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产坦克"阿琼",外表挺酷,实战怎样?

UP2012


一直以来,印度三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没有自主研制的能力,尤其是军事领域,印度的武器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仿制的。号称“南亚次大陆一霸”、世界综合军事实力前五的印度,空军“光辉”熄火至今、海军航母造不出来,其陆军反而有一丝自主研制的“希望之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阿琼主战坦克。

“阿琼”这个名称来源于印度民间传说中摩诃婆罗多中的“阿琼那”,该坦克的研制计划最早始于1972年,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才在花费了近5亿卢比的代价下研发出2辆阿琼坦克的样车。于是花费了近15年的时间改进,印度政府在1996年才正式批准阿琼坦克在阿瓦迪坦克兵工厂量产制造。

阿琼坦克的国产率高达90%,虽然最初一半的零件依赖进口,虽然印度一直在号召提倡使用本国产零件,但如今阿琼坦克额度自主生产率反而在逐步下降,进口部件的比例反而上升到65%。另外,阿琼坦克的初始研发费用其实仅1亿5000万卢比,但随着数次方案的不断推倒重来和通货膨胀,印度至少在这款坦克的研发上付出了30亿卢比的成本。

阿琼坦克虽说是印度自主研发,但在技术上仍然采用与国外公司合作研发,以色列的Elbit Limited公司和印度陆军军方开发了阿琼坦克的激光预警控制系统,这项技术有助于提升阿琼坦克的生存能力。另外阿琼坦克的移动伪装系统技术也来自于国外,旨在降低坦克遭受敌方电子干扰的风险。

阿琼坦克重量达59吨,和美国的M1A1阿姆拉姆斯坦克重量相仿,使用的是一门120毫米线膛炮,可发射APFSDS、HE、HEAT、HESH弹。原本阿琼坦克还准备配置以色列的LAHAT“拉哈特”半自主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但由于一些原因该计划被废弃。

印度关于“世界第一”的阿琼坦克,最自信的是它的防护能力,据印度方面称阿琼坦克采用了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复合装甲“坎昌”,性能甚至直逼乃至超过“乔巴姆”装甲。“坎昌”装甲由印度海德拉巴市的“国防冶金研究所”研制,但“坎昌”装甲的技术被曝来自于苏联T-72M1的“贾卡尔”装甲,并非自主研制,这种复合装甲通过将复合材料夹在轧制的均质装甲之间制成的,但所采用的复合材料可能并不能超越“乔巴姆”。

坦克的驱动核心——发动机,阿琼也不能实现自主研发,阿琼坦克用的是德制的MTU838Ka-501柴油发动机,并使用Renk“曼塞”公司提供的变速箱。通过涡轮增压器和带有四前进档、两后腿档的行星齿轮变速箱的集合,这套动力设备能够产生1400马力的推进动力。如今印度军方更是声称,在独立开发一款1500马力的国产发动机,以逐步取代德国提供的发动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获得5.8亿美元的拨款,整个研制计划长达5年。

印度的阿琼坦克(左)和德国的豹II坦克(右)对比,两款坦克具备很多相似性

但是,由于阿琼坦克常年零件数量不足,且保养不够妥善,印度陆军2013年当时的124辆阿琼坦克就有超过75%不能正常使用,濒临报废,近年来阿琼坦克性能状况得到稍许改善。总之,就这么一款常年没法开的坦克,敢号称“世界第一”,是不太现实的。


科罗廖夫


局座曾经说过,阿琼坦克实际上是阿囧坦克,最大作用是游行。它还是世界上最贵的坦克,没有之一,印度果然是冤大头。

印度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不错,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想要自主研制一款坦克是不可能的。但印度人野心恨不得一口气就吃个胖子,所以阿琼坦克一研制就是30年,从74年开始设计,到2004年交付印度陆军,阿琼坦克创造了世界坦克研制历史的记录。由于水平有限,印度不得不在研制阿琼的时候邀请了德国豹2坦克的设计团队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出手相助。

