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有網友如此總結當代中國年輕人的一生:

“十幾歲時為學習成績焦慮,二十幾歲為結婚買房焦慮,三十幾歲要考慮孩子和房貸,四十幾歲開始擔憂孩子的未來,五十幾歲又怕自己的健康出問題,六十幾歲開始操心孩子的孩子......”

人這一生,就這樣在焦慮和壓力中忙忙碌碌地度過了。

“我太難了。”這句話常常被中國年輕人掛在嘴邊。

難道工作、買房、看病...這些問題只有國人會為之所累嗎?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在二三十歲的年紀裡,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有著共同的煩惱和焦慮呢?

今天就通過我的一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人朋友的觀察,帶你看看美國年輕人究竟在過什麼樣的生活......

租房or買房,美國年輕人也兩難


對於國內絕大部分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在躊躇滿志、天真爛漫的年紀裡走出學校,離開家鄉,義無反顧地走向大城市時,

遇到的第一個坎兒不是找工作,而是租房。


微博曾經有個熱搜話題叫#租房中的心碎瞬間#。獲得最高點讚的評論是:


“你的工資交完房租就所剩無幾了。”


北上廣生活壓力大,每個月幾乎都入不敷出。這不僅僅只是中國年輕人的現狀,其實在美國也是一樣。


華人女生Vivian定居美國多年,年少時離家赴美求學,現在已經在美國結婚成家,在做房地產銷售的工作。多年的“美漂”生活並不輕鬆,無論是家庭生活、文化隔閡還是職場競爭都讓她絲毫不敢鬆懈。


她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後,發現無論什麼膚色、什麼國籍,在異鄉奮鬥的人們想要被接納,都一樣會面對屬於這個年紀的各種問題。


Vivian告訴我們,跟國內奔赴北上廣的大潮一樣,多年來,美國很大一部分年輕人高中畢業後(一般是18歲)也會選擇奔向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這些大城市追夢, 或者繼續學業深造,或者努力工作奮鬥。


那麼他們的住宿問題自然會成為頭等大事。


與中國不同,國內的大學生在上學期間絕大部分都會住學校提供的宿舍。而在美國,一般四年制的大學為了讓新生儘快融入校園生活,只會在第一年強制要求新生住在學校宿舍裡。

但學校宿舍的條件大多很一般,價格也並不便宜,所以第二學年很多人都會選擇搬出宿舍在校園附近租房子住。


尤其是全美有一千兩百多所兩年制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註冊學生超過一千萬,學生的平均年齡29歲,甚至60歲以上的老年大學生也十分常見。


由於學生普遍年齡偏大,所以就讀於社區大學的學生中超過60%是邊工作邊讀書的。畢業後取得對應的學位(AA degree)後,再繼續轉學去四年制大學繼續深造。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這些社區大學幾乎很少有條件提供住宿,所以更需要學生在附近自己租房了。當然,大部分情況下,房東會將房租控制在保稅金額前的1/3。

雖然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租金有所差距,不能一概而論,但由此可見租房對於美國的大學生來說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Vivian工作中的很多租房客戶都是正在讀書的學生,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特別優越的家庭條件選擇豪華的房屋,只要安靜、整潔、交通便利,能夠給自己提供一個休息的房間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上學需要租房,畢業後進入職場,租房更是必選項。尤其在那些年輕人聚集的大城市,雖然學習和工作機會多,但休閒娛樂的生活成本也更高。


這幾年,全球的大都市都在面臨房屋租金狂漲的問題,美國西岸的舊金山地區租金更是連續兩年拿下全美第一高,這樣的現象無形中也讓年輕人倍感壓力。


Vivian說如今的美國青年正面臨著雙重打擊,“他們處在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住房危機時代。”

同時也揹負著史上最高額的學生貸款,通常是在收入階層的最底端,甚至很多人都不得不被迫離開大城市,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


“衣食住行”一直是與全人類都息息相關的事情。咱們中國人的觀念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生活的根基。成年人即使買房壓力再大,家人也會幫忙湊湊首付,然後年輕人自己還房貸。


“房奴”這個詞也應運而生,每天睜開眼睛就要想到:“我還欠著銀行多少錢。”


與中國不同的是,很多美國人不把房子當成人生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因為沒有戶口制度,美國人口流動性很大。就算已經成家有了小孩,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個家庭也很容易搬到另外一個城市甚至另外一個州。


