,哪一个姓氏的人口最多?占据第1位呢?其实公安部门每年都会统计不同姓氏人口数量情况,在2017年时,排名第1位的姓氏应该算是李姓,但到了2018年,王姓已经超越李姓,占据了榜首的位置。根据统计来看,我国目前有6150个姓氏,而百家姓中提到的姓氏占所有比例的85%以上。

最后在这么多姓氏当中,王、李两姓者占据人数是最多的,这两者的竞争也是最激烈,可能今天是李姓排第一,明天就是王姓排第一了。接着往下排,第3位是姓张,张姓在2017年和2018年都排在第3位,在季军的位置上坐得牢牢的。接着再往下就是刘、陈、杨、黄、赵等姓氏,这些姓氏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文化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妖怪的魅力


我还没见过比我姓氏更稀有的人了,大的姓氏就不谈了,有的是数据给你看,谈谈罕见姓氏吧,稀有姓氏向来是比较猎奇的,祖上根源更是令人神往,保不准就有哪个大人物是自己的老祖宗,就是吹起牛来也有了“嚣张”的资本,你要是姓“赢”,我都有见面拜见的冲动!

我的姓氏很罕见

当然,最大的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姓氏就是妥妥的罕见姓氏,比一些所谓的复姓都要罕见,不卖关子,“著”就是我的姓,在我“苟活于世”近30年的时间里,出了我们村我还没见过第二个这个姓氏的,古往今来的史书上也找不到一个这个姓氏的名人,这一度让我“迷茫不已”,没家的孩子像根草啊!难道我还有这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浮想联翩的姓氏

高中时代,跟同学扯到祖上名人,为了给自己找个合适的五百年多前的老祖宗,一度怀疑自己是建文帝的后代,谁让他的下落是千古之谜呢?而且“著”和“朱”发音只有声调的区别,且“著姓”作为词语来解释话是:世代显贵、影响大的家族姓氏,常指世家大族的姓氏。

这是《后汉书》张衡传中给出的解释,因此我一度觉得祖上还是挺嚣张的,以“著”为姓,不说其意思,这字一般人还真不认识,尤其在古代文盲遍地的时代,就算不知从哪个姓改过来的,起码文化程度属于高段的啊!

综合以上推测,联系建文帝被明成祖追杀,有传说曾改名换姓,作为皇帝肯定不愿放弃“朱”这个国姓,不改还不行,因此改“朱”为“著”还是有那么点合理的意思,发音相近不说,还能意指姓氏曾显贵无比,极有声望。结论就是把建文帝暂且认为“老祖”,

这一套“诡异”的逻辑在我中学时代,一直深信不疑。

大学之后的我,基本推翻了这种认知,但还保留着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没办法,建文帝的下落一天不实锤,就一天不能放弃啊!传说“老祖”长这样!

究微探秘的过程

作为国人估计都会对自己的姓氏有所了解,作为稀有姓氏的“我们”,对其更是兴趣盎然。抛开上边我那套诡异的逻辑不谈,在现有统计的姓氏排行中,我的这个“著”姓,排名2266位,什么概念?以“一”为姓的,排名1061位,复姓“上官”排名475位,复姓“鲜于”排名1484位,复姓“西门”排名1767位等等,什么复姓,我才是“稀有动物”啊!

姓氏说明中写道:不足千人!可能出了我们村就没了,也可能在某个地方还有那么几百号人,跟我们同命相连。

炎黄苗裔,祖上也阔过

随着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终于发现了靠谱的姓氏来源,春秋时期莒国第十九代国君有著丘公,是目前找到最靠谱的说法了,著丘,故地在今山东莒县西南,后因避讳孔丘名讳,著丘氏改为著姓或邱姓,根据这种说法,莒国国君为己姓,而己姓是少昊后裔,少昊是黄帝之子,这下好了,昆吾之己姓为祝融八氏之一,咱是妥妥的炎黄苗裔,借甄嬛传一句话说“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开心的一批!

当然,也有其他模糊的说法,据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渠丘氏,亦作著丘氏,嬴姓,莒国之后居于渠丘,故谓之。也就说也可能祖上是赢姓,也可能是分支,但目前没找到更多的资料了,不管咋说,祖上都阔过!


书僮聊历史


根据今年1月公安部发布的最新2018年的全国姓名报告,可以得出现在全国姓“王”的人是最多的。

全国所有“王”姓的朋友,已经达到了1.015亿人。

已经超过了上一年,也就是2017年的冠军“李”姓,成为了最新的冠军。

当然,在所有的姓氏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同时使用了父母的双姓。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张,李,王,刘,陈这五大姓毫不例外的成为了主力军。

而在2018年全国的新生儿的取名用得最多的字,却让我们有些意外了。

特别是:梓 ,居然能成为冠军,多少让我们措手不及。

那么2018年新生儿取的最多的名字是什么呢?

根据上面的提示,于是我有理所当然的看到了居然是“梓涵”。

真的是天下之大,取名也是跟风的。只是不知道,几十年后,这些名字是否也会像“淑芬”,“小芳”,“丽”,“军”等一样重复率极高了。

至于罕见的姓氏,那莫过于“睾”姓和“死”姓了。如此奇葩,如果你真的不幸姓了这样的姓,恐怕真的很难适应这样的姓氏吧。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感谢你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