阿琼坦克的炮塔和豹2早期型号的炮塔很像,主炮却是来自老主子英国的120毫米线膛炮,由于印度坚持本地生产,但印度糟糕的质量控制直接导致了这门炮赶不上原版的英120线膛炮。

本来阿琼坦克配用的是德国柴油发动机,看见我国引进仿制后,也来了精神头要自己copy,可惜他们没有24K钛合金狗眼,没有看一眼就怀孕的能力,再加上印度斯坦的神助攻,直接导致了其发动机性能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交付印度陆军的时间也因此一拖再拖。

阿琼坦克的防御在三代主战坦克中中规中矩,其采用了复合装甲,是“三明治”构型,但还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阿琼坦克的防御能力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另外一个让人担忧的是阿琼坦克的整个火控系统子部件是多产品的大杂烩---中央处理器是美国摩托罗拉,热成像仪是法国,激光测距仪,火炮控制组件是英国的产品,加上印度几乎为0的整合能力,使得阿琼坦克的精度不佳。另外说一句,阿琼坦克具备“三防”功能,理论上具备通过核污染地带的能力。

另外一个困扰阿琼坦克的原因是太胖了。阿琼坦克的中央已经超过68吨。过重的体型对道路和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限制了阿琼坦克的使用。阿琼坦克天天姚瑚减肥,结果10年才减了1.5吨,远达不到目标的60吨。就连印度媒体都称其为“主败坦克”,印度陆军直接回答称其为最不想要的坦克。

战忽局局座曾经说过,阿琼坦克最大的作用是阅兵式时亮相游行,还说印度兵在阿琼上杂耍可好玩儿了。只是这个大玩具对于印度来说价格不菲,由于研制周期太长加上物价膨胀,阿琼坦克最新的MK2型报价3.7亿卢布,约合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即便“趁火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

所以阿囧坦克是名副其实的。

图片源自网络。


龙行军武


阿琼坦克技术先进,外表炫酷,实战能力极为强大,堪称21世纪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没有之一。

印度拥有相当精湛的坦克装甲车辆运用经验,历史上的印度坦克兵作风顽强,敢打敢冲,每每以强悍的钢铁之躯给步兵押阵,为他们提供了安心又可靠的掩护。

但在长期的印巴冲突中,印军越来越觉得购自苏俄的坦克,在日益进步的印度坦克部队面前,已经成为制约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自身战斗力,印军决定开发一款本国坦克。

早在1972年,印度方面就已经以独具前瞻性的眼光,规划了21世纪“阿琼”坦克的发展;依靠着超强的科学技术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人短短几十年就拿出了阿琼坦克的原型。

但是印度人并不骄傲,1990年时,为了以“大国工匠”的态度精益求精,印度毅然决定推迟阿琼的列装,继续将这一利器打磨下去。不得不说这个国家相当可怕,这样的精神怎能制造不出强大的武器?

真正拖阿琼坦克后腿的都是不可靠的外国技术,比如德国MTU发动机,屡次出现问题。进口的液气悬挂装置,因为活塞连杆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阿琼的研发进度。连德国进口的120mm主炮也发生了炸膛问题,深刻体现了西方货不如印度货的道理。

但瑕不掩瑜,阿琼强大的整体性能足以让其展现出无上威力,比如在2010年的军事比武中,俄罗斯最新的T90坦克完全无法与阿琼相抗。如果不是给普京几分薄面,印度将不会继续采购俄罗斯坦克——有阿琼就够了!

在印军中,阿琼属于绝对的高端武力和进攻矛头,因此他们的数量极少,在预计列装的1650辆T90外,阿琼只有千分之一不到的数量,但你要知道,T90再来多少都是炮灰,印度真正可怕的恰恰是那些阿琼。

难道不是吗?阿琼比T90贵几倍,毫无疑问它比俄国坦克高级;68吨的重量只有豹2A7能比,M1A2 SEP都不如它重。这体现出阿琼优异的防护能力,它还表现了印军装甲设计极为绝强的先进战术设计思维——阿琼身后将无追兵,任何企图跟在阿琼坦克群背后的敌人,都将陷入地裂、路碎、桥塌的悲惨局面。

这样的坦克还需要夸耀实战能力?说实话阿琼没有实战,因为每一个对手都在阿琼面前瑟瑟发抖!!


