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糧集團、阿里巴巴、京東、新發地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與外商簽訂了採購協議,涉及金額超千億元。這些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大單都買到了什麼?會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中糧集團簽約百億大單

數據顯示,2010-2017 年,我國人均大米消費量下降 9%、肉類增長 25%、乳品增長 250%、植物油增長 140%、食糖增長 186%。需求的變化帶來了部分產品結構性短缺,而這部分的消費量都是通過進口來緩解和彌補的。

受消費升級影響,在首屆進博會上,中糧集團交易分團與 57 家外商現場簽約,達成數百億人民幣農產品採購大單。

這份大單囊括了來自全球五大洲 29 個國家和地區的 84 家供應商的產品,包括穀物、油料、植物油、食糖、肉類、乳製品、水果、酒類、木薯、棉花等在內的農產品和食品。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在中糧集團的“購物車”中,比例最大的是由大豆、菜籽油、葵花油、棕櫚油組成的油脂油料全球多元化採購。其次是優質品種糧食產品,如小麥、大米,飼料原料替代品,如大麥、高粱等。肉和奶粉也佔據了較高的份額。“油料和肉的進口主要是滿足蛋白質需求,糧食用於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比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用的越來越多的高筋粉和低筋粉。”中糧集團交易團團長、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於旭波介紹說。

在中糧集團看來,“買全球賣全球”開放合作的過程是行業內彼此促進、互利共贏的過程。於旭波說:“中糧有很多合作多年的海外客戶,在加工出口的過程中受益良多,比如向日本出口大米的過程中學習了很多先進的工藝、品控的標準和流程。現在我們也是買家,在進口過程中,我們也將我們的標準和管控要求輸出到出口國、出口商,引導他們進行產業升級和標準提升。”

阿里未來5年的“大進口計劃”

11 月 6 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 CEO 張勇在進博會上,宣佈了阿里未來五年的“大進口計劃”——阿里將集合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在未來五年實現全球 2000 億美金的進口額。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大進口計劃”是阿里巴巴以數字經濟賦能全球貿易的最佳方式,也將成為帶動中國消費升級的重要動力。這一數字背後,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對中國進口戰略的實踐,也給更多海外生鮮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一條捷徑。

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介紹,為達成 2000 億美元的目標,阿里此前已成立北美、歐洲、亞太、東南亞、澳新等全球六大采購中心,未來五年將重點在這些區域引進相關品牌和產品。現場,作為 2000 億美元的第一批採購合作伙伴,日本 CASIO、法國達能、澳大利亞 ChemistWarehouse、美國強生、韓國 LG 等品牌與阿里巴巴進行了簽約。其中,雲象與全球頂級生鮮企業巴西 JBS 集團和丹麥皇冠集團簽下了合計 19 億美元的“歷史性”生鮮訂單。

京東拿下“澳車”中國線上首發權

11 月 6 日,京東生鮮藉著首屆進博會的東風,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達成共識,根據最新生效的中國進口澳洲車釐子准入條款,2018 年澳大利亞大陸地區的車釐子將首次以空運方式出口到中國,京東生鮮成為澳洲內陸車釐子在國內的線上首發平臺。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在京東生鮮的保駕護航下,“澳車”最快 12 小時即可進入中國境內,送到消費者手中則不會超過 48 小時。

截至目前,京東生鮮進口產品 SKU 已超 7 萬,原產地直採和進口商品來自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京東生鮮的冷鏈配送已覆蓋全國 300 個城市,在全國核心城市擁有全溫層冷庫,庫內日均訂單處理能力達到 100 萬件。


新發地簽訂 25 億美元訂單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外的農產品在我國迎來了井噴式的銷售量增長。以北京居民的“菜籃子”和“果盤子”——新發地為例,每年有 36 個國家的水果源源不斷進入新發地市場,2017 年,新發地市場有 53000 個進口水果貨櫃,交易量 114 萬噸,交易額突破 200 億元。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此次進博會上,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代表新發地電子商務中心,分別與南非-中國跨境電商協會、東盟泰國華商中小企業總商會簽約,金額共計 25 億美金,今後北京的農產品將越來越豐富。

張玉璽還表示,下一步新發地還將探索研究建立進口農產品與食品交易展示大廳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推進全球優質農產品與食品進入中國市場,促進農產品與食品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未來新發地不僅僅是農產品的世界,更是世界的農產品集散中心。”


永輝與多家供應商達成採購協議

11 月 6 日,在首屆進博會現場,永輝與包括澳洲優質肉類供應商 Kilcoy Global Foods、Cargill(下文稱“嘉吉”)在內的近十家合作伙伴現場簽約採購意向合同,繼續擴大永輝全球直採的供應鏈優勢。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據悉,此次與永輝簽約的 Kilcoy Global Foods 是澳洲著名的牛肉供應商。Kilcoy Global Foods 是一家專注於“自然到餐桌”食品解決方案的全球食品企業,以優質肉類和海鮮產品服務於世界各地美食愛好者。目前擁有澳大利亞第三大牛肉初加工企業 Kilcoy Pastoral Company、美國芝加哥地區百年曆史的肉類深加工企業 Ruprecht Company,和中國知名食品加工商威海味島等資源。

作為以生鮮起家的零售商超,生鮮在永輝業態佔比超過 50%,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近年來,永輝也不斷加速海外生鮮直採佈局;與此同時,永輝遍佈在全國 20 多個省區、超過 1000 家各業態的門店、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零售模式,也為國外供應商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市場。

中化集團113億美元採購農業原材料

隨著產品消費的升級,農業的“質變”悄然發生,對生產投入品(種、肥、藥)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看來,這一問題的解決必須立足科技的發展,他希望通過此次進博會的召開,引進更高技術含量的優質產品來促進企業自身產業升級。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作為一家有著 68 年曆史的國有企業,幾十年來,中化集團進口了大量國內無法生產的工業、農業原材料。11 月 6 日,中化集團舉辦了專場簽約活動,併發布了交易成果:

在本屆進博會上,中化集團採購的商品包括原油、樹脂、脂肪酸、聚氨酯、鉀肥、磷肥、複合肥、水溶肥、硫磺、土壤調理劑、可可豆、黃麻、薄荷醇等 19 種。這些商品來自包括美國、墨西哥、俄羅斯、法國、挪威、澳大利亞等 17 個國家和地區,採購金額超過 113 億美元。

中化集團總裁張偉介紹,所進口的高質量原材料,最終將製造出高質量產品,推動行業進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國機集團與加納開啟農業單項合作

11月6日下午,在首屆進博會展館內,國機集團舉行簽約儀式。簽約儀式上,國機集團所屬 6 家企業與來自美國、瑞士、葡萄牙、烏克蘭、白俄羅斯、印度、加納等 16 個國家的企業簽署了 21 個進口採購合同。簽約內容涵蓋了機械設備、汽車、信息工程、服務貿易、食品與農產品以及金融等多個領域。

中糧、阿里、京東、新發地等企業在“進博會”上都“買”了啥?

國機集團貿易服務事業部總監王玉琦在發佈會上介紹說,相關簽約項目對於長期貿易培育具有積極意義,將產生長遠深刻影響。例如,該集團與加納方面簽署的可可農業綜合設施項目框架協議是中加兩國之間在農業領域開展的最大規模單項合作,有助於推進中非農產品領域長期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