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五月刚刚打完南斯拉夫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又进攻苏联?

蒙古大夫最精神


现在部分人持一种观点,认为希特勒如果能按原计划在1941年春天进攻苏联,则可以在寒冬到来前攻至莫斯科城下,没准就能改变历史。而真实位面,1941年希特勒先是为了拯救被希腊人揍得鼻青脸肿的老大哥墨索里尼,接着又要镇压推翻亲德君主的南斯拉夫,从而耽误了时间,到6月才出动,结果兵临莫斯科已经是严冬,最终败北。

这个观点本人并不完全赞同。实际上莫斯科会战德军失败,严寒只是次要原因(最冷的时候实际上是苏军反攻的时候),主要原因是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毛子顽强的斗志。当然,这里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下面咱们针对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希特勒不再等一年,到1942年春天再动手?

因为他等不起。继续等待会让他的优势减少,劣势加大。

用通俗的话说,法西斯就要不断进攻扩张,一旦停下步伐就要灭亡。所以希特勒在1938年吞并苏台德后,1939年上半年完全吞并捷克,1939年9月攻灭波兰,1940年上半年攻灭挪威、丹麦、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过1940年下半年到1941年初的不列颠空战失利后,就立刻准备向东攻打苏联。

如果希特勒在1941年5月征服南斯拉夫后,停下步伐,等上10个月,到1942年3月再进攻苏联,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首先,苏联的实力会更加强大。

当时在整个欧洲,能从意志力和战略洞察力上与希特勒媲美的,也就是丘吉尔和斯大林两人了。希特勒依靠讹诈手段从英法那里捞取了不少好处,但和斯大林打交道却没占到任何便宜。斯大林野心勃勃,铁腕治国,是希特勒最为忌惮的对手。

在1941年这个节点,恰好是苏联较为虚弱的一个时期:1934年-1938年斯大林进行了肃反,虽然清除了军中一大批异己分子,加强了自己对部队的掌握,但同时也造成军中骨干的大批丧失。1939-1940年初的苏芬战争,苏联又以数十万人阵亡的代价获得惨胜。但这以后,从苏芬战争中接受教训的苏军正在迅速恢复元气和内化经验。同时,1939年秋苏联与希特勒瓜分了波兰,并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地盘也正处在动荡不稳之中。

如果希特勒给斯大林10个月的时间,等于把苏军从肃反中恢复的时间由3年扩大到4年,把苏军从苏芬战争中养伤和总结经验、整训的时间从15个月延长到25个月。1942年4月的苏军,将比1941年6月的强大许多。希特勒还多给了斯大林十个月消化波罗的海三国及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地区。同时,斯大林当时已经在和希特勒争夺巴尔干地区。在斯大林的压迫下,巴尔干地区的罗马尼亚等国不敢对希特勒过分亲近。如果希特勒在10个月中按兵不动,很可能他原本纠集的仆从国也会进一步离心离德,而斯大林的战略布局会更进一步。

更别说现在的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已经准备在一年后进攻德国了。苏军的第一线距离柏林只有几百公里,德国可完全没有那么大的纵深来抵抗苏军的突进。

其次,英国也会更加强大,对德国西线造成更多牵制。

英国从1939年波兰战役后就对德国宣战。虽然在北欧和法国战役,英国都败退,但并未屈从。希特勒企图强行登陆英伦三岛,不敢招惹英国海军;发动不列颠空战,又被英国挫败。到1941年苏德战争开战之前,希特勒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先征服英国的信心。同时,从1940年开始的北非战役,墨索里尼被英国打得满地找牙,希特勒被迫抽调隆美尔部去增援。

如果希特勒在接下来十个月不进攻苏联,好处是可以派遣部分军队前往北非,运气好甚至可能完全击败英军,把整个北非占领。但是,即使这样也动摇不了英国的根本,毕竟强大的皇家海军如同锁链包围着德国对外的窗口。就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不到一个月,英国海军击沉了德国最强大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同时,1941年美国也早已对英国开始援助,不断增长英国的实力。英国得到了更多的飞机,甚至可能越来越频繁地轰炸德国本土;英国源源不断地从海外殖民地如印度招募军队,英国的仆从国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动员也在进行。英国尽管只是德国在欧洲的次要威胁,但这个次要威胁还是会在这十个月中不断增长。