王司徒军武百科


由于从1987年就开始研制的“阿琼MKⅠ”型坦克一直就性能极差,印度已经放弃了该型号的制造,改为生产在MKⅠ的基础上升级的MKⅡ型,也就是图片上这辆坦克。

与MKI型相比,MK–Ⅱ坦克据说经过了70多项改进,主要是:增加了反应装甲、提升了火控系统、改善光学瞄准器材、有新的弹种...可问题这些改进之后“阿琼”坦克也变成了世界上最重的坦克,超过了美军M1A2坦克的65吨,达到了惊人的68吨战斗全重。

拖车载着“阿琼MKⅡ”坦克公路行驶重量要超过90吨,印度公路、铁路之差,能否通过90吨的重量实在是让人怀疑。

“阿琼”坦克没有参加过战争,因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俩国之间虽然小冲突不断,但坦克战没有再次的发生,所以“阿琼坦克”没进行过实战,巴基斯坦的MBT2000好像参加过小规模战斗,既然是没参加过战斗,只能是根据“阿琼坦克”的性能来进行分析,它到达战斗能力如何。

看官们都知道,印度人一贯好高骛远,所以“阿琼坦克”在设计之初以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豹2”为蓝本设计,它纸面上的性能很先进,总体上超过了当时苏联正在设计的T80坦克,可惜印度工业能力太差,通过30多年的“努力”生产出来的“阿琼”MK–1型坦克性能非常低劣 !以至于印度军方都拒绝购买这样尴尬的局面……那么“阿琼”坦克到达有啥不妥之处?


德国“豹Ⅰ”坦克所用的MUT838Ka501V柴油机,也叫“动力包”,就是柴油机和变速箱、涡轮增压装置…都集中在一起,可以整体安装,而不再是以前那样动力系统分布式布置,安装、拆卸都很麻烦。
“豹2”坦克的动力包,坦克在战场如果出现动力舱被毁,发动机失灵等状况,坦克抢修部门可以迅速的更换一个“动力包”,使坦克还可以快速的投入战斗。

发动机出现故障之后可以迅速的整体吊运出动力舱室,更换一个新的动力包,这样坦克就可以快速的继续作战。

“阿琼坦克”在立项之初也看中了德国柴油机的先进性和耐用性,使用的是“豹1”坦克的改进型柴油机838Ka501V发动机,理论上来这型发动机配置给“阿琼”坦克还是不错的,可以满足动力所需,但是该发动机在欧洲温带环境性能非常优良,到了南亚地区开始水土不服!
据说新型的MKⅡ坦克换装了1500马力发动机动力包,性能怎么样还不清楚。

这辆221号坦克几乎出现在了所有军事杂志的期刊上,不论是测试还是阅兵式上,印度似乎仅制造了这么一辆试验车。

装上838KA501V柴油机的“阿琼MKI坦克”在测试期间,经常性使用了不到100㎞就开始罢工,而且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属于沙漠地带炎热异常,发动机系统漏油现象非常严重!间隙太大润滑油滴干,影响到了传动机械的正常运转、极大磨损损耗,德国技术部门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好啥都不能做,连走路都费劲何况是高强度的战争?


“阿琼”坦克主炮使用120㎜口径线膛炮,也就是前宗主国英国120㎜滑膛炮,L11型120㎜线膛炮是“挑战者Ⅰ、Ⅱ”型坦克的主炮,该炮炮管采用电弧炉+电渣重溶炉双联冶炼工艺,提高炮管自紧性能,耐高膛压、高温性能都非常好,使用寿命也更长!

