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文章《林大為:父母不苟且,孩子才有詩和遠方》拆解

這是一篇觀點文。

該篇文章採用了並列結構的邏輯順序,主題鮮明,邏輯清晰,能夠使讀者產生共鳴。

整體結構:開頭開門見山,點名主題,提出總論點;中間以三個案例闡述論點,來支撐總論點;結尾呼應開頭,昇華主題;引用名人名言結尾。

文章開頭,開門見山。

作者以電影《少年派》林大為和女兒林妙妙一起畫畫的場景引出了此文的主題。林大為則認為,父母的生活要是苟且,這孩子的心裡,哪來的詩和遠方?表明文章的總論點。

中間以三個案例闡述論點,來支撐總論點。

論點一:“國民才女”武亦姝

武亦姝: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以2000首的詩詞儲備量橫掃全場,征服無數人。這一年,她年僅16歲。從此,她被譽為“國民才女”。今年高考,她考了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再次折服人們,更讓人歎服不已的是,她竟是一個理科生。

武亦姝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爸爸是著名律師,媽媽是美術老師。這樣的家庭背景,給了她很好的起點。

武爸武媽平時嚴格要求自身,一起專心陪她讀書、繪畫、學習、書法……一起交流討論心得。在父母的長期薰陶下,武亦姝愛上了讀書學習,從幼時的頑皮小妹逐漸長成了“詩詞才女”。

武亦姝媽媽說: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

父母的思想高度深深影響孩子的眼界格局,決定他們的成長起點。父母的言傳身教,決定孩子的成長終點。

論點二:作者身邊的案例,周叔和許叔兩家孩子的教育

作者引用前騰訊公司副總裁吳軍博士說過一句話:貧窮可能會在短期內使物質條件差一點,但並不影響父母在見識上培養優秀的孩子。



作者身邊的兩個家庭舉例。

周叔和許叔是鄰居,兩家的生活條件差不多,再普通不過的工薪家庭,一樣的上有兩老人下有兩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可兩家的孩子,無論是從性格、談吐,還是學習、才藝,差距都很大。

周叔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差。兒子和女兒從小嬌縱任性,不肯學習。

許叔家的孩子,女兒斯斯文文的,很有禮貌,出了名的才女學霸;兒子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機靈懂事。

周叔夫婦平常上班得過且過,幹得不開心就換份工作。下班時間,兩夫妻常去的地方就是麻將館。

可人家許叔夫婦他們兩夫妻工作雖然普普通通,但人家敬業,一家單位一個崗位一干就是十年。平常一有時間,他們就和孩子們一起看書、爬山、打球、游泳……做一些低成本但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一有閒錢,就給孩子買各種各類的書籍,支持孩子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美國黑人作家鮑德溫說:“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你的生活沒有激情只有苟且,你的精神沒有追求只有麻木,那麼孩子不會比你好多少,也許還會比你更苟且。只有成為最好的自己,才會擁有更好的家庭和孩子。

論點三:作者自身的案例和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說明:如果父母提供不了優渥的物質條件,那就給予孩子豐富的精神資源,孩子也可以像高智商富二代那樣,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作者是貧窮家庭出來的孩子,家裡兄弟姐妹多,父母能力有限,給不了我們好的生活。

但是,父母並沒有因窮困而苟且生活,他們正直善良、勤勞動愛看書。特別是爸爸,幹得一手好木工,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畫得一手好畫,這些至今都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在精神方面,父母給足了我們支持,經常鼓勵我們用心讀書,給我們描繪美好的未來。最終,在父母不苟且的態度影響下,我們姐弟妹四個中,三個大學生,一個師範生,也算是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結尾:呼應開頭,昇華主題

請記住:你自己是什麼人,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什麼人。父母不苟且,孩子才會有詩和遠方。

最後,用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一段話送給大家作為結束語。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