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喊著要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發的卻突然離開?

老萬


老茶觀點:看一名員工會不會辭職,不是看他說什麼,而是要看他怎麼做。那些天天喊著要辭職的人,往往都是被領導和同事忽視的一群人,這些人只是想借此吸引領導和同事的關注,真正想要辭職的並不多。

反之,一聲不吭的人大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對這份工作已經失去興趣的人。這樣的人已經沒有動力再說啥,默默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越被忽視的人,越需要搞點事來吸引關注

職場上,有這樣一種人,經常抱怨公司各種不好,領導如何不行,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等等。私底下天天喊著要辭職,但是一直不提交辭職報告。背後對領導各種不滿,但是領導一招呼,立馬屁顛屁顛的跑過去。

老茶剛畢業的時候,進入一家做網站域名服務的公司。當時,裡面有這麼一位電話銷售員小王,讓老茶記憶深刻。

他比老茶早進去一年多,負責做電話營銷的工作。每天工作就是通過電話找客戶,讓客戶來公司做網站,買域名啥的。

他這個人有個特點,就是這個特點讓老茶記憶深刻,到現在還記得。那就是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會把嗓門搞得老大,整個辦公室都能聽到,他在跟客戶說啥。

一開始老茶覺得,這麼拼命的人,業績應該非常好吧。實際上,他的業績只是一般般,雖不是墊底的,但也沒有啥亮點。領導也沒啥在意他,反正他還能出業績,就滿留著唄。

後來老茶跟他混熟了,才發現他有一個習慣。只要是新員工進來,都會私底下給新員工,灌輸各種公司的各種不好。天天喊著說要辭職,結果卻一直沒看他提出辭職申請。

要是碰到領導叫他,馬上屁顛屁顛的跑過去。就像是被打入冷宮多年,突然間被領導放出來一樣那麼興奮。每次見到領導,就是不提辭職的事情。

職場上,總會有像小王這樣的員工。由於能力和業績都不行,自然無法獲得領導的重視,但是又是那種不甘寂寞的性格。這樣的人就會通過一些其他方式,來吸引領導和同事的關注。

經常是私底下,對公司各種抱怨,或是對工作各種不滿。天天喊著要辭職,卻不會真正的向領導提出。

這樣的員工自帶各種負能量,作為領導就要特別注意,如果不能讓其改變過來,那麼請他離開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他已經把這負能量傳播給其他員工了。

對工作失去興趣想離開的人,往往都是一聲不吭的

職場上,大部分人的員工,要是覺得公司不好,領導不行,或是工作沒興趣。一開始他們會偶爾抱怨下,一旦他們不再抱怨的時候,也就是他們要離開的時候了。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現象,人在對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決斷前後,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在決斷之前,每個事物的價值在決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則難於決斷其優劣;但在作出選擇之後,決策者對這些事物的態度評價就發生了改變。

對被選中的事物更加偏愛,對未選中的事物則採取貶低的態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決斷後效應”。

員工在做出辭職決定前,無法判斷辭職和留下的哪個好處更大。這個時候,膽大的可能會直接向領導提出建議,膽小的則偶爾私下抱怨下。

一旦他們做出了辭職的決定,潛意識就會更加討厭這份工作,自然也就懶得再去提建議,或是發牢騷了。

這就是為啥,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你都懶得理他。要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指出他的缺點一樣的道理。

老茶當時那家公司,還有位同樣是做電話營銷的員工小李。他的業績就非常好,經常都是部門前列,但是公司的業績抽成確實非常低,並且還需要壓獎金到年底再發。

小李平時跟同事關係也挺不錯的,經常一起開玩笑,一起吃飯。很少會聽到他對公司、領導或是工作有啥抱怨。

年底一起吃飯的時候,偶爾能聽到小李對公司制度上的一些抱怨,只是非常少,沒多久就不再抱怨了。老茶自然也就沒當回事,沒想到過完年內後,他就辭職了。

交接完成後,就請我們幾個要好的同事一起吃頓飯,當時我們幾個都很吃驚,毫無心理準備。相反,那位小王直到公司快倒閉了,才不得不離開。

想要留住優秀員工,企業得這樣做

想要留住優秀員工,就要知道他們為啥會對這份工作失去興趣。其中的原因無外乎是,這份工作已經無法滿足自身的需要。

正常來說,員工的需要主要有這四種:薪資福利、經驗積累、一展抱負、追求穩定。企業想要留住員工,就得這樣做。

針對同一員工,不同階段的需要變化,進行針對性滿足

舉個例子,你可以跟剛畢業的員工談經驗積累、工作穩定,少談薪資福利。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需要是找個穩定工作,能學到經驗和技術。