但是,L11坦克炮管需要再次进行膛线加工工艺,一下子就增加了制造难度,更主要的是有了膛线使得炮口初速有所降低、并且磨损也增加了,使用寿命也也降低了不少...目前英国已经开始使用德国“莱茵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了。

印度在引进L11型坦克炮之后,以印度钢铁业水平来判断,L11型炮的仿制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印度也许只能将该炮的技术指标降低之后才行,这样也就达不到原来的设计要求了。更直白的说,这炮能否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都很难说。

新型的“阿琼MKⅡ坦克”还加装了遥控武器站。

但根据印度自己的说法,国产的120㎜炮和新型穿甲弹可以在5000米外击穿450毫米厚的三层北约重型靶板,可是印度军工一贯作风让人表示极大的怀疑!即便是穿甲弹5000米击穿三层北约重靶水平也不是很高!也仅能算是一般水平。

总体来说,现今的“阿琼”MK–1”坦克性能太差不算数,新型MKⅡ坦克的战斗力可能与早期的俄制T80U或者豹ⅡA4型相当,谈不上有多么的先进,它的:主炮、发动机,悬挂部分仍然不成熟,火控系统也是外国产品拼凑而成,虽说安装反应装甲,能否达到防护“破甲弹650毫米”的技术水平还有待观察...但是,“阿琼MKⅡ”坦克自身重量太重了!68吨的战斗全重机动能力肯定很差,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主炮性能不佳、装甲防护水平不高,再加上机动能力差,到了战场就是待宰羔羊!因为坦克讲求的就是:火力、防护、机动能力这三大技术指标。


皇家橡树1972


正如题目所言阿琼坦克外表挺酷,内在确实不怎么样,从设计之初纯国产并越越德国豹2的定位,慢慢变成万国组装货中看不中用的状态。这能怪谁呢?反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提倡国货当自强,包括空军LCA“光辉”战斗机、海军“蓝天卫士/维克兰特”号航母,以及陆军“阿琼”主战坦克都向走了同样一条死胡同,从完全自主研发向来料加工组装转变。

“阿琼”主战坦克从1974年开始研制,目的是研发一款先进的印度国产现代化坦克,由于研制初期和德国存在大量合作。因此整体外观和豹2早期型非常相似,特别是方方正正的炮塔。原始设计指标是:战斗全重50吨、装备120毫米线膛炮和高性能弹药、先进火控、大功率发动机和高效传动系统、复合装甲等。而且所有装备均要求国产,性能要全面超越德国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印度第一次自主研发现代化战克,缺乏经验以及技术支持,从研发到服役整整历时30年,创下世界纪录。在1994年和1995年的试验中,娇贵的“阿琼”无法满足已经降低的标准,甚至在军方试验报告中阿琼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印度媒体则把阿琼由“主战坦克”降级为“主败坦克”。

为了面子上好看点,印度转向德国请求支持设计上接近德国豹2坦克,显的方方正正。原来计划采用的国产风冷柴油发动机迟迟无法完成,最后只能换上德国MTU838KA501柴油发动机。然后其他子系统包括:火炮采用英国L11型120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由西班牙伊诺萨公司提供,以及以色列电台等,原来寄予无限关爱的国产“阿琼”坦克又成了一款万国组装货。

而且为了提高“阿琼”坦克的作战性能,缺什么就补什么加装了很多国外装备,导致坦克超重。目前全重达到58吨的极限,对于印度大部分公路桥梁的承重绝对是一个压力。除了超重还超支,单价过高达470万美元,对于印度陆军而言还是直接购买俄罗斯T-90来的实在。实际生产制造中阿琼坦克进口部件比例高达60%,已经完全沦为国外产品的“组装货。


河东三叔


阿琼坦克是印度研制的第一款现代化主战坦克,它与“光辉”战斗机、“维克兰特号”航母并称印度军工自主研发的三大支柱。“阿琼”坦克看起来很酷炫,但实际上却是一款存在缺陷的坦克。它研制时间之长,堪称世界之最,甚至还曾因为性能问题而被印度陆军接收。

