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智慧善良的母親

陪弟妹帶著侄兒去衛生院打預防針,恰好遇上隔壁老鄰居家的兒媳婦也帶著三個孩子打針(其中有一對是雙胞胎),多日不見,自是一番寒暄。

回來的路上,弟妹說:“這雙胞胎看著沒小時候親了,臉上也瘦了,小孩子還是要胖點才好,這小媳婦估計也不怎麼給孩子洗漱,看孩子臉上和衣服上都是髒兮兮的。”我隨口附和到:“是啊!別說孩子了,這小媳婦自己穿著也是邋里邋遢的,往跟前一站身上都有一股難聞的味道。”這就是人性的弱點——自以為是,喜歡吐槽。

一旁的母親說到:“不敢笑話人家,人家孩兒也不容易了,她愛人上班不在,三個孩子帶著,難呢!這也多虧了有她媽幫忙。”母親的話,讓我頓時為自己的八卦自慚形穢。

母親雖沒讀過什麼書,但她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智慧和高貴品質總是讓我肅然起敬,可見素質從來不是以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來衡量的。

說到這兒,讓我想起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點滴,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母親的孝順、善良和熱情。父親母親都排行老二,那個年代在多子女的家庭,他們自然是承擔起了照顧家庭和弟弟妹妹的重任,而父親母親的樸實無私也贏得了弟弟妹妹的尊敬和愛戴。

母親的熱情也是出了名的,村裡誰家有事總是熱情相助,記得有一次我回村裡,一進院門就喊媽,這是我多年的習慣,即便現在已是人到中年,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

迎出來的是父親,父親說,后街的六子高血壓厲害,請了人給耕地,暈得連飯都不能給人家做,母親去給幫忙做飯了。

母親除了孝順、善良和熱情,對我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豁達了,2000年剛上班時我還在基層,環境衛生、內務整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我偶爾會在母親面前發牢騷,說單位上一個組的同事如何懶,一點也不配合,總是要讓我一個人打掃。母親說:“不要計較那麼多,多幹點也沒什麼,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母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在單位上與人相處要不薄不厚,不遠不近才是最好的距離,更不要在別人背後說閒話。”

母親沒讀過書,自然是說不出莊子這般“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智慧之言,但她樸素的智慧卻與莊子別無二致。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也給了我極大的尊重和自由。與愛人相戀時,愛人家境並不太好,是眾多介紹對象中條件最差的一個,母親從內心深處是不太滿意的,但母親只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說:“我們對志勇並不是很瞭解,只是從你口中聽說他這樣好,那樣好。婚姻是一輩子的事,你自己要想清楚,你覺得他是真心愛你?真心對你好?如果你覺得他是真心愛你,真心對你好的話,我們尊重你的選擇。”

“愛”這個詞要說出口,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可能太過平常,但對於15年前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來說,能說出這樣的詞讓我非常地動容。而事實是我的選擇是對的,母親的決定也是對的,我們的婚姻沒有讓自己失望,更沒有讓父母失望。

身教重於言傳,我不敢說我完全繼承了父母優良的品質,但我會努力做到不給父母臉上抹黑。隔壁的王大爺時常對母親說,“你家這一個閨女頂我那三個。”我想這句話既是對我最大的肯定,也是父親母親最大的欣慰。

我也想說,這應該就是一種好的家風傳承,這應該就是一種福德示範。

很感恩今生我能有幸成為他們的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