但是,過個一年半載後,這名員工做出了一些成績出來。企業如果還是隻談經驗積累,不談漲工資加福利的話,那他大概率是會辭職的。

這就是同一員工,不同階段的需要是變化的。企業只有適時的進行改變,針對性的滿足才能一直留住優秀員工。

針對不同員工,瞭解清楚各自需要,再針對性滿足

舉個例子,你可以跟初入職場的人談經驗積累、工作穩定,但是就是不談薪資福利。但是你就沒法跟上有老下有小的員工,只談經驗積累不談薪資福利了。畢竟他們現在更看重的是薪資福利,而不是經驗積累。

同樣的對於一些追求穩定的人來說,你可以跟他談工作穩定;但是對於一些能力強,富有挑戰性的人來說,你就要跟他談一展抱負了。畢竟,他們已經積累到一定的經驗,現在需要是有家公司,有個項目能讓他們一展抱負。

問題總結:職場上越缺乏存在感的人,越需要搞點事情來吸引關注。反而優秀的員工,在他決定要離開的時候,他是不會有太多的表現的。這就是為啥天天說要辭職的人,卻一直不走;一聲不吭的,卻容易離開的原因。

企業想要留住優秀員工,就要懂得員工的需要,並且滿足他的需要才行。不同員工的需要是不一樣的,同一位員工不同階段的需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清楚的知道員工的需要,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滿足,最終才能留住他們。


老茶聊職場


在我過去十幾年的人力資源從業經歷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些嘴上喊著要辭職,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的人,卻一直賴著沒離開;而那些平時表面平靜,毫無怨言的員工,有一天突然說要走,毫無徵兆但態度堅決。



為什麼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了?原因通常有這麼幾點:

1、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能力都比較弱

我們東北老家有句俗語叫:“叫喚的鳥兒沒肉吃”,意思是說,那些虛張聲勢的人,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

我有個來訪者,在一家建築公司做辦公室行政,她嚷嚷了好多年,如果公司不給她升職加薪,她就辭職。結果,在這家公司她一干就是7年,期間結婚、生子,混成了辦公室的“大齡文員”,還是沒有離職。

問她為啥不走? 她說這幾年也嘗試著找薪水高點、職位高點的工作,但是沒找到。

你看,嚷嚷著要離開是一回事,有沒有本事離開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自己平庸就說自己平庸,別老說企業不行,沒給你升職加薪。喊著辭職,卻賴著不走,為啥?還不是能力不濟嗎!



2、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都有點“玻璃心”

還有一些人,由於在職場遇到了一些挫折,於是就“玻璃心”,沒事就怨婦般地發牢騷:“我很受傷,太委屈了,我得辭職換家公司。”

嚷嚷歸嚷嚷,發完牢騷之後,又繼續投入到那份自己不那麼滿意的工作中,說好聽點,這類人有口無心,說難聽點是情商有點低,不分場合肆意發牢騷。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希望通過“辭職”這樣的發聲,吸引領導的關注,索取好處。這就是俗話說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在職場,你是否有“奶”吃,取決於工作成績,多數情況下,與會不會“哭”沒有關係。所以,與其浪費時間“哭”,倒不如想想公司的要求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並超越公司的預期。



3、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工作熱情可能已被消耗殆盡

通常,一些優秀的員工提出離職申請前,沒有太多徵兆,所以大家都會感到很意外。但實際上,可能在公司工作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工作熱情早已被消磨殆盡。