(印度阅兵式上的阿琼坦克)

阿琼坦克的研制可谓多灾多难,作为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款现代化坦克,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导致该型坦克一直半死不活。在设计时因为没有考虑自身工业能力,所制定的指标要求严重超出实际。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只是原料产地,英国人也没有在印度建立什么像样的工业体系,这导致印度军事工业能力严重不足 ,根本没有自行研制坦克的经验。“阿琼”坦克作为印度第一款自研坦克,最初制定的战斗全重为50吨,将使用120毫米线膛炮、高性能弹药、先进火控、大功率发动机、高效传动系统和复合装甲,总之其整体性能要全面超越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并且所有的部件都要由印度自行生产,。

(德国的主力坦克豹2)

“阿琼”坦克立项于1974年,这样的指标在当时都属世界一流水平。德国有着丰富的坦克生产经验,其多型坦克都堪称经典之作,而印度一开始就以超越德国为目标,其胃口不可谓不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很快就发现这样的目标实在太难实现了。无奈之下,印度只好向其他国家购买现成的子系统产品。举例来说,发动机用的是德国的MTU838KA501柴油发动机,火炮用的是英国的L11型120毫米线膛炮,而火控系统则是由西班牙伊诺萨公司提供,再加上德国FWM公司的炮控技术、OIP传感器系统公司的炮长主瞄准镜和以色列的电台等,“阿琼”坦克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万国货”。

(德国的MTU838KA501柴油发动机)

(英国酋长坦克上使用的L11型120毫米线膛炮)

即便是这样,阿琼坦克的性能还是无法让印度陆军满意。“阿琼”最大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8吨,而且由于印度地处热带,很多设备都因无法忍受酷热环境而发生故障。履带负重轮部分采用了铝合金,因强度较软使用很短时间就会变形。而且由于各子系统来自不同的国家,在相互兼容上也存在着问题。子系统的进口花费加上国内组装费用,让阿琼坦克的造价变得奇高,如今一辆造价都已经超过了800万美元,这样的价格足以买3辆T90S坦克。阿琼坦克自1974年开始研制到2014年正式列装,一共花费了40年时间。现如今世界坦克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技术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直接导致阿琼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都显得有些落后了。

(阿琼坦克的重量太大,很多路面和桥梁都无法通行)

目前印度军方的主力坦克是T90S,阿琼坦克则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印度陆军甚至曾多次希望结束“阿琼”坦克项目,因为其性能根本达不到要求,不过印度政府为了所谓的大国梦和军工自研梦,仍在苦苦坚持。虽然有几次印度政府也想要结束该项目,但考虑到面子问题,最终也不了了之。这实际上已经背离了阿琼坦克的研发初衷,成了一个形象工程。如今阿琼坦克在阅兵式上频频亮相,但是印度陆军却还是以T90为主力。正是因为印度盲目追求高性能,忽视实际能力,只为追求面子,才导致了阿琼坦克如今的尴尬境地。

(阿琼坦克更多的是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


战情解码


1972年在第三次印巴结束后,取得战争胜利的印度认为自己装备的坦克不够先进,遂决定要自行研制和生产一种先进的新型坦克。1972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开始预研新型坦克;到了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计划立项。这就是"阿琼"主战坦克的由来。

在"阿琼"主战坦克刚开始时,印度考虑到自身坦克研制经验不足,便选择与德国豹2主战坦克制造商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德国公司合作。乍一看这个选择很明智,毕竟德国的坦克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但印度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印度仍与英国藕断丝连,接受英国各方的援助,这就使得印度传承了英国的坦克技能树。

例如,阿琼坦克主炮使用120mm口径线膛炮,非常鲜明的英国坦克风格,除了英国世界上几乎没有再使用线膛坦克炮的国家了。阿琼坦克使用的120mm口径线膛炮,其技术也是源自英国L11型120mm线膛炮(英国挑战者Ⅰ、Ⅱ的主炮)

