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寶寶早些學會開口說話,越早智商越高,這還真不是難事

在經歷了10月懷胎的辛苦後

,年輕的夫婦們就開啟了幸福的大門,正式晉升成寶媽寶爸,準備把畢生的愛全部傾注給他,哪怕是餵奶、換尿布,都是把無私的愛奉獻給寶寶,永愛伴隨他的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歡呼驕傲的,就是寶寶開口喊一聲“爸爸或媽媽”,彷彿這個稱呼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

寶寶開口叫“爸媽”,寶媽寶爸們喜極而泣直呼:愛了,值了

初為人母人父的年輕爸媽們,在聽到自己寶寶開口叫自己時會有啥反應?看看網友們是怎麼分享的。

  • @西瓜桃太郎
  • 昨天寶寶剛好滿十個月,就跟家人一起帶她出去玩,在等地鐵的時候,懷裡的嘟嘟突然冒出一句“mua~ma~ma”,這可把我驚呆了,雖然發音不夠準確,但還是能聽清說的話語,她外婆抱著的時候也叫這樣叫...作為一胎準媽媽的我,太激動了!當時只顧哄寶寶,都沒顧得上上地鐵!
  • @num~number
  • 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聽見寶寶直接開口好了生“媽~媽~”,雖然斷斷續續的,但是聽到寶寶第一次喊媽媽,笑的我比中獎還開心還興奮,從出生到現在,心裡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 @小汪汪的棉襖
  • 哈哈,其實也沒有太大反應,覺得寶寶出生後第一聲肯定是會叫“媽媽”,也沒有太在意,但是當你無意間聽到從孩子嘴裡清楚叫出“爸爸~”的時候,那種驚喜意外,根本沒辦法用語言形容,連我一個男人都激動的落淚了。
想讓寶寶早些學會開口說話,越早智商越高,這還真不是難事

看到各位寶媽寶爸們如此激動高興,但興奮的同時也要注意,因為這是寶寶的第一次開口說話,意味著他已經邁入了人生的新階段—語言敏感期!

那麼在語言敏感期,怎樣讓寶寶開口說話呢?

先來了解下,寶寶在3歲前的語言特點。

寶寶不同階段的語言發育特點

▶0-2個月 感音期

對聲音敏感,會注意周圍各種聲音,專注於發出聲音的人或者物體。

▶2-6個月 尋音期

寶寶自己會發出一些簡單的音節,並且對聲音更加敏感,有人發出聲音時會跟聲音去尋找源頭,或者對熟悉的聲音會特別留意,時間往後發出的聲音會更多。

▶7-12個月 仿音期

可以很清晰的說出一兩個詞,而且模仿聲音的能力越來越強,能夠根據聽到的聲音做出回應。

▶12-18個月 辨音期

認知能力變強,能夠逐漸認識到發出聲音的物體,能夠聽清周圍發出聲音內容,能夠漸漸的說出很多發音詞,會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情緒。

▶18-24個月 發音期

會根據之前所接收到的信息或是聲音,說一些簡單的短句,大多都是重複說大人們多次對話出現的聲音詞語,開始學會用這些詞語跟外界做簡單的溝通交流。

▶24個月以後 學音期,開始知道說話,可以聽懂大人的話語,表述自己的聲音,能夠對話交流。

想讓寶寶早些學會開口說話,越早智商越高,這還真不是難事

爸媽要指導的6個小技巧,讓寶寶說話越早智商越高

✔多跟寶寶說話

前期的寶寶都是靠耳朵來接受信息,為以後的發音打基礎。這時候的父母要經常跟寶寶多說話,把生活中的細小事情,通過清晰生動形象的語言傳達給寶寶。

比如“寶寶穿衣服,來,伸小手。”或者“寶寶在洗澡,小腳蹬蹬”孩子會對你的話很感興趣,並試圖咿咿呀呀的回應你。在這種語言環境中會提升寶寶的“聽說”能力,讓寶寶熟悉後去模仿大人的詞彙。

✔回應寶寶的聲音

當寶寶發出“咿、呀、哈、嗚”等聲音,就說明寶寶想要表達自己對某件事情或者某個物體有期望,父母知道後要給寶寶回應的聲音,這恰是培養寶寶模仿發音的好時機。

比如當寶寶要人抱,要吃奶,或者要換尿不溼,通常都會發出“嗯,咦,呀,啊”的聲音,這是寶媽寶爸們就要趁機回應孩子“是不是要喝奶,是不是要玩具,是不是要抱抱”等話語,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擴充對寶寶說的話

有時候寶寶看到某些物體只會發出簡單的詞語,寶媽寶爸們明白以後,都可以將其擴展成完整的句子,二次重複加上擴充的方式進行對話,強化寶寶腦中某個詞彙的印象,讓孩子容易對其模仿。

比如,寶寶看到汽車時會說“車”,媽媽可以回答“對,這是一輛白色的小汽車”。

通過對寶寶原有認知的詞語上進行擴展補充,能夠讓他了解新的詞彙量,待到下次出現相同情況的時候,可能會做出更加詳細的描述。

想讓寶寶早些學會開口說話,越早智商越高,這還真不是難事

✔看得見說的明

除了在聲音上有感觸,還有加上視覺的配合,要告訴寶寶這個是什麼,讓他能夠看得到,從而通過聲音和圖像的形式,在腦中形成記憶。

比如看到鮮花,就要用手要寶寶的手指著花朵說“看,美麗的小花”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當前說的物體上,以便強化記憶。

✔給寶寶講故事

繪聲繪色的將這個故事講述出來,一方面是能直接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詞量,另一方面也增加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他的興趣。同時故事裡面的內容也蘊含著教育的意義,讓孩子再後期的成長中有一個認識。

比如“龜兔賽跑,狼來了”等故事,簡單的跟孩子一起寓教於樂。

✔充分利用音樂和遊戲

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兒歌,跟孩子一起反覆唱,通過歌詞來強化語言表達,再配上簡單的動作,寶貝很快就能學會,大一些的寶寶還可以嘗試加入些角色扮演的遊戲。

正如“兩隻老虎,小白兔”等,相比到現在為人父母的爸媽們,都依舊耳熟能詳。

想讓寶寶早些學會開口說話,越早智商越高,這還真不是難事

讓寶寶開口說話,不一定非要讓他“叫爸爸,叫媽媽”順其自然就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不說話可能是因為發音跟不上或者是屬於生理疾病引起的發育遲緩,前者只需引導就行,後者則需要去醫院診斷才行,爸媽要提前觀察哦。

常言道“3歲定八十”讓寶寶從“學說話”到“能說話”再到“說好話”,最後成長為一個“會說話”的優秀人才,是父母這一生所努力奮鬥的目標。

【今日話題】家有萌寶的寶媽寶爸們,你家孩子開口先叫誰?你的心情又是如何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一起分享!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