比如,我有個來訪者,他非常看重工作的掌控感,也就是說,不喜歡在官僚作風濃厚的機構中工作,不喜歡被幹預太多。偏偏他的上司是個事無鉅細都願意管的人,這讓他非常不爽。 他嘗試過與上司溝通,但幾次無果之後,他就放棄了,上司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這期間,他開始醞釀離職計劃。 當他跟上司提出辭職申請時,上司非常意外,很真誠地挽留他,但是他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所以,很多時候,一聲不吭卻突然辭職的員工,他們絕非一時興起,任性為之,而是長久積壓在的心裡的不滿讓他們的工作熱情耗盡,而辭職那天,正是彼此做個了斷,與過去徹底切割的那一天。

4、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通常都已做好了周密的職業規劃

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性格特質通常比較細膩周密,所以,當他們認為一份工作不能帶給自己想要的價值時,他們已經開始重新規劃未來的目標了。

他們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辭職時,可能已經找好了下家。所以,辭職不過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5、企業管理人員如何做好員工的離任管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員工離職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離職率過高,或者核心員工離職,就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留人和選人一樣重要。管理者應該多觀察員工的職業情緒,找出導致員工離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

通常,員工離職前都會有這樣一些苗頭:

(1)厭倦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處於低調重複的狀態中,缺少挑戰性和價值感時,員工就會出現厭倦的情緒。主要表現為:工作長時間不反饋、做事情拖沓、心不在焉,沒有激情。

(2)焦慮

當員工的工作壓力較大(通常容易出現在晉升、轉崗、接受新的工作任務以及新員工中)時,就會比較焦慮。主要表現為:急躁、發脾氣、心神不安,工作質量下降等。

(3)失落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得不到認可,公司的激勵性措施不到位,員工就會出現失落的情緒。主要表現為:抱怨、不積極參加公司活動、對錶現優異的同事嫉妒等情緒和行為。 這些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都會導致員工流失。

當負面情緒還處在萌發期和猶豫期時,通過正面干預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但是,如果進入到決策期,這時就已經無法挽回了。

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這些都只是事物的表象。重要的是透過表象看到員工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

人才,始終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不要讓人才吃了虧、流了淚、寒了心,這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


我是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感謝你的關注、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瑞希。


瑞希


說到這個現象,真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17年的時候入職了一個公司,很快就與部門的人混熟了,然後有一個同事可能是不滿工資等原因,用嚷嚷著要離職。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他一直就吵著要離職,一直到現在,然後就這樣過了一年之後,我都不相信它會走了。另外還有一個主管,真的是一聲不吭的就走了,這個還是他走的前幾天我才知道的,可能是關係不夠好吧!

其實這種現象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是很普遍的,吵吵著要走的人,可能說完後會考慮很多:現在辭職有一段空窗期,還沒有找到下家,想著再幹一段時間吧。於是就一直拖著,等到真正找到了好的工作之後就立馬走人。一聲不吭的人,其實都是在默默的找工作,然後默默的走。

其實不管是那種人,都是一種不滿情緒的表現。吵吵著要走的人其實是把壓抑著的情緒往外發洩,待發洩完了之後有回覆原狀了。一聲不吭的人,只是不做聲,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現太多。這是兩種極化的表現,但是為什麼到最後都走了呢?可以從一下兩點來分析:

從公司層面分析,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員工不相符,公司給不了員工好的工作環境以及期望的薪酬福利。

從員工個人層面出發,無論是發洩情緒還是默不作聲,其實都是對公司有所不滿,沒有百分百忠誠的員工。

職場是個技術活,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歡迎大家關注隨性de職場,與大家分享與收穫。

隨性de職場


我先來講個故事。前幾年,公司效益好的時候,同事小張每到公司要評等級,調整工資時就嚷嚷著要辭職。他每次都特別“真”,逢人便說“下家已經找好了”。然後,部門領導會找他談話,談完後,就不提辭職的事情。

第二年,第三年,他都故伎重演。但到第四年,公司效益不好開始大規模裁員時,他卻不吭聲了。而且,他不但隻字不提辭職的事情,反而拼命加班,和領導套近乎。最後,單位裁了一大批人後,他依然在公司。

而同事小李,之前和他同一批進的公司,這幾年雖然業績也不錯,但是因為不善社交,和領導走的也不近。所以,升職加薪總輪不到他。不過,也從沒見他抱怨過什麼。

這次公司大裁員後,公司也沒有裁他。但他卻突然提出要辭職。很多同事都替小李可惜,認為他損失一大筆賠償金。不過,他倒沒有一些後悔之意。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的新單位早已找好了。人家單位著急催他過去,工資是現在的兩倍。

