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揚州“共享停車”要來啦!

停車難,是困擾包括我市在內許多城市的一道難題。近日,揚州市區“停車便利化工程”實施方案(2019-2020)出爐,從停車位的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為全方位破解難題開出“良方”。

主要目標: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達到1.2:1

停車秩序是城市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效緩解停車難,治理亂停車問題,不斷提高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我市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推進實施“停車便利化工程”,到2020年實現下列工作目標:

■健全停車設施。

市區年均增加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不少於2000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泊位不少於600個,到2020年末,城市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之比達到1.2:1。

■完善管理措施。

完善城市停車管理法規政策,加強停車執法,規範停車秩序,有效遏制亂停亂放、欠費逃費等停車亂象,有效緩解老舊城區、旅遊景區、商業中心以及車站、醫院、學校等區域停車難題。

■提高智能水平。

積極發展智能交通,打造智能停車管理系統,鼓勵停車泊位共享,盤活社會停車資源。利用停車資源數據採集與分析技術,實現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決策。

具體措施:規劃好+管理好+使用好

■規劃好停車位。

通過全方位拉網式的調查摸底,完成揚州市中心城區(含江都區),以揚溧高速、啟揚高速、京滬高速、滬陝高速圍合的範圍,總面積約640平方公里的停車現狀調查。立足現代化城市停車體系的目標發展要求,深入分析停車設施供需不平衡的各種原因,科學預判2020年停車需求分佈;以滿足省級“停車便利化工程”各項定量指標為前提,綜合考慮土地性質、地塊開發、建設時序等諸多因素,科學確定停車設施發展目標,適時調整建築配建停車標準,結合遠近期停車需求,形成《揚州市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

■管理好停車位。

強化佔道違法停車執法工作,採取貼單、抓拍和拖移車輛等多種執法手段,突出主次幹道以及重點區域違停整治力度,形成嚴管重罰高壓態勢。探索與城管部門聯合執法形式,強化道路外停車秩序管理。廣陵區城管局曲江大隊已嘗試參與機動車違停管理,對萬福西路等處的違停車輛拍照後轉交警部門處理。

鼓勵並引導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制定“潮汐式”停車工作方案,針對停車難問題突出的單位和區域,鼓勵有條件的居住區與周邊商業辦公類建築開放內部停車泊位,採取共享停車、錯時上下班等形式用好現有停車資源。

■使用好智能停車系統。

按信息共享、科學管理的原則,圍繞揚州“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宜行揚州”APP的推廣應用。建設共享停車系統,允許個人利用平臺,將個人所有的停車設施錯時、短時出租、出借,並取得相應收益。同時做好“宜行揚州”APP與“雲上揚州”APP的銜接工作。

加強停車場信息動態更新,定期開展信息核查,確保智能停車管理系統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通過手機APP能夠實現發佈揚州市區停車信息,瞭解各停車場泊位空置率,智能匹配目的地附近停車位等功能,提高停車泊位利用效率。

補齊短板:明年底前改造新增不少於1980個老舊小區泊位

■緩解老舊小區停車矛盾。結合舊城改造、老舊小區整治,在徵得大部分業主同意的情況下,在小區道路需滿足4米以上淨寬度,消防車輛能順利通行的前提下,可結合綠化、小區道路和周邊街巷等現有條件,設置不影響消防和道路通行要求的停車泊位。明年底前改造新增不少於1980個老舊小區泊位,其中廣陵區300個、邗江區300個、開發區220個、生態科技新城500個、景區360、江都區300個。

■增加重點區域公共停車供應。鼓勵建設立體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並按照一定比例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重點增加商業中心、學校、醫院、旅遊景區等停車需求集中區域的公共停車泊位,加強機場、車站、碼頭等綜合交通樞紐停車配套,增建駐車換乘(P+R)設施,充分挖掘周邊零星空地、公園、廣場等空間資源,多途徑、多形式增加公共停車供給。到2020年底,廣陵區年均新增新建3-5個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500個停車泊位)、邗江區年均新增新建2-3個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300個停車泊位)、開發區年均新增新建2-3個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300個停車泊位)、生態科技新城年均新增新建2-3個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300個停車泊位)、景區年均新增新建4-6個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600個停車泊位)、江都區年均新建新增3-5個公共停車泊位(或不少於400個停車泊位),市級投資集團負責年均新建1個以上公共停車場(或不少於200個停車泊位)。

■規範設置路內停車泊位。從嚴控制路內停車泊位設置,條件允許可適度發展路內限時收費停車場,落實具體管理措施,不得佔用人行道盲道、不得在設有井蓋和消防設施的路面上劃定停車泊位。

■推進臨街公共建築退讓紅線區域停車管理。在不降低城市沿街景觀形象的情況下,經相關主管部門審批,可將該區域統一施劃停車泊位進行管理,緩解重點區域停車難題。

■推進學校停車場和接送中心建設。所有市區範圍內的新建、改擴建學校按照需求科學配置地下停車場和接送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