由此可见,如果希特勒在1941年6月不是进攻苏联,而是延迟到1942年春,他在东西两线都会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那时候,即使斯大林不抢先进攻德国,希特勒的突进也会艰难得多,估计很难重现历史位面下半年消灭四百万苏军,突进上千公里的辉煌。从这个角度说,希特勒在1941年6月发动的突袭不能说是错误。

再说,事前,谁能想到苏联半年损失四百万军队后,还能继续投入五百万、八百万、一千万军队血战到底呢?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问题说反了,历史上早前的计划是打苏联,南斯拉夫并非在作战计划之内。

然而当时节外生枝发生了意大利由于无法控制的贪婪入侵希腊的事情,但是意大利又不给力,被希腊人打回去了。这下子开辟了一个新战场,德国人必须卷入其中。

而由于地缘关系,南斯拉夫的态度就很关键了,希特勒要求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一方,但南斯拉夫并不愿意。为消除后患,德国遂伙同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发起了对南斯拉夫的入侵。

南斯拉夫的抵抗虽然在德国军队兵锋下快速瓦解,但毕竟牵扯了相当大一部分德军部队,并且耽误了至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后南斯拉夫人坚持不懈的抵抗,也成为了第三帝国躯体上持续流脓的溃疡。

由于入侵南斯拉夫耽误的时间,德国人没能在冬季到来前拿下莫斯科,巴巴罗萨行动的目标未能完成。

战后复盘,很多德国人和哈德的人哀叹如果没有入侵南斯拉夫,他们很可能能在第一年将苏联置于死地,那么战争也就胜利了。

所以不是打完南斯拉夫后匆匆忙忙进攻苏联,而是没有时间了,来不及了,必须马上进攻。苏联的冬季就是底线,拿破仑的殷鉴不远,谁都知道挨到冬季还不能征服苏联就永远别想征服了。


老枪与战线


再不打,德国被灭了!

德国在5月刚刚打完巴尔干半岛,包括了南斯拉夫、希腊,并且在希腊和英国人交手,本身伤亡就比较大,但德军没有停止,仅仅2个月后6月22日,就进攻了苏联。德国主要考虑就是苏联军队工业体系建立和庞大,特别是苏联当时就是一个为军队服务的国家,所有的工业产品都是以军队服务,并且苏军军队庞大,后备力量足。如果苏军从1938年发动的大清洗活动“缓过劲”了,德国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反之会被消灭掉。

德国只能铤而走险,突然主动对苏开战。就是这样,德国虽然歼灭了几百万苏军,击毁了至少1.5万辆坦克,1万架战机,包括数不清汽车、大炮等武器,苏军仍然可以从后方找来大量的兵源。苏德开战期间,苏军部队是460万人,扩充后部队大量向欧洲方向部署,同时苏联在6月22日开战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在6月22日到7月1日号的9天时间里,苏军就征召了530万名士兵和65万预备役军官,苏军在7月1日的累计数量达到了1065万人,虽然军队有几百万人的损失,但是苏军还是维持了286个步兵师、159个步兵旅,82个骑兵师,苏军在第一年一共有1894万人,并且苏军维持在1090万人的部队人数上。

这么庞大的数字,显然是德军不能想象的,如果苏德战争再晚2年爆发,苏军兵力、武器会更新一代,特别是武器方面,苏军新式T-34坦克、KV-1重型坦克会令德军无可奈何,而伊尔-2攻击机大批杀向德军,并且苏军直接威胁到了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所以德军才消灭巴尔半岛威胁,防止英国人从这个地方登陆,然后去突然打击苏联。


出鞘


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众多,地形复杂,长期以来又缺少令列强觊觎的独特资源,因此德国缔造者俾斯麦当年曾力劝国内政要及后继者不要去打巴尔干的主意,为此还不惜凭一己之力强行将同属于德意志大家庭但却在巴尔干涉足太深的奥地利驱逐出了德意志。

