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河西 之戰進攻圖

戰爭背景

河西即現在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因位於黃河以西,自古稱為 河西,因其為夾在祁連山(亦稱南山)與合黎山之間的狹長地帶,又稱河西走廊。 它為內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河西地區原是月氏領地,後被冒頓單于打敗,因此這裡為匈奴佔有。河西走廊分佈著許多匈奴控制的小國,匈奴單于命渾邪王統治酒泉及周圍地區,休屠王統治武威及周圍地區,控制西域各國,並南與羌人聯合,從西面威脅西漢王朝。

漢廷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鞏固西部地區,遂決定展開河西之役,為此,組織強大的騎兵部隊,委派青年將領霍去病出徵河西匈奴軍。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河西走廊(上二圖)

第一次河西之戰

此時張騫已出使西域歸來,漢武帝瞭解了很多西域的情況,決意打通河西走廊。同時通過河西之戰,剪除匈奴右臂,切斷其與西域及西羌各部之聯繫,併為最終的漠北大決戰掃清道路。因衛青在漠南之戰的戰績不太理想,漢武帝啟用霍去病擔任河西之戰的總指揮。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霍去病

第一次河西之戰,發生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三月,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出徵,霍去病率兵萬人,由隴西出擊匈奴。為了怕被匈奴和羌族發現,霍去病還刻意在今蘭州以西渡河,沿烏鞘嶺北坡的草地而行。漢軍長途奔,六天轉戰一千多里,在河西走廊的祈連山下穿插,有如摧枯拉朽般將匈奴小國紛紛擊潰,並穿過焉支山,在張掖與酒泉之間與匈奴主力展開決戰。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河西之戰首次出擊

漢軍騎兵在深入敵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與匈奴短兵相接,誅殺精銳兇悍的敵人,沿途掃蕩一些小的部落,如有歸順者,便釋放之;如不歸順者,便殺之。在焉支山(今甘肅一帶),遇到渾邪、休屠二王﹐二王敗走,漢軍俘虜渾邪王之子及其部將﹐計共殲滅九千人。這次戰役,漢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死傷慘重,萬人去而剩三千人歸,損失十分之七。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漢軍鐵騎

霍去病此戰告捷,給漢武帝極大的鼓勵,他決心趁河西匈奴的兵力、馬糧未復原之前,再次發動攻擊。

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是在同年夏天,漢武帝派霍去病與公孫敖領數萬騎兵進攻河西。霍去病與公孫敖計劃要分開攻擊匈奴,然後再兩路會師於黑河。霍去病率領所部騎兵採用大縱深迂迴作戰,先由今寧夏靈武渡過黃河,向北越過賀蘭山,涉過浩瀚的沙漠,繞道居延海(今額濟納),轉而由北向南到酒泉,從渾邪王、休屠王軍側背發起猛攻。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河西之戰第二次出擊

於是霍去病率軍從靈武一帶渡河,先翻越賀蘭山而後又穿過浚稽山,沿著弱水走,通過小月氏地區,深入兩千裡,來到與公孫敖約定會合的黑河。然而,公孫敖卻因迷路而未能如期與霍去病會合。霍去病為掌握先機,只好改變策略,由匈奴的背後發動攻擊。經過激烈的戰鬥,漢軍殲敵3萬餘人,迫降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2500人,俘虜5王及5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等59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63人。漢軍僅傷亡3千餘人。渾邪王、休屠王率殘軍逃走。

河西之戰中匈奴兩次被漢軍擊垮﹐伊稚斜單于非常惱怒﹐想要趁召見渾邪王﹑休屠王時加害之。兩王害怕﹐便私下密謀降漢。可是後來休屠王又反悔﹐渾邪王遂將其斬殺﹐並接收他的軍隊﹐共四萬人降漢。漢武帝欣喜之餘,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漢朝對河西甚為重視,先後於河西地區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經營之。

【改變中國歷史的重大戰役之一】——漢匈河西之戰

(上圖)馬踏匈奴

戰略特色與影響

霍去病在短短數月之間,連續兩次擊敗匈奴,當然有很多致勝因素,不過,最突出的要歸功於戰略運用正確。

第一次河西之戰在三月,不到半年漢軍又再來攻,這種連續作戰的方式,攪亂了匈奴騎兵的作戰常規,因匈奴受限於天然牧草的供應,通常一次戰役之後就要為馬的糧草再做準備,所以無法在短期之內再做第二次征戰。也因此,當霍去病再度來攻時,匈奴感到意外與不及防備,所以能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良好效果。

另外,霍去病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都採用“舍服知成而止”的策略,只要敵軍表示歸順漢朝,便會釋放而不攻打他們,如果拒不歸順,才會以武力征服之。這樣明顯的對比,也對一些部族產生招撫作用。後來便有渾邪王率四萬餘眾投降來歸的事情發生。

此役使匈奴喪失重要的河西之地,原與漢軍兵力相當的匈奴,頓時軍力大失。同時,匈奴在經濟上也遭受重大損失,據說嚴重到“六畜不蕃息”。難怪匈奴人對這兩次河西之戰要哀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失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於天!” ”

漢朝自此役勝利之後,不但解除了北方外敵的侵擾問題,也由於握有河西走廊的掌控權,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為日後漠北之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漢朝經營西域打下了基礎,也為形成中國今日之版圖奠定了基礎。 使漢武帝“斷匈奴右臂”的夢想,得以一步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