原來,這些年,他一直在專研技術。他把別人用來社交的時間,用來學習和考證上去了。這不,今年剛考了註冊電氣工程師證。因為這個證書,對方單位還額外獎勵了40萬給他。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發現“喊著要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發的卻突然離開”,可以說明兩點:

一、喊著辭職而不走的人,屬於虛張聲勢

俗話說“會叫的狗不咬人”。他們“喊著辭職”其實也就是做做樣子,嚇唬嚇唬領導的。目的就是為了漲工資。

其實,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如果他們工作能力強,崗位是不可替代或者公司缺人手的話,領導會用漲工資挽留。

但如果,他們工作能力一般般,崗位有可替代性,那麼就可能吃大虧。因為領導根本不會理財他們。他們走了,正好省公司一筆賠償金呢。

所以,對於想以此“要挾領導漲工資”的人,這一招要慎用。以防得不償失。

二、一聲不發的卻突然離開的人,通常在憋大招

這類人懂隱忍,他們喜歡打有準備的仗。他們做事喜歡留後手,不到萬無一失不告訴別人。通常這類人也比較能成事。

如果論兩種方式哪種比較好,我比較傾向於後者。畢竟後者比較穩妥。不至於落得“下家還沒著落,突然被上家辭退”這樣雞飛蛋打一場空的境地。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

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一個既工作,又帶娃,還寫作的職場寶媽;一個靠不斷學習,努力靠近夢想的新時代斜槓青年。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魚豐徐徐


為什麼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的走:因為他們一直在默默面試並想在不得罪老闆的情況下拿到工資離開。


1.辭職到處嚷嚷的人通常都只是抱怨。

真的天天叫苦叫累的,多半都還是對工作晉升有幻想,叫的是給老闆知道自己多辛苦多累的。如果真的給他多加點錢,多半又不會走了。

這些人大多不喜歡去挑戰新的公司,害怕準備簡歷,穿著正式的去被人面試,害怕被拒絕,害怕改變,害怕重頭開始,所以行動力極弱。

我有個朋友每天工作12個小時沒有加班費,老闆還朝令夕改,對她呼呼喝喝,天天跟我抱怨自己做的沒意思,工資低,不被重視。

我說:“那你趕緊找新工作啊!”

她卻馬上氣焰減弱的說:“我簡歷好久沒寫了。”

“那你趕緊寫啊!寫簡歷還不簡單。”

“哦...”

說完之後她不再抱怨了,我還以為她去寫簡歷了呢,沒想到過了兩週,她又來找我抱怨,內容還是一模一樣的老闆不好,公司事多。

我說:“那你投簡歷了,沒人找你去面試嗎?”

她又來了:“我還沒寫完簡歷呢!”

我真是要被她給氣死了。

最後她一直待到那個公司倒閉了,被遣散了才走,聽說後面幾個月還沒拿到工資!

你說這事要怪誰?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叫得響的多半僅限於叫,行動力不足,跟狼來了差不多。

2.一聲不吭的人內心沸騰,外表冷靜,不僅能力強且執行力強。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咬人的狗不叫”是有科學根據的:

小型犬在感受到威脅的時候,精神緊張下會不斷的吠叫,這是由於膽子小;而德國牧羊犬、杜賓”這些大型犬,因為保護主人而要攻擊他人時,它們事先並不會吠叫,而是根據當前形式來決定要不要做出攻擊行為。


這種人真的感覺這公司不行了,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就已經開始更新簡歷,到處面試,等到拿了offer再來跟老闆請辭。

我公司有個美女就是這樣,業務能力強,但發現升職無望,馬上面試,被阿里錄取了之後再回來跟老闆請求辭職。

老闆再多加個500/1000都頂不住人家工資直接翻了倍,怎麼可能還聽你在這兒畫大餅?