但俾斯麦没想到,他的这一政治预言半个多世纪后还是被打破了。巴尔干地区复杂的政治局势,阴晴不定,虽然有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加入了轴心国,但其中罗马尼亚的分量要重要得多,因为那里的普罗耶什蒂油田是德国控制的仅有的大型产油区,而石油是德国战争机器赖以运行的血液。这也就成了希特勒的一块心病,万一英国从巴尔干亲英国家机场起飞一队轰炸机把油田炸了,德国军事机器就停摆了。而放眼四周,唯一不靠谱的就是一战后靠着英国支持领土扩大了一倍多还摇身变成南斯拉夫王国的塞尔维亚态度最值得警惕。

其实,当时南斯拉夫内政外交一团乱麻,希特勒如果不打他们主意的话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但疑心病甚重甚至有点强迫症的希特勒还是打算一劳永逸解决南斯拉夫问题。他认为,为保万无一失,罗马尼亚南边的南斯拉夫也应纳入自己轴心国的范畴里才保险。但是希特勒向南发出半最后通牒性的入盟条款后,南斯拉夫却发生了军事政变,亲英美的政客军人夺取了权力,亲英的前国王重返政治舞台,这就逼得希特勒不得不在攻苏前夕紧急抽调部队组成攻南集团入侵南斯拉夫 也就是第二十五号作战令。

1941年4月,在对南进行了野蛮轰炸后,三路德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南军装备落后,而且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很多原奥匈帝国成员的少数民族将令拒不执行反击命令,最终导致近百万人规模拥有几百架飞机几百辆坦克的南斯拉夫大军几乎一夜之间就落花流水,德军伤亡仅几百人 轻松拿下了这个当年英法政客绞尽脑汁炮制出来用于限制德国和苏俄扩张的巴尔干强国。

但是,希特勒做梦也想不到,囫囵吞枣似乎还没啥事,要囫囵吞国问题就大了,巴尔干民风彪悍,向来就有抵抗外敌入侵的传统,德国不招他们可能二战还好过点,没有外敌压力,巴尔干各民族就爱吵吵闹闹打打杀杀,德国不出兵的话,兴许从中还能捞到点好处,但你德国作为外敌入侵了,那大家就正好放弃前嫌一致对你了。招了南斯拉夫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共产党人领导的游击队很快就补上了正规军的缺口,成了入侵德军的噩梦,终二战四年,德国最多时投入了十个军的兵力,几十万大军,最终也没征服这个顽强的国家。


石海钓沉


因为6月份是黄金时间(一个没有泥泞道路的夏天),错过就要等明年。我再说下为何非今年不可?40年,德国在与法国交战时,同时还要防着红军二百多个师。这是一场奇妙的赌博,然而也是一场有眼光的赌博。本来能拿下柏林的斯大林,却乐意让德英法打拉锯战,而他自己则侵略波罗的海和巴尔干半岛。 到1941年,苏联变得更强了。它威胁着罗马尼亚,还取得波罗的海控制权。它在德国边境集结290万士兵。它要求在达达尼尔海峡,在保加利亚,在芬兰自由行动。这是莫洛托夫在1940年11月提出的。现在希特勒有三种选择。他自杀,让德国人民向苏联投降;或者望洋兴叹,等着苏联来消灭他;或者趁自己强的时候,给苏联致命打击。巴巴罗沙是一条战线的拿破仑式冲击,而不是等苏联西进,英美东进,让德国两线作战。没有偏见的学者,绝不会责怪他。因为国际关系:不是被吃,就是吃。





顶风作案


对于德国来说,如果不在7月以前发动对苏的进攻,那么这一次对于苏联的进攻就会拖延到1942年,到时候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而这些问题都是希特勒很难解决的。
南斯拉夫王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国家,民族众多。


铁托和他的战友,铁托在南斯拉夫进行的游击战争,其悲壮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游击战争。

本身攻打南斯拉夫属于突发事件,本来南斯拉夫是亲德政府,但是在英国的运作之下,加上本身南斯拉夫国内就是有很多的矛盾,南斯拉夫爆发了政变,亲德政府被换下,换了一个亲英的政府,这个正是英国希望的,就是首先从巴尔干开始在欧洲大陆行动,这样抢先进入中欧。但是对于德国来说,这等于是在屁股上踢了一脚,如果英国人从巴尔干进入中欧,就像几千年来奥斯曼帝国一直走的路线,那么德国准备对苏作战集团的侧翼就已经暴露在了英国人的面前,而这是希特勒绝对不能容忍的。


