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姬”是所有姓氏的鼻祖,那么它为何在《百家姓》中只排名第297位?

jinkie


为什么古老的“姬”姓在百家姓排名三百名左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

过去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情


夏商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家庭,通常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是用来区分血缘的,同姓不婚;氏是用来区分贵贱的。最古老的姓多来自母系社会部落根据河流名称命名,比如黄帝的“姬”姓,来源于姬水也就是现在的漆水河。


氏是用来区分贵贱的,它的来源由多种。有的氏来源于封国名称,如吴氏;有的氏来源于祖先的谥号;有的氏来源于自己和国君的血缘关系,如公孙氏、孟孙氏;还有的氏来源于自己居住的地方,如南宫氏、东门氏。由于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更迭,他的氏也可以发生变更,人们对他的称呼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更改,比如范武子,本来是祁姓士氏,名会,字季,谥号武,所以他被称为士会,但后来他陆续被封随地、范地,因此也被称为随会、范会。另一个例子是商鞅,他是卫国宗室,因此叫公孙鞅,同时因为他是卫国人,又叫卫鞅,被封在商地,因此也叫商鞅。

范会,也叫士会,随会


姓跟氏是不同的概念,姓一般不变更,氏可能变更。由于姓的主要目的是婚嫁,作用比氏低;而女子通常社会地位又比较低,作为高地位的男子通常使用的是氏。因此,姓逐渐被遗忘,逐渐被氏取代。


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逐渐没落和礼崩乐坏,姓氏制度也在慢慢失去作用,大约在秦汉时期,姓氏逐渐合流,绝大多数的姓都消失,人们用氏来作为名字的第一或前面几个字,过去的姬姓郑氏,开始直接姓郑,不再姓姬了。而周代的其他封国的后裔,也都用国名、官职、地名等产生的氏取代了自己的姓,平民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


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多的姓,在过去其实都只是氏,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分别是嬴姓赵氏、姬姓钱氏,姬姓孙氏,嬴姓李氏,姬姓周氏,姬姓吴氏,姬姓郑氏,姬姓王氏。

秦始皇,嬴姓赵氏,嬴政,或赵政


由于氏的来源多样,因此氏可能重名,而战国到秦汉人们又主要用氏替代姓,加上平民的赐姓,改姓,帝王的姓氏,以及人口的迁移,渐渐的古老的姓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过去的氏。几个大型的姓氏,使用人数越来越多,小姓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形成李、王、张、刘、陈合起来占3.5亿左右,其他几百个姓氏占十亿人口的格局。而姬姓,这个非常古老的姓,最终却跌出了百家姓,成为了一个罕见的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