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關於作者

關於作者 愛德華·吉本,啟蒙運動晚期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在對羅馬帝國開展了歷時20餘年的研究後,用全新的歷史寫作手法創作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為啟蒙運動的歐洲提供了深刻借鑑和反思。《國富論》的作者、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羅馬帝國衰亡史》足可以讓吉本列入歐洲文史界的首位。”

關於本書

本書是作者畢生智慧和研究成果的結晶,完整敘述了從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起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中既有對羅馬帝國衰亡原因的深刻剖析,也有對當時歷史圖景的呈現,是研究羅馬史、解析中世紀歐洲的經典必讀書目。

核心內容

從體制、信仰、戰略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原因和過程。

前言

你好,今天繼續為你解讀《羅馬帝國衰亡史》,這套書一共分為六卷,中文版總計大約380萬字。我們的解讀分為六期,今天是第四期。我將用大約22分鐘,為你講述書中精髓:是哪些因素,導致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

上一期說道:羅馬帝國在三世紀爆發了全面危機,軍閥割據導致了內戰,手握兵權的地方行省,開始了輪流武裝奪權,整個帝國陷入無政府狀態。這些奪權者既沒有治國經驗,也不考慮國家利益,頻繁採取貨幣貶值政策,讓帝國陷入惡性通貨膨脹,貨幣的含銀量一路下跌。同時,軍事改革讓蠻族僱傭兵比例大大增加,普發公民權又讓他們有了政治訴求。大量蠻族人被允許在帝國境內定居,產生矛盾後爆發嚴重衝突,帝國的防線從內部瓦解。

接著上一期的內容,今天我們講講三世紀危機之後的故事。羅馬帝國確立了皇權專制,推行四帝共治,為今後東、西羅馬的分裂埋下伏筆。基督教興起,和羅馬帝國原有宗教產生嚴重衝突,整個國家出現信仰危機,軍隊戰鬥力下降。而君士坦丁向東遷都,變相放棄了羅馬城,最終讓西羅馬帝國走向滅亡。

這期音頻,我就從體制、信仰、戰略三個方面,講一講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原因和過程。下面,我就來一個個說。

第一部分

先來看看:四帝共治,讓羅馬帝國陷入分裂。所謂四帝共治,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個皇帝共同治理國家。你可能會問,四個皇帝一塊治理國家,這怎麼可能呢?中國古代的政治體系裡,常有一句話,叫做“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也就是說,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皇帝,但羅馬甚至有四個皇帝一起來治理國家,這是怎麼回事呢?

羅馬起源於分散的部落城邦。在早期的時候,大家各自為政,你有你的地盤兒,我有我的地盤兒。雖然每個地盤兒不一定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但至少在自己的土地上,是說話算數的。到了後來,出於大規模生產和共同防衛的需要,國家的形式誕生,也就是羅馬共和國。羅馬共和國雖然是統一的共同體,但大家始終心裡留著一點警惕,那就是:我們之前是各自獨立的,現在組成國家了,可不能產生獨裁的情況。所以早期的羅馬共和國很多重要職位,都是由兩個以上的人擔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權力和責任分散,防止產生獨裁。比如說執政官、監察官、財務官這些,都不止一個人。這就形成了共治,可以說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權力組織方式。

這個做法後來形成慣例,被保留了下來,到羅馬帝國時期,也經常會出現。不過這個時候,羅馬社會已經有了一個很大變化,那就是:隨著軍事權力的上升,尤其是隨著屋大維建立了元首制,想不產生獨裁也不可能了。這個時候的共治更多情況下,只是形式上的意義。比如第一期裡講的涅爾瓦提拔圖拉真,奧略留傳位給康茂德,無論是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都是先提升為“共治皇帝”,這背後的意思就是說“我要培養你”。