希特勒并不糊涂。

德军对南斯拉夫的作战还是比较顺利的,很快就解决了南斯拉夫的问题,亲英政府被打垮,大规模的抵抗行动也消失了,虽然铁托开始组织游击战,但是对于德国来说,铁托的游击队还是用不着太担心的,所以在解决了南斯拉夫以后,德军还是坚持在6月开始了对苏的进攻。

其实,这就是要在冬天以前解决苏联。一开始德军计划在5个月内解决苏联问题,如果按照原计划,在5月中旬开始进攻,那么按照计划,对苏作战就会在10月底以前结束,这样就可以在冬天以前结束战争。

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是很大的,德军的将军们还有希特勒都明白,一般来说最适宜作战的季节就是夏天秋天,这个时候天气条件比较好,没有苦寒,在冬季作战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个不大不小的课题,对于德军也一样,虽然德军的闪击战在此以前都是比较顺利,但是苏联比波兰和西欧国家大,而且国内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就算基础设施良好,绝对距离也在那里,对苏作战的时间也肯定比对法国要长,而如果进入冬季后勤保障的问题就会大很多。

所以,德军要想在冬季到来以前结束对苏的战争就不能再拖延时间了。事实上,后来的历史也表明,德军还是没有能够避开冬季作战。

如果是南斯拉夫的抵抗更加顽强,让德军多打2个月,那么德军在1941年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结束对苏的进攻了,南斯拉夫战时在7月结束,德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需要1月左右的时间修整,那么对苏联的攻势很可能就要到8月份才能开始,那么很快就会遇到连绵的秋雨过不了几天就又要到冬天了,那么这种情况下,德军对于苏军的进攻就会被推迟到1942年才会发动。

苏军在1940年到1941年中正在忙着扩军备战,大规模更换新的武器装备,时间拖的越长,苏军中新式武器装备的数量就会更多。

而斯大林后来对于美国特使曾经说过,如果到了42年,我们就会准备的更好了。这个不是胡说,苏军当时的确就是在扩军备战,而且可以说是在加班加点的大练兵,当时卡拉什尼科夫,正在坦克连里边搞小发明,他回忆那个时候就是每天高强度的练兵,尤其他是坦克兵,属于重点训练的部队。
铁木辛格元帅,1941年苏军的领导人。


朱可夫当时在帮助铁木辛格共同推进苏军的军事变革。

而如果德军推迟到1942年发动进攻,那么1942年的苏军可就不会象1941年那样一败涂地了,德军将会遇到更加强大的抵抗,苏军将领设想的一遇到德军入侵,马上发动进攻把入侵者赶出国境将会成为现实。

说老实话,斯大林在那里建立东方战线,入侵芬兰,划分波兰都是为了给苏联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而如果德军在南斯拉夫拖的时间越长,苏联的备战时间就越长,这对于斯大林来说在付出了巨大的道义代价,就是为了把战争拖到1942年。让苏军能够慢慢的进入战备状态。


苏军的确在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伤亡惨重,但是1941年开始,苏军就开始按照在苏芬战争和诺门罕战役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来训练部队,如果假以时日,苏军的战斗力肯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如果能够到1942年再开战的话。

对于德军来说,如果是拖到了1942年等于是又给了苏军一年的备战时间,虽然说苏军不可能完成那个规模巨大的扩军计划,就是朱可夫计划成立20个机械化军,一下子要32000辆坦克,而且都是T-34和KV这种新式坦克,加上已经是训练了一年的坦克兵,那个时候德军相对的质量优势可就大大降低了,而德军的坦克可没有什么变化,德军可就不会有在历史中那样的高歌猛进了。而朱可夫提出的那15张纸的备忘录恐怕就恐怕不会再只有15张纸了,而会是150页的详细的作战计划了,没准还会更多,是能够真正实行的作战计划。这个所谓的大雷雨很可能就是真正放在斯大林的桌上,等着斯大林批准实施的计划了。


斯大林竭力推迟战争的爆发时间,就是为了让苏军尽快的进入战争状态。
如果是战争推迟到1942年爆发,这种情况就不会再出现了。


有痰


纳粹德国进攻南斯拉夫的行动让侵略苏联的计划推迟了四个星期:就是这四个星期,让纳粹德军面对苏联的酷寒气候束手无策!难道纳粹德国统帅部不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嘛?



