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中糧集團與來自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家外商現場簽約,增加優質糧油食品,以滿足國內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與首屆進博會相比,本次簽約規模明顯增大,合作伙伴的分佈從首屆29個國家和地區,擴大到本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約金額增長超過10%。採購渠道更加多元,產品也更加豐富,囊括了包括油脂油料、糧食、糖類、棉花、肉類、乳製品、啤酒麥芽、進口酒、清潔能源等九大類別。



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中糧集團與四大糧商ADM、Bunge、Cargill、LDC現場簽約,五大糧商首度牽手進博會成為一大亮點。

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在中糧集團的“購物車”中,還加大了一些新品種的採購。從非洲採購小品種油料芝麻,以滿足國內高質量油脂需求;與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商丹麥皇冠簽訂豬肉採購意向協議,把歐洲優質豬肉引入國內;增加清潔能源原料的進口,推動我國的“產業生態化”發展,為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市場對營養、健康、綠色、高附加值、物美價廉的優質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其中,對肉、奶、糖等消費升級產品需求的增加,又直接帶動了玉米、大豆、食糖等農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

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作為國際領先的全球大糧商、在中國擁有最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順應國內消費升級這一趨勢,充分發揮在國際、國內的糧源掌控能力,發揮在國家糧食進口主渠道的作用,緊緊把握進博會這個重要平臺,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深入擴大“買全球”格局,從全球市場上採購更多滿足蛋白質需求和差異化消費需求的產品,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有效培育了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了國內市場潛力,擴大了進口空間。成立70年來,中糧集團始終堅持與國同行、以糧為本,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大糧商,積極走對外開放之路,為國計民生髮展大業而籌謀,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伙伴越來越多。

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目前,中糧集團在全球已建立起鏈接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網絡和貿易通道,年經營總量近1.6億噸,與世界四大糧商相比,資產第一,營收和利潤第二。在食品領域,業務涵蓋奶製品、肉食、酒、茶葉、食品包裝,230萬家終端售點遍佈中國952個大中城市、十幾萬個縣鄉村,將世界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餐桌與全世界的農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中糧集團進博會再籤大單


未來,中糧集團將以打造世界一流大糧商為目標,聚焦糧食核心主業,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作為重點發展全球業務,藉助進博會這個平臺,通過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貿易和投資,深入融合參與全球農糧產品產業鏈條構建。

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表示,中糧集團將張開雙臂,與各國合作伙伴一道,把握好當前中國不斷擴大市場開放、完善開放格局、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促進國際農糧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場的深度融合,推動世界糧食貿易健康發展,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