所以這個時候的共治已經不像早期那樣是為了制衡權力,而是出於實用考慮,具體到推行四帝共治的戴克裡先就是這樣。戴克裡先四十歲才成為皇帝,並且,他這個皇帝位置的取得,也是像三世紀危機經常發生的那樣:是被地方軍隊擁立的。如果算起來,應該是將近50年裡第27個皇帝了。其中前26個不是被謀殺、就是被刺殺,只有一個是自然死亡,前前後後也不過在位一年。

《羅馬帝國衰亡史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戴克裡先

戴克裡先在當皇帝之前的40年,基本是完整見證了這個混亂的全過程,所以他一上臺,立刻開始著手改革。改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羅馬帝國劃分成四個大的管理區,交給包括自己在內的四個人去統治。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就在於:現在的羅馬帝國已經像一條破船,在內憂外患當中風雨飄搖。如果還是像從前一樣,想大權獨攬掌控整個帝國,這條船遲早會沉,到時候什麼也得不到。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權力分散,交給“四個舵手”共同來掌船,這樣也許還有一線希望。不過這話說起來容易,作為一個剛剛上臺的人,他有什麼力量能把國家這樣劃分,並且還這樣轉授權力呢?所以第一步,他先從權力的合法性入手,給皇帝這個職位正名。

《羅馬帝國衰亡史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四帝共治

在第一期裡講過:由於之前500年的共和國傳統,羅馬帝國早期,雖然名義上也叫皇帝,但這個皇帝和中國古代的皇帝不一樣,它沒有那種神權合一的天子概念。一個人哪怕是武力上臺,最終也要得到元老院的認可,因為理論上,權力的源頭是來自元老院,來自羅馬人民。

戴克裡先做的,就是從權力的源頭抓起。在他之前的皇帝,哪怕是屋大維、圖拉真,也管自己叫“第一公民”。而戴克裡先就完全不顧這些了,他已經洞察到羅馬民主的名存實亡,索性把這些虛頭巴腦的頭銜全都拋掉,直接把自己設定成最高君主,把權力完全神化,讓人們管自己叫做“主和神”。除此以外,他還建立了一套繁瑣的儀式,比如說,有人拜見他的時候,需要先趴在地上,親吻他的長袍。

在做到這些之後,戴克裡先開始實施他的計劃。首先,他把整個羅馬帝國的版圖劃分為東西兩部分,他和他的一位朋友分別擔任這兩部分的主皇帝,然後再把這兩部分進一步細分,再選兩個人分別做副皇帝。就這樣,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被戴克裡先劃分成了四塊,交給四個皇帝管。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作四帝共治。

《羅馬帝國衰亡史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按照戴克裡先的制度設計,東西部皇帝都是有任期的。期滿之後,之前的主皇帝退休,副皇帝接替,然後再選任新的副皇帝,這樣能保證四帝共治不斷延續下去。表面上看,這制度設計得好像還不錯,但他忘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事,那就是:再好的制度也是人執行的,而人的慾望是沒有限制的。

果然,在他退位後的第二年,內戰又開始了,這一打又是將近20年。最終,一個叫做君士坦丁的人獲得了勝利,他殺死了本來應該共治的其他三個皇帝,把整個帝國再次歸在自己的統一之下。不過這個時候,由於之前的四帝共治已經像一次大手術一樣,把帝國做過了切割,即便重新統一,之前切割的“傷口”也不可能癒合了。所以幾十年後,他的繼任者,再次把皇位傳給他兩個兒子,分別執掌東部和西部。羅馬帝國正式分裂,成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一個觀點:戴克裡先推行四帝共治,讓羅馬帝國陷入分裂。共治傳統起源於羅馬早期,目的在於權力制衡。到了羅馬帝國時代,慢慢只具有培養繼任者的實用目的。三世紀危機後,戴克裡先為了穩定局面,把皇權神化,並實行四帝共治,但在他退休以後,再次引發了內戰。雖然經過君士坦丁重新統一,但由於之前的裂痕已經形成,最終羅馬帝國正式分裂。