所以,如果美國人覺得在這個城市不會住五年以上,那麼他是不會首先考慮買房的。


如果下定了決心要買房,美國人的壓力也不小。很多傳統的美國家庭不會提供首付,也很少會有父母送房子給子女,美國年輕人不得不用自己的存款和薪水來貸款。最常見的貸款是20%首付,80%還貸。


而貸款需要看最近兩年的報稅記錄,金額基本是按照每年報稅收入來算。所以年輕人靠自己能力買房的話,至少需要先工作兩年。每月的還款金額(房貸+地稅+物業管理+房屋保險)不能超過稅前收入的1/3。


當然政府也出臺了首次購房的貸款優惠政策,首付可以低到3%—5%。這種貸款雖然首付很少,可以用更少的頭款做槓桿,但是也有一些弊端,比如每月除了還房貸還要另付額外的保險費用,這樣每月還款的金額就相對高一些。並且也不是每套房子都能符合這種貸款要求的。


Vivian說,大部分人的貸款期限會選擇30年,也有選擇15年的,但15年貸款的利率相對也會更高。


無論在大洋彼岸還是國內,這個世界給年輕人的壓力幾乎如出一轍,

想要獨立,在生活條件更優渥的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無論租房還是買房,都要為了更好的生活和理想而努力拼搏,沒有捷徑可走。

不止北上廣,

美國同齡人也“鴨梨山大”


在美劇和電影裡,美國人在工作和生活時好像更願意忠於自我的興趣,不太會選擇擠那種競爭激烈或者就業前景大好的獨木橋。


但實際上,現在的美國年輕人雖然的確會看起來“理想主義”一些,那也是在沒被現實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之前,他們會“腦子一熱”,完全憑興趣愛好選擇工作:去做自己喜歡或者更輕鬆的收銀員、快餐員等職業。


但用不了多久,現實就會狠狠地敲醒他們。直到發現微薄的收入不能平衡生活的開支,或者工作幾年後發現最初的選擇可能面臨就業困難,並不適合自己時,就不得不重新轉行。甚至很多人還會去職業學校(vocational school),或者夜校(Night school)回爐重造,學習更能謀生的技術和專業。


僑報網就曾報道過如今美國的年輕人:


“不幸適逢經濟最艱難時期:學生債務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就業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競爭力。這樣一來,現在的年輕人同父輩相比所賺收入相對有限。”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2018年,根據美國社會保障管理局的數據,美國工人的平均年薪大約在46641美元,而其中絕大部分人的年薪僅僅只有30533美元。


這意味著相當多人收入沒有達到平均數。


很多美國網友也經常在網上感慨:


Terrence:

That’s sad. But the average employer now wants degrees, certifications, experience,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weekends and holidays.

哎,心情不爽。現在的老闆招人既要你有學歷,有證書,還要求你有經驗,還要求你願意週末和節假日加班。


Mister:

No matter what anyone tries to make you believe, wages have been stagnant for years.

不管別人怎麼說,反正工資這些年就沒怎麼漲過。

……


由此看來,大部分美國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同樣很大,他們發愁的事情和我們幾乎一樣。


可能最開始還想忠於興趣和愛好,但最終調轉航向一邊工作一邊重新學習的大有人在。在當今的大環境下,“美國夢”可能已經不再是唾手可得的香餑餑,生存的壓力和焦慮就在面前,人生該經歷的坎兒一個不少,必須面對。



因為在工作中接觸了很多年輕人,Vivian對他們的處境非常瞭解,也有著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她給我們介紹了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狀況。雖然大學所在地區不同、大學類型不同、專業不同,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也相應存在較大差異。

但還是有一些城市和地區明顯可以看出大學生畢業起薪較高,比如說加州和東北地區。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因為美國加州和東北地區名校分佈最多,也是教育水平相對發達的地區。


而我們在網上也能夠看到,畢業十年後薪資水平前十的美國大學排名: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以及那些可以拿到“人生贏家薪資”的專業排名: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Vivian也說,在美國,類似大熱的IT業,正經4年大學剛畢業的應屆生就可以在灣區拿到6位數

的年薪。而如果專業不好,學校也不出眾,最低的工資可以低到3000刀/月同樣大學畢業,拿到手的薪水差距還是很大的。


從數據上也能看出來,名校畢業、熱門專業的確是不錯的起點,但最後在大城市的職場中一路開掛,平步青雲,這種勵志的傳奇故事還是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大多美國年輕人也和你我一樣,腳踏實地,在生活中一路摸爬滾打,一點一點地用自己的努力去奮鬥。


這和國內的情形幾乎一樣,教育資源集中在一線城市,相對就業機會也更好,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北上廣高額的生活成本和巨大的壓力。網友們常常吐槽:


