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從國慶路的紫羅蘭理髮店向外望去,夏天能看到窗外懸鈴木的綠,秋冬季節,能看到樹枝遒勁飄逸的痕跡。

這是一家百年老店,店裡年紀最大的理髮師今年已經80歲了,叫仇慶芳。

有很多顧客,第一次來找仇慶芳理髮時,才是20出頭的毛頭小夥子。如今,他們已經頭髮花白,兒孫滿堂。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仇慶芳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他每天還是趕一個多小時的2路公交車,來到國慶路上這家他工作了一輩子的店,為人理髮。從15歲一直到80歲,在同一家店,做著同一件事。

下班後,從國慶路走到廣陵路,等末班車回家。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經常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來到店裡,有時也不是為了理髮,只是為了來看一看仇慶芳,“我就是來看看,你是不是還在這個店裡上班。”

才到這個店裡時,仇慶芳最小,現在他是年紀最大的。

六七十年代,是紫羅蘭最好的時光。一樓二樓坐滿了人,還有人在排隊等。

那時候都是用煤炭爐子生火,可以保持爐子上時刻都有熱水。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店裡的傳統,“用熱水給男同志刮鬍子,女同志捂頭髮。”這種溫和的方式,持續了幾十年,沒有變過。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仇慶芳說,早些年,爐子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用,給人燙髮時,燒火鉗用。

一把梳子,一把火鉗,就是燙髮所用的全部工具。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剛開始用火鉗燙髮,火鉗會冒煙,這是一種火頭,而不是頭髮被燙焦了冒的煙。熟練的老師傅,不會讓頭髮被燙焦。

仇慶芳回憶說,才學火鉗燙髮的時候,拿出一張紙感受溫度,用火鉗夾紙,紙只會微微發黃,而不會被點著,這種溫度便是恰到好處。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雖然火鉗燙髮僅收費10元,很少有人來體驗這種不用化學藥水的燙髮方式。如今,紫羅蘭也不再延續這種古老的燙頭髮方式。

髮型,是一個時代流行元素的縮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束髮、短波浪、高平頭,仇慶芳說起每一年的流行元素,語氣都變得鏗鏘起來。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原本兩層樓都用來做理髮店的小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只剩下二樓。

一樓租給過很多店:皮鞋店、眼鏡店、涼皮鋪……顧客要穿過一樓店鋪,才能找到二樓的理髮店。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所以當人們走在國慶路上,並不會特意留意到仇慶芳所在的這家老理髮店。店裡的生意也漸漸不比當年。

2017年,人們一度以為這家百年老店歇業了。其實政府出了一部分錢,來幫助老字號重新裝修。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經過一段時間的裝修,這家百年老店保留著時代的烙痕,又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一樓又重新開始營業。

有些老顧客,卻沒有再推開這扇門。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有些人,再也來不了囉。”仇慶芳的用看似輕鬆的語氣,掩飾心中的失落。那些在他的指縫間從黑髮變成白髮的人,有些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曾經用來給他們吹頭髮的吹風機,也變成了店裡的展示品,放在靠近門口的人來人往的陳列櫃裡。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新裝修過的理髮店,還是沿用的過去的椅子,“再用十年,也沒有關係。”仇慶芳對過去物品的質量充滿信心。

只是椅子的皮有些舊了,店裡就找人重新包了一層新的。

店裡鏡子是更透亮了些。一圈圈地照著,好像年輪的印記。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古老的傳統還在,男女理髮分成兩排。不時有路人會停下腳步,拿手機對著裡面拍照。

揚州的城市在變遷,許多原本住在老城區的顧客,已經隨著家人搬到了西區,甚至更遠的地方,但他們依舊定期來到這裡,感受老手藝中的專注。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理髮店拿回一樓的店鋪之後,多了一些年輕的新面孔,是他開心的事情。店裡還是保持著往常的傳統,不辦卡。

在理髮時,如果你不說話,他也是默默地不出聲。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老揚州人更喜歡的,是來這裡修面。熱乎乎的毛巾,藏著老城裡的逸當。

店外的懸鈴木葉子從冒出新芽到落下,又是一年。那些樹木比仇慶芳剛進店的時候,已經粗了一大圈。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如今的仇慶芳,已經是國內為數極少獲得中國美容美髮協會頒發的終生貢獻獎的人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店裡之前最年輕的焦其和也快60歲了。店裡多數都是老人。

“前不久來了年輕人,40多歲。”這是仇慶芳和店裡老人們開心的事,有年輕人願意加入進來:在他們眼裡,40多歲都是小年輕。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牆上掛鐘裡的時間,一圈一圈在轉,已經轉了幾十年。

這些一輩子只拿著理髮刀的人們,還在堅持,為了生活,更為了他們最初的夢想

百年老店紫羅蘭,傳統理髮匠帶你體驗純粹的老揚州生活

現如今“髮型師”逐漸取代了“剃頭匠”,作為揚州三把刀之一的美髮刀也發展的蒸蒸日上,一大批新時代的美髮店應運而生,包括揚州“三把刀”非遺技藝傳承品牌天姿美業, 藝佰美髮等,各色染髮也隨處可見,化學的處理方法可以將頭髮做成各種美麗的樣式。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用在“美”上面的消費也更多了。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經濟繁榮了,人們收入增多了,富裕了,做個時尚的髮型早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習慣。

理髮店的變遷映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的是人民日益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巨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