第二部分

下面我來講講:基督教的興起,讓帝國發生信仰危機。作者愛德華·吉本在寫這部著作的時候,正處在歐洲的啟蒙運動時期,正是新舊交替的時代。科學權威開始取代宗教權威,醫學、哲學、藝術等領域,都出現了“非宗教”的現代思想。生活裡,和吉本非常熟的“百科全書”派思想家,也遭到了宗教勢力的打壓。這些都促成了他在創作的時候,對“基督教和羅馬帝國的關係”進行反思。

在這套書當中,有很大篇幅來論述這種反思。他本來計劃要用整整一卷來寫,但後來考慮再三,縮減到了兩章。這兩章,形象地描述了羅馬帝國衰落的關鍵階段以及基督教所帶來的影響。由於時代所限,這些反思也存在一定侷限,所以,提醒你在聽到下面內容的時候,做一個辯證的看待。

那麼既然說到“基督教興起,讓羅馬帝國發生信仰危機”,就要說一下在它興起之前和之後,整個羅馬社會的信仰狀況。你可能知道維納斯、阿波羅這些古代神話人物,如果今天你去意大利首都羅馬也能看到各種各樣關於這些神的雕像。除了這些,羅馬還有很多你可能不熟的神,比如說豐產之神、預言之神、保護家庭的神等等。其實這裡邊的很多神,都是在征服各個殖民地以後,移植到羅馬的,受到了很多希臘神話的影響。除此以外,還有埃及、中東,甚至波斯等等,因為每個殖民地供奉的神都不一樣,所以羅馬“神話體系”非常龐雜,它本質上是一種多神崇拜。

基督教剛進入羅馬的時候,普通民眾並不敵視,也有很多人先後加入基督教。不過隨著入教的人越來越多,就引起了羅馬的警惕,甚至很多皇帝任內,還對基督徒進行迫害,因為基督教講的是“天啟和唯一”,也就是說整個宇宙唯一的神只有上帝,禁止其他偶像崇拜。可羅馬帝國的信仰,不僅不講唯一,並且到處都是對各種神的崇拜。這種張力越來越強,當超過一定限度的時候,就發生了衝突和迫害。

畢竟羅馬政府的宗教寬容,是以對政治忠誠為前提的,但越來越多的基督徒,讓羅馬感受不到忠誠。比方說,羅馬人以羅馬建城的公元前751年作為紀元,而基督徒卻把耶穌誕生這一年,當作全人類的紀元。再比如說,很多羅馬皇帝死後,都會被元老院封為神,接受人們的膜拜,但基督教的教義卻說:人是上帝創造的,當然也包括皇帝。

轉眼到了二、三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路,甚至發生了社會體系全面崩盤的三世紀危機。人們早期崇拜的豐收之神、家庭之神,沒有給人帶來豐產和平安。一個個皇帝被殺,也讓皇帝自動“走下神壇”。這個時候,整個羅馬社會的信仰發生了動搖,之前盛世時代對“現世”生活的享樂,變成了亂世下對“來世”的嚮往。

基督教的普世觀念,是“超國家”的,它講的不是某個“帝國”,而是上帝之下的全人類。所以,越來越多的羅馬人不願意參軍,軍隊的整體實力慢慢開始下滑。帝國只能從蠻族中招募僱傭兵,導致軍隊的蠻族化,為後來內部防線的瓦解留下隱患。同時,基督教的平等觀念,給奴隸的解放帶來了希望,大規模的奴隸起義發生。而越來越多的普通羅馬公民,在亂世當中,嚮往死後升入天堂,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國家忠誠。很多人辛辛苦苦積攢的財富,沒有重新迴流進社會,而是用於各種敬拜活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

儘管和原有的信仰有這麼大的衝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帝國最終還是迫於壓力,向基督教妥協了。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頒佈《米蘭敕令》,宣佈基督教合法化。這個敕令,與其說是官方宣佈,倒不如說是對當時現實情況的追認。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有太多人加入基督教,不宣佈合法化,顯然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據統計:公元40年左右,羅馬帝國的基督徒人數大約有1000人;到了2世紀末,就變成7000人;而到了公元350年,已經將近3000萬人,超過帝國總人口的一半。