走,瀟瀟灑灑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種人是為自己生活著,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根本不在乎別人打一棒給你發顆棗吃吃的小恩小惠。


十年後,磨磨蹭蹭不肯挪窩的人面臨公司倒閉,而到處換更好的工作,不斷上升的人,已經成了人生贏家。

時間是自己的,別抱怨,直接行動,別把時間給浪費掉了。


李伊


這個情況的確很常見,我身邊也發生過不少。


雷聲大,雨點小,說離職卻遲遲不願離

以前,我們部門關係很好,有一個同事“怨婦”附身,經常自怨自艾,“哎,才3000多工資,怎麼養家,買菸的錢都不夠。辭職吧,找個搬運工作還比這個好。”“哎,人又老,錢又無,辭職回家耕田去咯”。


我們經常聽到他的怨言,剛開始,我們還以為他真的要辭職,所以很不捨得,不停給他做思想工作,挽留一下他。誰知道,他每隔幾天又怨一次,一個月要怨幾遍,我們都聽膩了。


其實,這種人就是心口不一的人,口口聲聲要辭職,其實內心是非常害怕被辭退的。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他們知道危機悄然而至,而無力反抗,只好憑藉傲慢、懶散、放縱的態度來應對,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想通過散播辭職的想法,而得到領導們的注意。就好比我的同事,他很想加工資,但實質性理由去說服領導加工資,於是就使用這個方法來表明自己的想法,讓領導知道自己的難處和內心想法。


但其實,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如願以償,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對工作也不利。


默不作聲地辭職,是蓄謀已久的決定

記得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就遇到這樣的同事。他很低調,很踏實。他考取了各種工程師資格證後,也順利把公司的一個項目完成了。在年會上,領導還專門表揚了他,獎金也不少。


結果,一個月後,他遞交了辭職信。我們都很驚訝,為什麼剛剛作出成績來了,就離開了?有一次宵夜,他跟我們說到,做工程項目的,每到一個項目完成,就相當於完成了使命,作為工程人員,也要為自己謀下一家,不能坐等。


他的保密工作做到非常足,毫無聲息,就已經幫自己找好了下一家。我們都驚歎,凡是有能力的人,都不會虛張作勢,都是默默按原計劃進行的。


因此,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作風,好好體會一番。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這是個老問題了。

但這個老問題現在越來越少了,即便喊,也只敢在私底下喊,遇到領導和老闆,估計只會吃憋,連屁都不敢放!

別說我說話難聽,但事實就是這樣。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果誰還敢整天公然喊著辭職辭職,那明顯是活的不耐煩了!

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我不知道,但在私企,這樣做就是給自己挖坑,估計老闆還求之不得呢!你不是嚷著要辭職嗎?那好,你馬上把辭職單遞交上來呀,我馬上就批,好不容易逮到就坡下驢的機會……潛臺詞就是趕緊給我滾,別整天發牢騷,亂我團隊軍心!

這種員工的小心理誰不懂啊,以為自己整天喊著辭職,就能給他加薪進爵,是不是做夢啊?當很多人還在為996糾結的時候,你卻嚷著要辭職,這多麼不和諧呢。

你要是真的乾的不爽,就直接遞交辭呈,沒有必要在嘴上圖快活。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誇誇其談,沒有真材實料。更要命的是讓其他人對你打上一系列標籤:玻璃心、愛發牢騷、負能量爆棚。這樣的人在團隊裡面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誰不想除之而後快呢?

所以說在目前的環境下,這樣的套路已經不靈了,還是不用為妙。

當然了,我也不把話說滿了。

也不排除確實有極少數人嘴上還是喊著要辭職實際根本不走的人,但我們要了解到說這個話的人,他跟老闆是什麼關係?是不是老闆的親信,親戚,甚至兄弟姐妹?

如果是真有這樣一層關係,他嘴上喊著辭職,可能只是想獲取某些利益,或者是想爭取老闆的關注,甚至不排除還想套你的話!職場處處有套路,還是小心為妙,遇到這種情況還是不表態最好。

在這個世界上,哪裡有十全十美的公司,哪裡有十全十美的老闆,更沒有十全十美的員工!

真正辭職要走的人往往一聲不吭,因為很簡單,在他眼裡,自己和企業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就是純粹的勞動契約關係,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就這麼簡單。幹得好就留下幹,幹得不爽就走人,有那麼多廢話嗎?