“生活在北上廣,不敢生病不敢遠行不敢裸辭。”


“即便逃走,不乖乖回來算你輸。”


……


壓力的背後,是大城市不斷擴張的輪廓和成倍放大的孤獨。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在外打拼的人們的幸福感也許不是因為生活過得舒適,而是壓力化成的動力,讓生活更有希望。


這也是無數“北漂”“滬漂”甚至像Vivian這樣的“美漂”或者那些離開父母去獨自奮鬥的美國青年們共同的內心狀態。

來了美國以後才知道,

原來真的不敢生病


人吃五穀雜糧,自然也要經歷生老病死。


美國看病貴的傳言已經在網上被各種媒體傳得沸沸揚揚。有段子足以形容美國的醫療貴:


一個留學生被車撞倒了,被人扶起來之後說的第一句話是:

“不要叫救護車!”


而在網上搜索一下,就會看到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據法新社報道,美國每年出國就醫的人群竟高達190萬人!原因則是這些人需要去尋求國外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


不僅僅是留學生有時候要坐飛機回國看病,就連美國人自己也要全世界尋找更便宜更優質的醫療了。


Vivian解釋道,雖然很多美國人,包括留學生都有醫療保險(health insurance),但每次看病還是會有自付額(deductible)。根據不同保險的報銷比例,自付額有時候非常高,如果換成人民幣一般會比在中國直接看門診要貴很多。


在美國,醫院分為兩種,一種是公立醫院,一種是私立醫院。


公立醫院的規模很大,每個城市都有幾家,但比較少,基本上沒有什麼盈利,完全是作為公益性質為美國公民看病的。公立醫院基本會滿足美國窮人的最低生活保障。


而在醫療市場化的美國5000多家醫療機構中,70%-80%都是私立醫院。收費幾乎都是由醫院自定的,即使病人有醫保,費用也會由保險公司和醫院討論後收取,所以有時候會很貴。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Vivian說她曾有一位老友得了癌症,需要做手術,在美國經過一番治療後,恢復得還算不錯。可如果沒有保險,毫不誇張地講,她朋友可能要花掉幾棟房子的錢(幾百萬美金),幸虧他提前買了較好的保險,不然真的像網友所說“不敢生病,只有等死了。”


網上很多人都忍不住“吐槽or控訴”美國看病貴的現象。


這裡分享一位網友的血淚史:美國醫院婦產科有一個叫做“剖腹產後肌膚接觸(skin to skin after c-sec)”的項目,收費39.35美刀,這個項目是幹什麼的呢?就是剖完之後,醫生把娃交給產婦抱一下......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更有網友用詼諧的漫畫來詮釋這一現象。


買房難、看病貴、生活壓力大…美國年輕人其實也過得挺苦

很多留學生選擇回國看病一是因為自付額不便宜,語言不通,二是美國醫生是預約制,看病至少要提前一天預約。有時候像發燒感冒這樣的小病,病都好了還約不到醫生......


這樣一比較,國內看病的確實惠和高效得多。很多大醫院的醫生每週都超負荷工作,上午問診下午手術,非常累,讓人忍不住要對國內每一位醫護人員說聲:“辛苦了!”


所以,Vivian開玩笑說,在美國生活,首先得身體好,沒事多去鍛鍊,強健體魄不說還能排遣壓力。畢竟如果體質差,很容易傾家蕩產。

寫在最後


今天這篇文章是想告訴大家,美國年輕人也在忙碌地奔波著,他們過得並不像想象中那樣瀟灑:

為了工作經常搬家;在大城市租房要支付昂貴的房租;如果想買房,父母不給付首付,需要自己一點點攢錢;看病太貴,去醫院不敢看醫療賬單......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城市都有它的A面和B面,我們要做的是,無論生活在哪兒,都要有年輕人該有的樣子——接受挑戰,敢於追夢,十年飲冰,不涼熱血。

在社會節奏高速運轉的當下,世界各個角落的年輕人都會感到

“鴨梨山大”,這未必是壞事,說明你在走上坡路,而上坡路註定是有一定挑戰性的。

適當放鬆,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和朋友互相鼓勵,抽出時間去鍛鍊身體,這些都能幫助你舒緩壓力。

心裡的陽光多一寸,焦慮就會少一分。

面對生活的困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總想明天會發生什麼,著手做好眼前的事。

要記得,為了夢想,所有走過的路最後都會鋪上紅色的地毯。

祝大家永遠年輕有夢,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