在君士坦丁頒佈《米蘭敕令》後,剛剛誕生不久的基督教,又開始出現了內部理論分歧。儘管皇帝本人都參與了這些分歧的調停,但基督教內部派別的紛爭,還是帶來了社會動盪。國家的很多精力,都被消耗在對這些爭議的解決上,甚至一些紛爭,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東羅馬帝國時代。這一點,我將在後邊講東羅馬帝國的時候給你詳細講解。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二個觀點:基督教的興起,讓帝國發生信仰危機。羅馬帝國早期信奉多神教,但到了二、三世紀,帝國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一神”的基督教,整個社會信仰發生動搖。越來越多的羅馬人,不願意參軍,越來越多的羅馬公民,把財富投向拜神活動。基督教合法化以後,又產生了內部紛爭,國家的很多精力,都被消耗在紛爭的解決上,進一步加速了帝國的衰落。

第三部分

最後我來講講:君士坦丁的遷都戰略,讓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今天的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在一千多年前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甚至在作者生活的時代,還一直在被人們傳頌著。它的來源就是出自於結束四帝共治重新統一羅馬的那位皇帝君士坦丁。公元330年,他在這裡建立整個羅馬帝國的新首都,取名叫做新羅馬,但人們為了紀念這次遷都,還是習慣性把這座城市叫做君士坦丁堡。

《羅馬帝國衰亡史4: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之所以遷都,是出於對當時處在危亡中整個羅馬帝國形勢的考量。從外部來說,當時的羅馬帝國正遭受著北方蠻族的大舉入侵,這種入侵和以往不一樣,無論在規模還是勢頭上都非常強大。後世曾經有人論證過:這是由於中國在西漢時候驅逐匈奴,把北匈奴趕跑了。他們沿著今天的中亞草原一路向西遷徙,又把當地遊牧民族繼續向西驅趕,最終形成連鎖反應,才讓日耳曼人大量湧入羅馬帝國。還有另外的解釋是:三世紀羅馬帝國爆發全面危機,導致帝國防禦力下降。原來和日耳曼人相對的攻防平衡被打破,才導致蠻族大舉入侵。不管怎麼樣,這些人是實實在在地來了,並且來勢洶洶,都指向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羅馬帝國的心臟羅馬城。

不過僅僅是蠻族入侵,還不足以讓君士坦丁做出這麼大的舉動,畢竟任何一個國家遷都,都不是小事,何況羅馬帝國這樣的“世界級”大帝國,所以除了外部原因,還有君士坦丁自己的考慮。剛才說過,為了從源頭上解決政權的合法性問題,戴克裡先把自己封為最高君主,把權力神化,讓權力的源頭直接指向“神”。他之後的繼任者,包括君士坦丁也是這麼做的。但問題是,羅馬有太長的共和傳統,這種傳統永遠是“絕對君主專制”的牽絆。就比如說元老院,它曾經是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權力機構,是可以決定廢立執政官的。到了帝國時代以後,雖然實際上變成了空架子,但由於傳統力量的存在,形式上,皇帝想要做任何重大決定,還是要和元老院商量的。如果想要擺脫這種傳統的束縛,唯一的辦法只有換一個地方,重新建一套班子。

所以在這些外部和內部的原因之下,在當了20多年皇帝以後,君士坦丁決定遷都。遷都的目標,就選在之前希臘地區的一個小海港,叫做拜占庭。這裡既遠離了蠻族進攻的主要風口,又遠離了元老院的視線,更遠離了之前羅馬城幾百年沿襲下來的軍事官僚喋喋不休的爭吵。在這裡,他重新建立了一套制度體系。