英国技术跟脚的印度与德国公司合作研制新型坦克,就要弥合这两大坦克体系的差异,要知道英国坦克的与德国坦克这两大坦克体系的差异真不是一般的大。

而随着印度与苏联关系的升温,印度军队引进了大量苏制T-72主战坦克。而野心膨胀的印度,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将苏制坦克的优秀技术融入到正在研制的阿琼坦克中。俄罗斯也为"阿琼"主战坦克在防护系统和武器装备方面提供了技术。举个例子,阿琼的车头设有V字形挡水板,学的就是T-72坦克。

除了英国、德国、俄罗斯外。印度传统的军火贸易伙伴国,法国和以色列也为"阿琼"主战坦克提供了不少的配套设备。

于是,"阿琼"主战坦克,就成为了一个多国产品的大杂烩。而由于设计时间太长,为了确保列装部队时技术上不落后,印度又对"阿琼"主战坦克的设计指标进行了多次修改。阿琼坦克研制工作的难度就这样一步步的升级到了地狱级。

在风风雨雨三十余载后,阿琼主战坦克终于装备印度陆军。迫于上层的压力,印度军方还是硬着头皮采购了东拼西凑起来的阿琼坦克。然而这些坦克的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在服役月一年半之后,124辆阿琼坦克便集体“趴窝”,动弹不得。

由于"阿琼"主战坦克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使得印度陆军态度强硬的表示不愿继续采购"阿琼"主战坦克。而随着印度陆军未来主战坦克项目(FRCV)的正式提出,历时40余年的"阿琼"主战坦克终于彻底凉凉了。

至于说"阿琼"主战坦克的实战表现,这款传奇的主战坦克实在是不能让人信得过,所以至今也没有上过战场,只能在阅兵时被当做“花瓶”牵出来溜溜。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印度可以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本身的基础工业就咋地,连仿制都费劲非要自己搞三代坦克,而且技术指标还一项比一项高,关键是它自己不会、别说突破关键技术了,就连普通的技术自己都没掌握。所以印度的阿琼坦克其实更像是用各国的坦克零件拼凑出来的,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起到1+1+1>2的作用,照猫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在连自家陆军都嫌弃,所以没人要的阿琼坦克只能沦为印度阅兵的专业户了。

1974年立项开始,印度就开始了打磨国产坦克的宝剑,都说30年磨一剑,到现在印度是磨出来,但是这一把剑并不是一把宝剑,而是一把废剑。从外形上看,印度阿琼坦克特别像德国豹-2坦克,且动力装置也是用德国的、火炮是用英国的、热成像是法国的、火控系统的关键芯片是美国的。而且在坦克的悬挂系统上,居然选用了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液气悬挂系统,这技术连美国都不敢说完全掌握,而且在负重轮上放弃的成熟的钢制负重轮,而采用最尖端的铝合金负重轮。结果就是不到200公里的使用寿命以及蹦蹦跳跳的行动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一代坦克都比印度的三代坦克的悬挂系统要好

对于军事上机动、火力、防护这些指标不行还另说,摆在印度面前最直接的问题,那就是坦克自重太大,目前最重已经达到了68吨,是目前美国主战坦克里面最重的一个,这对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印度来说这个重量能否开出来还是问题。而印度政府不顾陆军的反对直接宣布国产坦克研制成功并强制要求陆军采购,但是印度陆军也不是傻子,自己从硬俄罗斯手中买过来的坦克和自家研制的坦克相比孰弱孰强印度陆军自己比谁都清楚,所以现在印度陆军碍于面子,到今天只买了100多辆,而且还是用于阅兵,打仗时想都不要想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无敌碾压,一炮穿9辆k2,相当于一炮穿81辆99[笑哭][笑哭]


lucio303


"宇宙第一强",手撕鹰酱M1A2,脚踩德国豹2,头顶兔子99A[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