這樣反而簡單,沒有那麼多玻璃心和情緒情感方面的糾結。

當一切都是以契約來說話的時候,很多東西就變得簡單了。我很崇尚這樣一種做法,所以沒必要過多糾結,您覺得呢?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其實我就是那個一聲不吭的人,而且我辭職的時候還帶走了那個一直說要辭職的人。簡單分析一下我倆的心裡

對他而言,其實他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我感覺一直吵著要怎樣的人比較簡單,因為他們會很直接的表達想法,而不是說深思熟慮,這時候,這種人雖然說想辭職,想如何如何,但是心裡還是在考慮,在猶豫,同時,他們會覺得,忍忍就過去了,這時候就像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這種人會說很久很久,從50%的想走開始,直到再也忍不下去的100%,才會走。說白了就是習慣性被壓迫,想辭職一定是條件不夠好,但是還找不到更好的。這種人,生於安樂,想要謀求穩定,哪怕穩定的差一點,也能接受。但是這種人在愛情中也是這種性格的話,這種人不容易離婚,而且容易被欺負。當然這是扯遠了。

而對我而言,其實我這種人也是猶豫,但是他一直說要辭職,要辭職,是給我了一個道路,可以換一種方式的道路,我會想,會考慮,在這個單位的價值還有意義,如果我覺得可以,就繼續工作了,如果我覺得不可以,這種辭職的想法會繼續加重,而身邊會有一個,多個人說,或者直接辭職,就會讓我更加堅定辭職的決心

於是,我辭職了,同時他也拼命的說辭職,我想啊,問問他辭職不,他很猶豫,但是你多說幾句,尤其是在很忙很累的時候,事半功倍,於是我們一起離開了


等你到再見


你好,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區別!

職場中,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人,他們怨天尤人,每天抱怨公司種種不人道,表達的意思是自己的懷才不遇,大家來這裡工作是一種錯誤,自己準備要辭職等等;

反應出來的心態不過是要傳遞給別人兩條信息,第一,目前公司給予我的明顯比我的才能要低很多,我本事很大;第二,你們要和我一起仇恨公司,最好變的和我一樣浮躁,讓公司亂了最好!

最後他們不走,打臉的說明了,他們沒有自己以為的那個本是,我一般對這種員工採取的方式警告後辭退!

還有一種員工他們受了委屈不說話,待遇公平了不找公司要,工作多了看似任勞任怨,好像天生就是來給企業幹活的,很多無知的管理者誤以為像這樣的員工多幹點就多幹點,少給點就少給點…

他們自己在心裡面,早就默默的給自己畫了一個刻度,當苛刻到超過忍耐刻度的時候,他們便很難再用挽留,搞情懷去留住他們,他們考察的是企業的內心,他們覺得自己簡單,希望找的企業也簡單。

最後他們走了,形成了一種不良淘汰。

最可悲的是被被認可的高估了自己和,做人做事沒數!建議企業要掌握人員淘汰的主動性,對於態度差的員工毫不留情,不要抱僥倖心理,企業不是福利院!對於優秀的員工要想到他們的前面,不要被有些員工傷了心,又傷了某些員工的心!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三葉草


職場中,我們會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人,他們怨天尤人,每天抱怨公司種種不人道,表達的意思是自己的懷才不遇

當人聚在一塊的時候,交流生活雜事,總有些同事喊著要離職,但過了一段時間,喊著辭職的人沒走,默不作聲的人反而走了。

其實是害怕新員工影響老員工的地位

很多新員工在老員工的影響下辭職了,經過一段時間,那個經常喊著累要辭職的,反而是單位裡最懶的,活沒幹多少,每次搶功勞很積極,新員工走的很快,也沒人說破。

總說辭工又不辭工的人一般是工齡較長的員工

他們有個目的就是讓聽到這些說法的人滋生辭工的想法,這種人屬於陰險奸詐類型。所以辭工這是由自己掌控的,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我們已經是成年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在決定辭職前要考慮清楚方方面面的事情,諸如在現在這家公司學到了哪些有用的技能?有哪些技能是可以遷移到下一份工作的。

不是不想辭職,而是不敢裸辭,考慮的因素真的很多,不是嘴上說說就行了。而不是聽從別人的忽悠衝動之下就辭職了,衝動是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