之前手握大權、專橫跋扈的近衛軍被取消,元老院也完全變成了一個單純的“諮詢機構”,再沒有實權。君士坦丁發佈命令、管理國家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他引入了當時東方波斯帝國的很多君主專制禮儀,比如說皇帝戴皇冠、大臣見到皇帝必須行跪拜禮等等,頗有一點中國古代三拜九叩的味道。也正是靠著這些改變,這時候的羅馬帝國的皇帝才真正稱得上有絕對權力的皇帝。而後人也管君士坦丁稱作“君士坦丁大帝”,這個名字在整個歐洲歷史上,還真不是誰都能這麼叫的。

那麼,說了這麼多遷都的好處,它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呢?當然有了,那就是隨著君士坦丁向東遷都,整個羅馬帝國的戰略重心,自然就發生了轉移。在這種轉移之下,東、西部的差異越來越大,君士坦丁堡的發展越來越快,而之前的羅馬城卻越來越衰落。

這一方面是由於整個羅馬帝國的首都切換到了東部,所有資源都向東傾斜,另一方面,君士坦丁堡所處的位置,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交通樞紐。它扼守著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又控制著絲綢之路東西方的商道,不僅易守難攻,並且貿易發達。所以之前在西部的大量貴族和精英階層,都開始向東移民,羅馬城幾乎成了個毫無發展希望的“廢城”。特別是後來的皇帝把皇位傳給兩個兒子,正式分裂羅馬帝國以後,羅馬城輻射的西羅馬無論是內政、外交、建設、防務,和君士坦丁堡輻射的東羅馬可都沒法比了。或者換句話說:從君士坦丁大帝決定要向東遷都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放棄了西羅馬。這種戰略上的丟卒保車,是對整個羅馬帝國長期以來的衰落做的一次集中反饋。

後來的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了羅馬城;然後是455年的汪達爾人和472年勃艮第人先後入侵。這時候,所謂的西羅馬帝國已經名存實亡了。終於在公元476年,西羅馬的最後一位皇帝被蠻族將領廢黜,形式意義上的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了。而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才算終結。為了和之前的羅馬帝國做區別,史學家也管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叫做拜占庭帝國。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三個觀點:君士坦丁的遷都戰略,讓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為了躲避蠻族入侵,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在君士坦丁任內,將整個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到了君士坦丁堡。這次遷都是一次戰略轉移,也是對羅馬帝國一直以來衰落的集中反饋。在這之後,帝國的資源開始向東部傾斜,精英階層也向東部移民。西羅馬帝國慢慢衰落,直到最後被蠻族滅亡。

總結

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下面為你回顧一下:

第一,戴克裡先推行四帝共治,讓羅馬帝國陷入分裂。共治傳統起源於羅馬早期,目的在於權力制衡。到了羅馬帝國時代,慢慢只具有培養繼任者的實用目的。三世紀危機後,戴克裡先為了穩定局面,把皇權神化,並實行四帝共治,但在他退休以後,再次引發了內戰。雖然經過君士坦丁重新統一,但由於之前的裂痕已經形成,最終羅馬帝國正式分裂。

第二,基督教的興起,讓帝國發生信仰危機。羅馬帝國早期信奉多神教。但到了二、三世紀,帝國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一神”的基督教,整個社會信仰發生動搖。越來越多的羅馬人,不願意參軍,越來越多的羅馬公民,把財富投向拜神活動。基督教合法化以後,又產生了內部紛爭,國家的很多精力,都被消耗在紛爭的解決上,進一步加速了帝國的衰落。

第三,君士坦丁的遷都戰略,讓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為了躲避蠻族的外敵入侵,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在君士坦丁任內,將整個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到了君士坦丁堡。這次遷都是一次戰略轉移,也是對羅馬帝國一直以來衰落的集中反饋。在這之後,帝國的資源開始向東部傾斜,精英階層也向東部移民。西羅馬帝國慢慢衰落,直到最後被蠻族滅亡。

撰稿:東西堂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