希特勒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它已经把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拉入了轴心国,三国明确表态支持纳粹德国的进攻苏联的行动,纳粹德军也调兵遣将部署在德苏前线。偏偏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南斯拉夫军队的上层发动政变,推翻了亲德政府,宣布保持中立,不再加入轴心国或者同盟国了。此举让纳粹高层震怒:它随时可以让进攻苏联的计划夭折!为什么呢?



1940年6月26日,苏联政府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其归还比萨拉比亚地区,并移交乌克兰人聚居的布科维纳北部作为罗马尼亚占据比萨拉比亚二十二年的赔偿。面对苏联的恐吓威胁,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坚持了两三天时间就全盘答应了苏联的要求。东方战线虽然使苏联拓地47.6万平方公里,西进两三百公里——苏联遏制纳粹德国的东方防线基本成形!但是,苏联严重威胁到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最重要的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纳粹德国已经被英国封锁了海上能源供应,如果再失去陆地油田的话,纳粹战争机器会陷入瘫痪!

为了实现希特勒统一欧洲的目标,纳粹德国制订了入侵苏联的计划,首先就要保证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而南斯拉夫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它加入轴心国,则油田安全有保障;它反对轴心国,则油田危矣!虽然,新南斯拉夫政府宣布中立,万一它被英国、苏联策反,出动轰炸机轰炸油田易如反掌!

所以,希特勒对于南斯拉夫政变暴跳如雷:他认为南斯拉夫"背弃"了对自己的承诺,他必须对南斯拉夫发动进攻,一则保护油田安全,确保进攻苏联的能源供应;二则做给轴心国的伙伴们看看,背叛纳粹德国的悲惨下场,让小伙伴们保证对自己的忠诚!

于是,1941年4月6日,纳粹德国、意大利向南斯拉夫发动进攻,仅仅用了四个星期就占领它的全境!南斯拉夫的百万大军土崩瓦解——纳粹德国完成了对罗马尼亚油田的保护!但是,纳粹德国开始进入了覆灭的深渊!


熊style


原本希特勒不准备对南斯拉夫动武的,但因为亲英法的军人发动政变,为了保卫自己的侧翼,也为了消灭敌对于萌芽,就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战争,很快就打胜了,后果就是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之中,——这个,谁也想不到。

至于对苏联的攻击,共同瓜分波兰后,苏联又得寸进尺的占据了一部分原德占波兰领土,又逼罗马尼亚割让领土,远慑普拉耶什蒂这个第三帝国盟友的石油中心,对德形成功守一体的作战形势,加之苏联、斯大林的野心,先发制人也是一个好的选项。

至于准备工作,用成吉思汗攻击乃蛮前的一句话来解释就行了:“我们的马瘦,敌人的马就肥了?!”


大卫思想


因为苏芬战争使希特勒产生一个错觉,苏联军队战斗力太差,德军可以轻易灭了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争机器一旦发动,需要强大的后勤补及去支持,其他方面还好说,燃油补给德军真的缺乏有力保障,所以希特勒不太可能让几百万军队停下来,不去进攻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苏联。


行摄清远


打南斯拉夫只是个意外,根本就没有计划,计划中是五六月合适的时候进攻苏联,因为打南斯拉夫所以推迟了一点,并不改变计划。打南斯拉夫是相当容易的,德军也没什么伤亡,南斯拉夫政府军没有象样的战斗就散伙了,很多转行当了伪军,坚决打下去的人不多,所以没误德军什么事。南斯拉夫形成象样的战争是在苏德战争以后,南共成为抗德主力以后,德国在南斯拉夫的统治其实是相当得人心的,大批的南斯拉夫人是欢迎德军的,就和前几年欢迎北约军队进驻一样,抵抗不是主流。克罗地亚人当伪军的比例相当高,塞尔维亚人也有不少抗德同时也打别的少数民族起义军的(这和中国的皖南事变是不是有点象外战时也没误了内战)。随着苏联被迫参战,南共才得到合法的地位(原来共产国际不支持南共抗德行动南共思想上很混乱)后来才形成南斯拉夫游击队,但大批的克罗地亚人去当伪军,双方都不再讲人权,都是搞屠杀。这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人仇恨的重要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